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赵长宏 《中国水运》2009,(9):147-148
以船岸卫星通信系统为载体,实现船岸数据共享为出发点,在对GIS地理信息系统、GPS船舶定位技术和Inmarsat通信卫星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Inmarsat-Fleet77的船舶监控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2.
杜阳 《天津航海》2014,(2):52-54
船舶信息化发展需要大量的传输数据,因目前船舶数据传输的主要途径都是卫星通信,昂贵的费用和低效的传输方式严重阻碍了其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文章从缩减数据存储空间为突破口,分析了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在船岸通信过程中的优势,并针对船岸通信的特殊性,思考了一种适合这种应用的算法。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阶段的船舶通信系统中,一般都采用基于海事通信卫星的船岸通信方式,这种通信方式的成本很高,而且受到海洋天气的影响。而先进的船岸通信系统已经融合了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能够大大提高船舶的通信能力,非常便于岸基管理人员对船舶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监控,有效提高了船舶的航运安全。但是面对海量的船岸通信数据,需要强化数据库的管理能力,本文主要采用MIS技术来改善船舶通信中面临的数据处理的分类问题。从通信算法和逻辑控制层面,提升了整体的船岸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4.
海洋环境对卫星通信质量的影响是船岸一体通信系统在实船应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套试验方案,在陆上通过海况模拟装置对海洋环境进行模拟,以甚小孔径终端(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VSAT)为测试对象,探究摇摆幅度、摇摆周期及转动速度三个因素对卫通信道设备通信质量的影响,为船岸一体通信系统的实船应用提供支撑,同时为船岸通信信道设备的研发升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局域网和卫星通信的工业网络获得了迅速发展。船联网是一种将物联网和船舶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船舶网络,这种网络的设计目标在于优化船舶之间、船舶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水平,提高船舶调度和物流管理。本文分析了新型船联网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开发了船联网数据存储与信号切换的硬件系统,并重点研究了船联网跨区域的数据关联与存储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先进、可靠、实用、可扩展"为目标,基于现有通信网络及设备,文中对海事巡逻艇通信系统配置方案进行研究。综合海巡艇船岸通信需求,结合北斗卫星导航、海事卫星通信、VSAT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网络、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技术,根据航行海区和实际用途,确定船艇通信系统配置方案,使海事巡逻艇装备与海事监管要求相适应,为海事通信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航运企业船岸网络信息安全,维护航运企业利益,分析船岸网络安全现状,总结常见的网络攻击形式和安全漏洞,归纳处理网络攻击事件的基本步骤,提出船岸网络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团队成员岗位职责,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船岸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应用,为航运企业做好船岸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E-MALL的出现为通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具有快捷、信息量大、对收到的信息可方便地进行再处理等特性。随着网络高科技的迅猛发展,E-MALL已被陆地用户广泛使用。作为专门服务于海事卫星通信的INMARSAT组织,也开通了船岸间进行E-MAIL通信的路由。  相似文献   

9.
AIS是运用了先进的船舶导航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用于水上交通联络和指挥的岸—船、船一岸,以及船一船之间的通讯、导航,是在船舶之间和船岸之间自动进行航行通信、建立船舶信息交换和船舶识别的系统。它能够自动发射、接收和处理装有AIS的船舶的自身静态数据和动态航行信息,使船舶相距对遇船或岸台很远时,即能自动、连续向它船或岸基VTS(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提供该船的实时船位、速度、航向等与船舶航行或与交通管理相关的信息,并接收它船及VTS提供的助航服务信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0.
船岸一体化管理平台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忠  郑士君  韩成敏  王伟彬 《机电设备》2006,23(1):I0036-I0038,I0040
船岸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采用了全新的船舶管理理念,充分利用现代通信、信息、数据处理技术,与先进的船舶管理模式相结合,以船舶实时运行数据为基础,成为船岸安全与技术管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