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热量损失的机理,建立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通过计算可得沥青混合料运输到摊铺现场时的温度值和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的程度,从而为沥青混合料在搅拌时出厂温度的确定、各种消除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和热量损失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转运技术改善温度离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转运技术在安徽滁宁高速公路的运用,分析评价沥青混合料转运技术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温度离析改善效果,借助红外热像仪、激光温度仪分析和定位温度离析位置,对运输过程中运料车上、摊铺过程中的摊铺机受料斗、螺旋布料器分料槽等关键位置采用和未采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两种情况下的温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运输过程中,通过转运车的再次拌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更趋于均匀;摊铺过程中,采用沥青混合料转运技术后,能很好地避免新摊铺路面出现涡状温度离析区,极大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离析现象。  相似文献   

3.
林江涛  樊亮  周海防 《中外公路》2011,31(5):228-231
以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T0661的方法为试验依据,对改性沥青离析试验中条件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某些成品改性沥青,离析过程中的冰箱冷却温度与试验条件对离析指标具有明显的影响;分析认为这种影响与改性沥青的改性工艺、改性剂掺量及基质沥青有关,相容性好的样品离析受试验条件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0,(6)
为分析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在东北季冻区适用性,通过分析橡胶复合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及其沥青混合料的差异,分别从沥青指标、黏附性、光谱图、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经济性、施工性能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橡胶复合改性沥青与集料黏附性优于SBS改性沥青,延度、存储稳定性及光谱分析准确性均不如SBS改性沥青,其余指标相当;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成本较高,水稳定性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其余路用性能指标相当;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易离析,入罐后加热时间达12h以上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中对各环节温度要求较SBS混合料高,施工期间需充分做好沥青的供应计划与沥青混合料温度的保护措施。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具有较高的黏度,沥青黏附性及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较SBS沥青具有一定优势,其他路用性能指标相当,且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在做好沥青存储及混合料施工控制条件下,采用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对提高东北季冻区路面质量及行驶舒适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盛兴跃  李璐  李睿 《公路工程》2015,(2):97-99,112
利用胶结料的3大指标及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贯入度、低温弯曲应变等宏观指标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的性能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从回收胶结料的针入度、软化点及5℃延度以及混合料高低温性能来看,在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老化现象。从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高低温性能及筛分结果来看,当运输时间超过240 min后,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存在离析现象,对高温性能而言,混合料离析优于老化作用;对低温性能而言,在离析和老化的共同作用下,低温抗裂性急剧下降。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时间不宜超过240 min。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合料在形成路面的过程中产生的离析是诱使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破坏的一个主要因素,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又与其设计、生产、运输和施工紧密相关。文章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离析及其原因,从提高混合料的均匀性入手,提出了防治离析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沥青路面施工阶段温度离析的问题,该文对红外热像仪与传统检测工具的精确度进行比较,采用红外热像仪对沥青路面施工各阶段温度离析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其检测的温度数据与路面压实度的关系,并提出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的预防措施。结果表明:红外热像图可以反映沥青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的温度离析情况;碾压后红外热像图颜色较亮的位置,往往存在碾压遍数不足、压实效果不好的情况;温度离析越严重,路面压实度变异越大;采用红外热像仪对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进行温度监控,能够保证路面压实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摊铺机结构和施工方法不当是造成级配离析的主要原因;而自卸卡车的运输过程是造成温度离析的主要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路面离析原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指标,结合现场资料,对沥青混合料路面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离析的部分原因,如:集料堆放、摊铺机选择、混合料运输等展开定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集料堆放的不当、摊铺机选择的不当以及混合料的运输过程等都会对沥青混合料路面均匀性产生影响,造成路面的离析。对此,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即集料堆放在平整、坚硬的场地上,避免相互混杂和雨水的流入;应先择半幅摊铺机;尽可能减少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距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离析产生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分析,对兴畲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集料生产、集料储存、输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离析现象采取了解决措施,有效的控制了兴畲高速公路各面层的离析。  相似文献   

11.
