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7年以来,我国先后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等文件,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北极航线的商业化利用和北极航线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中俄两国领导人签署联合声明,提出推动双方在北极航线上的可持续发展合作.这为中国航运产业链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为更系统地掌握我国北极航线航海保障能力,形成对北极航海保障基本情况的认识并用以启发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北极航线各方面航海保障能力,针对实际需求找出不足,并结合后续工作的开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设举措。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雪融化加速,北极在地缘战略、自然资源、航运及科研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北极"寒地"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热土"。作为世界大国和北极国家之一,美国也加快步伐,积极争夺和维护其在北极地区的战略利益,甚至在今年年初,美国航母编队近30年来首次进入北极圈。世界各国对北极战略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面对复杂多变的北极航线安全的挑战,非北极国家应该尊重北极国家的北极航线主权,同时积极参与北极航线开发建设是北极国家乐于见到的。为此,北极及北极域外国家应加强北极区域的"通实力",进而推动北极航线安全的区域治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北极航线机会和威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而变得愈来愈重要.在分析北极航线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开辟北极航线的机会和威胁.机会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开辟能够降低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北极航线具有巨大旅游价值、亚洲的高纬度港口将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等方面;威胁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价值属于资源拥有者、我国企业面对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的南北方经济将会受到不同影响等方面.进而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国家战略,并从中国航运企业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3月17日是国际航海日,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以下简称"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借助央视新闻直播平台在国家海洋博物馆(以下简称"海博馆")首次展出《世界航海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  相似文献   

6.
随着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秦皇岛AIS技术在航运领域的全面应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秦皇岛AIS航标越来越多的投入到了实际工程之中,而基于数字控制系统和高速处理器的嵌入式技术,为AIS在航标的推广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硬件开发、软件应用、网络通讯技术在航标领域得到全面铺设,对嵌入式技术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秦皇岛AIS航标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秦皇岛AIS航标未来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秦皇岛AIS航标技术的进一步广阔的应用提供了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北极海冰的加速融化以及北极航线可利用程度的逐渐提高,北极航线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运行、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维护国家安全和海外权益、提升国家海洋软硬实力等方面对我国"海运强国"战略的价值更加凸显北极航线是指穿过北冰洋区域,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上航线,主要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北极气温上升、冰层融化,这使得北极航线开通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随着北极海冰的逐渐消融,北极航线的商业价值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09年,德  相似文献   

8.
我国北极航线深入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力发展深入开发北极航线已经成为了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环北极地区国家在北极航线开拓领域的优势,分析我国在该领域发展的不足,并预测发展过程中即将遇到的瓶颈和困难,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确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在"海运强国"战略的推进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北极航线的战略价值并制定相应的北极航线开发战略。随着北极海冰的逐渐消融,北极航线的商业价值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也在为未来北极航线的商业化运行做着积极的准备和努力。自2012年7月我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首次开启了探索东北航线之旅后,又于2013年和2015年中远"永盛"轮两次航行北极。此举迈出了中国商船取道北极航线的第一  相似文献   

10.
<正>北极航路是指穿越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北部和太平洋北部的最短海上航道,也称为北方航线。北方航线将全球最富裕的欧洲、北美和东亚紧密联系起来,是联系亚、欧、北美三大洲的最短航道,主要包括"东北航道""西北航道""中央航道"。本文以我国"冰上丝绸之路"规划为指导思想,以数字航海建设作为基础,研究构建北极航路地理信息服务框架作为航海航路建设的主要管理工具,整  相似文献   

11.
动态     
《中国海事》2013,(1):74-74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在津挂牌运转 继东海、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运转后,2012年12月20日,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也在天津正式挂牌运转,这标志着我国航海保障体制改革全部完成,也标志着我国航海保障机构将以全新布局和阵容开始履行服务海事监管、服务航运经济、服务国防军事、维护海洋领土主权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正>北极现在变成了个"暖男","暖"在北极温度升高,"男"在冰雪阳刚气质还在。但2019年10月22日,继达飞集团和赫伯罗特后,地中海航运也宣布不使用北极航线。根据地中海航运、赫伯罗特和达飞集团发布的声明,给出放弃北极航线的重要理由都是为了保护北极脆弱的环境。其实,北极一直面临着生态压力和经济利益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3.
北极航线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北极地区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的现状及顺利通航的可行性。北冰洋航线的开通可成为北美洲、欧洲和东亚地区之间最快捷的海上通道,对航运及北极丰富资源的开发都大有裨益;文章针对目前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笔者认为对于北极航线的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0月3日,中远集团"永盛"轮圆满完成再航北极任务回到天津港。4日,在中远集团与天津市联合举办的"永盛"轮"再航北极、双向通行"欢迎仪式上,中国航海学会授予其"北极航运先锋"荣誉称号。这是继2013年该船首创我国商船航行北极东北航道纪录,获得"2012—2013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特殊贡献荣誉称号"后,再一次获得殊荣。中国航海学会徐祖远理事长、刘功臣常务副理事长和赵东野秘书长专程出席欢迎仪式,向  相似文献   

15.
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加快,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失去话语权,要争得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上的主动权,需要对北极航线的地缘政治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成功争取北极航线权益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采取的三个策略:努力构建中国的北极航线地缘政治理论体系、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维护和发展我国海权、制定北极及北极航线地缘政治问题危机处置预案等。  相似文献   

16.
《航海》2017,(5)
本文统计分析了多年来北冰洋气温、海冰变化趋势和2016年北极东北航道船舶通行情况,结合中远海运集团"祥云口"轮航行实践资料,对东北航道沿线航海保障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北极航行航海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6月,中俄两国签署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将两国的北极可持续发展领域,进一步拓展至北极航线开发利用、北极地区基础设施、北极资源开发、北极旅游、极地生态环保与极地科考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正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编辑的中文版《北极航行指南(西北航道)2015》于近日出版发行,该指南将为计划航行北极"西北航道"的中国籍船舶提供海图、航线、海冰、气象等保障信息服务。北极"西北航道",是指从太平洋经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通过美国阿拉斯加北岸、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再进入北大西洋的航线。这条  相似文献   

19.
北极海冰的消融,为北极通航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北极航线的常态化运营需要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作为支撑。在研究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的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船舶建造技术的基础与不足,探讨了我国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的进行情况,并对北极航线常态化运营后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和使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北极航路地理信息服务框架的构建,探索整合航海地理空间信息,建立基础航路地理信息管理流程,实现高效共享、集成服务,从而保障北极航运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