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南京城市快速内环东线工程九华山浅埋大跨双连拱隧道的修建,通过对设计提出的大跨度双连拱隧道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建立三维计算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在地质超前预报摸清地质参数和严格监测、及时反馈的信息化施工条件下,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创建了三导洞+横通道的“三导洞”施工法。使洞内形成多工作面、多工序的平行作业空间,大幅度缩减施工程序,采取先仰拱后台车衬砌拱顶的规模速度施工,使隧道在开挖、支护和衬砌等施工阶段都能安全、快速施工,实现大跨度双连拱隧道平均月成洞40m的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地铁隧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工期紧的工程现状,通过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采用大包施工工法,安全快速地完成了横通道转正洞施工;采用纵横导洞施工工法,实现了突变断面从大到小安全快速施工的目的;采用双洞法施工连拱隧道和整体式二衬方案,安全快速地完成了连拱隧道施工,确保了连拱隧道防水效果;采用河底铺设防水毯、地层超前降水、小导管加密注浆等技术,提出了区间隧道过河过桥安全控制模式。同时,借助数值模拟手段,优化施工方法、验证施工方案和评估施工效果,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工程实践表明,文中的分析方法是合理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安全可靠的,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隧道洞施工的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复杂地层条件下隧道进洞施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合武客运专线大别山隧道全长13 256 m,为全线控制工程之一.安全、快速建成大别山隧道是合武客运专线能否按期建成的关键.因此,必须寻求一套有效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达到隧道快速施工的目的.研究结论:通过合武客运专线大别山隧道快速施工实例,介绍了大别山隧道快速施工的成功做法,说明只要组织合理、抓住重点、严格管理,采用钻爆法及普通机械配置,同样可以达到隧道快速施工的目的.大别山隧道取得了平均日进7.5 m,最高月进240 m的掘进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海拔高寒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大坂山公路隧道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脉东段南支脉,全和工1530m,洞口路面海拔高度为3792.88m,是国内目前海拔最高的隧道。为了解决好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问题,施工、设计、科研单位共同组织了科研攻关小组,通过研究、实践、总结、改进、提高,获得了在高海拔高寒地区修建隧道的基本经验和一些施工关键技术。该工程的成功建设,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修建商海拔高寒地区公路、铁路隧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铁道建筑技术》2009,(5):I0037-I0037
宛平高速公路阳坡隧道为双向六车道大跨径连拱隧道,全长305m,洞身开挖总跨32m,高度11.5m,结构复杂。隧址区属秦岭构造带东段,穿越地层属典型的膨胀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围岩软弱破碎自稳能力差,且埋深浅,整条隧道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压,洞口最严重。而双向六车道连拱隧道目前在国内还很少见,对连拱小间距隧道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设计、施工技术。该成果总结出一整套软弱破碎围岩及偏压隧道开挖、支护及隧道塌方处理技术,对类似工程中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参考价值,获得2008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小间距地铁隧道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本文从断面拟定、防排水、施工工艺、结构受力等方面,对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岗顶站至石牌桥站区间喇叭口隧道由双连拱隧道改为两座独立的小间距单线隧道施工的设计思路进行了介绍,重点对设计与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利因素,从施工工艺、施工工序、支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阐明双连拱隧道改为两座独立的小间距单线隧道后施工的可行性、施工工艺的先进性以及防水设计的可靠性,为连拱隧道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设计模式。 研究结论:将双连拱隧道设计方案改为两座独立的单线隧道进行设计,即可缩短施工周期,又可提高防水的可靠性。通过对岗顶站至石牌桥站间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表明,在两座近距离单线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本文所述的施工工序和支护措施后,能够解决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偏压、拱顶下沉等隧道施工问题。可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在我国30多年双连拱隧道工程实践史中,大多数都是在公路隧道中应用,隧道断面多为等跨对称结构,大跨不对称双连拱铁路隧道的工程实践在国内还几乎为空白,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新建兰渝线新作坊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模拟了在V级围岩地形偏压条件下不对称双连拱隧道两种不同工序的施工过程,以获取不对称双连拱隧道的受力、变形特征、施工工法、支护体系。研究结论:通过对隧道结构体系关键部位在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分析,得出:(1)开挖过程中左、右洞室及中隔墙顶部关键点的应力和变形随施工步变化的规律;(2)"中导洞+右洞+左洞"的三台阶施工工法更加适合该隧道施工;(3)大跨不对称双连拱隧道采用不均衡支护体系;(4)为有效解决中隔墙顶部渗漏水的问题,在其顶部V型区域设置小导管并进行注浆,对中隔墙顶部岩体进行加固提高其抗渗性能。计算结果为该隧道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为该类隧道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双连拱隧道明洞衬砌施工对中墙偏压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连拱隧道明洞段的衬砌施工,目前有较多的争议,施工工序安排不当可能会影响隧道中墙的稳定性。文章结合宜水高速公路鞋底坡双连拱隧道实际工程,对隧道明洞段单边衬砌施工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及现场监控量测,指出隧道明洞段衬砌施工对中墙稳定性的影响不大,中墙底部和边墙脚是影响隧道稳定的关键部位。  相似文献   

10.