离析现象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严重的离析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的各种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下降,影响路面的施工质量,并造成路面的破坏,缩短路面的寿命。文章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进料、拌和、运输、摊铺及碾压过程的分析,浅谈沥青混合料离析产生的原因,对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21,(5)
通过便携式红外线CO_2分析器测试分析了热拌基质沥青混合料、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加热过程中氧化老化产生的CO_2排放量及其与加热温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热氧老化过程中产生的CO_2与加热温度呈明显的指数相关关系;改性沥青抗氧化老化能力要比基质沥青更强,而温拌剂的使用也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氧化老化能力,且还可以大幅降低混合料CO_2排放量;最后推荐了沥青混合料热氧老化过程中产生的CO_2排放量定量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PR PLAST.S抗车辙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影响,采用沥青高速剪切机制备PR PLAST.S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测定各项性能指标及其离析程度,通过路用性能试验验证PR PLAST.S抗车辙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对比干、湿拌法所制备的PR PLAST.S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以分析PR PLAST.S抗车辙对沥青混合料中的改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PR PLAST.S抗车辙剂的掺入能显著提升沥青的软化点,同时降低了针入度、延度以及感温性;PR PLAST.S抗车辙剂改性沥青存在严重的离析问题;湿拌法PR PLAST.S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优越,低温稳定性不突出,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由于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悬浮密实型的结构特点,干拌条件下沥青混合料中抗车辙剂的双重改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低温性能均差于湿拌法PR PLAST.S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摊铺离析的产生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摊铺机结构和施工方法不当是造成级配离析的主要原因,而白卸卡车的运输过程是造成温度离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红外热像仪对沥青路面下面层摊铺面和碾压面进行温度均匀性探测,同时采用无核密度仪(PQI)对面层压实度进行无损快速检测,探索AC-25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状态下压实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细部瑕疵造成的点状离析对沥青混合料压实度影响较小,而呈带状的横向或纵向离析因沥青混合料本身交换热作用范围有限,其对沥青混合料压实度影响显著。根据红外热成像技术及沥青混合料压实度无损检测技术可有效确定初夯后路表临界温度,在大气温度为13℃条件下,沥青混合料路表临界温度宜控制在115℃以上。对于不同温度离析程度的测点进行压实规律测试分析表明:沥青混合料随着压实次数增加压实度逐渐增大,低于临界温度的离析点可一定程度增加压实功而改善压实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沥青混合料铺筑方法中存在的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等问题,在凤永高速公路路面的施工中采用了沥青混合料转运车。结果表明: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得到了改善,所铺筑的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林江涛  王暖绪  樊亮  马士杰 《公路》2012,(4):181-184
采用8种成品SBS改性沥青,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中T0661的方法,分别对其进行热储存离析试验;并且采用AR-2000型动态剪切流变仪对不同品牌的成品SBS改性沥青及热储存离析试验上、下部试样进行动态剪切试验,以获取SBS改性沥青动态力学温度谱。试验表明,仅以离析试验上下部软化点差值小于2.5℃来评价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是不全面的,SBS改性沥青在储存中会产生软化点的升高或衰减,这些同样会导致沥青的使用性能的不稳定性。在温度扫描下损耗因子tanδ是否出现平台区,即是否形成空间网络结构与SBS改性沥青的储存动力稳定性的好坏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离析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即使是级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由于施工过程中出现温度差异,造成路面离析和过早损坏问题。通过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与空隙率、疲劳作用次数、车辙性能的对比试验,分析温度差对路面性能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温度离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碾压离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沥青混合料摊铺和碾压过程中存在的离析现象,分析压实技术与产生离析现象的关系,提出沥青混合料转运车的使用能有效减少混合料的离析,从而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合料离析原因及减少离析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中,某些工序会出现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离析和温度离析.分析离析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后果,提出减少沥青混合料离析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