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凯  陈豪  郝桐  何巍 《船舶工程》2020,42(5):1-4
针对美国海军现有舰载无人机系统发展现状,开展舰载无人机系统发展研究。文章对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测控与信息传输终端、着舰引导设施、舰面控制站、发射与回收装置、专用维护保障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舰机适配性,最后预测了舰载无人机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舰载直升机远航时驻舰周期长、维修任务时间紧、资源有限的特殊性,合理构建舰载直升机驻舰维修模型,建立舰载直升机驻舰维修资源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改进蚁群算法进行仿真计算,通过计算验证表明:该算法较好的解决维修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冲突问题,缩短舰载直升机维修工期。  相似文献   

3.
舰载无人机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人机是一种低风险、高效费比的战场感知战斗平台.针对舰载无人机系统的组成以及上舰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舰载无人机系统三个子系统(飞行器、任务设备、舰面系统)的选型要求,对舰载无人机系统的发展思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上舰是海军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全、可靠、高效的弹射起飞是保证航母形成战斗力的根本。弹射作业流程是弹射型无人机上舰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舰载无人机实现弹射协同、流畅作业的必要保障。针对舰载无人机如何与航母甲板弹射装置结合完成弹射起飞的问题,提出一套分段式、模块化的弹射作业流程,用于规划、解决航母甲板复杂环境下的弹射起飞工作。在舰载无人机流程设计中,把各段活动划分成单独模块,适当调节不同模块的工作阶段,满足不同量级的舰载无人机弹射起飞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通信控制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为在局部战争中能够占据优势地位,有必要研发毁伤力与机动能力较强的信息化平台。其中,海军信息化平台具体指的是参与到海上战争的舰艇与空中飞行器,是重要的作战资源载体,装设了多种系统,同样也涵盖了大量指挥作战人员。无人机搭载装舰的应用,为舰艇与海上编队提供了感知能力较强的战斗平台,风险系数明显下降。最重要的是,无人机着舰控制系统和舰载有人机回收系统的硬件设备以及支持软件相同,能够形成整体系统,对网络系统信息资源以及兵力资源有效共享。本文将以无人机着舰为例,重点探讨其纵向控制系统,以不断优化无人机着舰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迅猛发展,逐渐应用于侦查、通信中继、货物运输等领域。然而,当前无人机着舰系统仍存在鲁棒性不足、处理随机性情况能力弱等缺点。为保证无人直升机高效准确的着舰,本文对逆系统和单隐层神经网络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姿态控制器和速度控制器的研究,构建了一款适用于舰载无人直升机着舰的控制系统,能够满足无人直升机控制高效率和强鲁棒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美国针对无人机技术提出的战术控制系统(Tactical Control System,TCS).从TCS的组成、系统结构和功能、当前的发展、取得的成果以及现有的缺点和今后进一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简单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舰载无人机舰面战术控制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外舰载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舰载无人机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介绍了国外舰载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舰载无人机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舰载无人机技术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舰载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相比起传统的飞机,无人机不仅制造成本低,而且能够完成一些传统飞机无法完成的任务,比如远程侦测和军事打击等。但是无人机的发展和更大规模的应用仍然受到起飞和着舰技术的限制。自主轮式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此种方式的关键是自动控制算法的先进性和精确性。本文将在自主轮式的基础上,建立无人机起飞和着舰的数学模型,然后充分研究其动力学特性和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舰—机协同搜潜必要性的分析,分别提出基于吊放声纳与舰壳声纳、吊放声纳与拖曳线列阵声纳相融合的舰机协同对潜搜索方法,并对舰—机协同声纳的配置方式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水面舰艇舰机协同训练,提高舰—机协同反潜作战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