观音堂隧道下穿连霍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音堂隧道下穿东西交通大动脉——连霍高速公路,设计为单洞双线浅埋暗挖隧道,隧道下穿段最小埋深11 m,最大埋深18 m。如何控制路面绝对沉降,确保施工期间高速路通行安全并且安全、顺利、高质量的贯通隧道,是本工程控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工程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总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铁道建筑技术》2009,(9):I0007-I0007
秦岭特长铁路隧道全长18.46km、最大埋深1600m,是中国隧道建造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工程,开创了中国铁路长大隧道采用TBM施工的先进,创造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填补中目铁跆隧道修建史上的多项空白,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2.
壁板坡隧道是国内在建高铁特长隧道之一,为沪昆客专全线控制性工程。平导作为辅助坑道,在保证施工安全、控制工期和快速贯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壁板坡隧道平导全长14 717 m,独头掘进长度大、开挖工作面小、地质条件复杂、通风距离长,施工难度高等,为高风险隧道工程。根据壁板坡隧道平导快速施工的成功经验,总结出适用于长大隧道平导快速掘进的施工组织方案、超前地质预报措施、机械化作业配套方法和施工标准化管理方法。壁板坡隧道平导提前6个月贯通,创造了我国特长铁路隧道平导单口掘进长度8 000 m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工程实例,介绍临近既有线隧道的新隧道工程概况,并以新隧道距离既有隧道较近的进口100m范围为例,详细说明其采取的施工方法、钻爆设计参数、进尺要求、对既有线的防护措施及监测分析;同时,对100m范围内的施工所增加的工程量、相关费用、成本指标与一般隧道施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朵生君 《科技交流》2007,37(4):169-172
中天山隧道全长22449m,为全线控制性工程,进口段采用TBM施工,出口段采用钻爆法施工.本文结合辅助坑道、工期要求及施工组织,对出口钻爆法地段施工通风方案进行了研究、比选,并最终确定了合理施工通风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岭隧道快速施工范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云台山隧道、王指山隧道、米花岭隧道、水泉湾隧道快速施工实例,总结出其原因,对今后工程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宝坑隧道采用轻型国产机械设备的配模式获得快速施工的经验,由于施工方法合理,机械设备成龙配套,隧道的快速施工取得了可喜成绩,平均单口独头月成洞110.3m。  相似文献   

17.
兰新铁路兰州西至武威南段增建第二线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是全长20050m的鸟鞘岭特长隧道,该隧道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此针对铁道部Ⅰ线隧道总工期2.5年、Ⅱ线隧道总工期3.5年建成通车的要求,提出解决鸟鞘岭隧道控制工期的施工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8.
结合沪昆客专贵州段斗磨隧道平导煤层施工工程实例,提出了隧道施工煤层瓦斯段探测及施工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法操作要点,判定依据和参数,实践中该方法准确判定煤层位置,瓦斯情况,为瓦斯隧道施工提供了充分的地质依据,对确定开发支护方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瓦斯隧道安全施工,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保龙高速公路九标段原设计户冲河3号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后期补充对户冲河3号隧道所处斜坡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主要分析户冲河3号双跨连拱隧道改路基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结合燕山隧道2号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处的施工实例,介绍双车道斜井(横断面58.97 m2)进双洞单线隧道的挑顶施工技术。在充分了解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超前支护、监控量测和开挖施工方案。重点阐述进正洞的施工方法,对施工经验进行总结,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