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写计算机软件,生成非对称齿轮齿根过渡曲线,指出齿形非工作侧产生根切的原因,根据齿根过渡曲线,给出非对称齿轮齿根应力计算公式以便校核齿轮强度。  相似文献   

2.
编写计算机软件,生成非对称齿轮齿根过渡曲线.指出齿形非工作侧产生根切的原因.根据齿根过渡曲线,给出非对称齿轮齿根应力计算公式以便校核齿轮强度.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单圆弧磨前滚刀加工的齿形曲线的构成,正确计算渐开线起始点的方法,并编制了判断齿轮传动不干涉条件的程序。  相似文献   

4.
新构形齿轮精加工刀具采用新切齿法,具有连续的切削刃,使得切齿过程中无冲击,刀具的制造和刃磨都非常简单.新构形刀具的半径对切齿干涉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合理设计刀具半径,避免干涉.根据该刀具的切齿原理,分析了齿廓曲面上各点在切齿过程中的轨迹和切削刃曲线,并将其向齿轮的的端截面内投影,发现齿顶处的干涉最严重;通过比较齿顶轨迹与切削刃的位置关系,研究了切直齿轮和斜齿轮时刀具半径的干涉,得到了统一的刀具半径干涉的理论公式,确定了不发生切齿干涉的最小刀具半径值,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5.
新构形齿轮精加工刀具采用新切齿法,具有连续的切削刃,使得切齿过程中无冲击,刀具的制造和刃磨都非常简单.新构形刀具的半径对切齿干涉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合理设计刀具半径,避免干涉.根据该刀具的切齿原理,分析了齿廓曲面上各点在切齿过程中的轨迹和切削刃曲线,并将其向齿轮的的端截面内投影,发现齿顶处的干涉最严重;通过比较齿顶轨迹与切削刃的位置关系,研究了切直齿轮和斜齿轮时刀具半径的干涉,得到了统一的刀具半径干涉的理论公式,确定了不发生切齿干涉的最小刀具半径值,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6.
在ANSYS环境下采用APDL语言,通过对机车牵引齿轮轮齿端面齿廓曲线(即标准渐开线、齿根过渡曲线)和螺旋线形状的准确控制,完成了机车牵引齿轮对的标准渐开线斜齿轮精确模型的建立,并利用模型进行接触有限元仿真分析.在求出各修形参数后确定了修形曲线方程,对比齿廓修形前后在啮入、啮出位置的应力值,验证了齿廓修形可以很大程度改善齿轮冲击和应力集中,使齿轮传动更平稳.  相似文献   

7.
共轭齿面鼓形齿联轴器诱导法曲率和相对滑动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共轭齿面鼓形齿联轴器的内、外齿轮齿面方程,进而导出了诱导法率和相对滑动系数的表达式,得出“共轭齿面鼓形齿联轴器内、外齿轮齿面无曲率干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Solidworks中渐开线齿廓曲线的精确绘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UG、Pro/E等流行的三维建模软件相比。SolidWorks是一种真正基于Windows的软件.该软件具有全面的零件实体建模功能,灵活的装配设计和约束检验,能快速生成工程图。同时还具有强大的数据转换接口,因此它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模具、汽车等行业.但SolidWorks软件在参数绘图方面的功能模块还不完善。如Solidworks中只能用近似圆弧代替渐开线曲线绘制齿轮,而齿轮的齿廓曲线比较复杂,其中渐开线齿轮能保证齿轮特定传动比、受力方向不变等优点,在许多行业得到应用.所以在齿轮的实体造型中有必要对渐开线齿廓曲线进行精确绘制.以满足轮齿造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非圆齿轮传动特点与当前研究,介绍了非圆齿轮传动设计的一般方法,并指出设计非圆齿轮的参数和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参数的确定方法。设计了一非圆齿轮副,确定出非圆齿轮的相关参数和节曲线。根据目前采用非圆齿轮节曲线纯滚动理论得出的非圆齿轮齿廓曲线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编程得出非圆齿轮的齿廓形状,导入Pro/E软件完成了非圆齿轮的三维建模,并进行了非圆齿轮副的运动仿真,分析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货运索道支架位置自动搜索方法缺失的问题,提出了凸包点遍历法、地形自适应法和干涉点搜索法等3种索道支架位置自动搜索方法,均能够实现二维地形剖面上的索道支架位置自动搜索. 其中:凸包点遍历法在地形凸包点建立支架,通过冗余支架筛除获得支架位置;地形自适应法通过判断索道承载索曲线在下降过程中与地形的干涉条件确定支架位置;干涉点搜索法采用在承载索曲线与地形的最大干涉位置添加中间支架的方法实现支架位置搜索. 3种方法的支架位置搜索成功率差别不大,分别为9.12%、8.38%和8.26%,但干涉点搜索法的计算速度分别是凸包点遍历法和地形自适应法的5.8倍和3.5倍. 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建议使用速度最快的干涉点搜索法进行输电线路货运索道支架位置自动搜索.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公路平曲线在设置超高时如何选取超高过渡方式及确定超高缓和段长度,以期保证超高过渡平稳,行驶舒适、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正弦机构特殊的运动输出曲线,在其输入端设计一对啮合的非圆齿轮.根据非圆齿轮齿轮节曲线方程和插齿加工原理确定其齿廓方程,利用数值算法和Solidworks建模得到非圆齿轮的三维模型,导入ADAMS后通过ADAMS软件进行运动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非圆齿轮传动使正弦机构达到特殊的运动输出.  相似文献   

13.
基于齿廓法线法,提出一种简单的非圆齿轮齿廓的数值算法,将非圆齿轮齿廓的计算转化为求啮合瞬心的问题.基于插齿刀的几何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对于内凹节曲线齿轮齿廓的求解,当非圆齿轮的齿廓为圆弧,正弦等曲线时,此方法一样简洁有效.  相似文献   

14.
由刀具参数自动模拟齿形曲线的一个计算机程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研制了在刀具形状及参数已知的条件下,自动绘制渐开线齿轮齿形曲线的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5.
将有限元分析与优化技术相结合,设计了轴肩过滤曲线形状优化软件,提出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轴肩过渡曲线应力集中的优化线型。  相似文献   

16.
针对齿根过渡曲线及其曲率半径求解计算复杂的问题,给出一种实用的数值计算方法.以渐开线滚刀滚齿加工为研究对象,建立滚刀齿面的齿顶圆弧方程,利用滚齿加工数学模型,可计算获得精确的齿根过渡曲线的数值解.采用二次拉格朗日插值方法将诸多离散点构造成分段插值曲线以描述过渡曲线,可使过渡曲线曲率半径的计算得到简化.具体的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精确、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线性超高过渡设计采用直线顺坡,在超高过渡段的起、终点都有一个折角,使纵坡发生突变,影响行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并导致路面受力发生显著变化.通过对线性超高过渡设计方法缺陷的分析,借鉴理想缓和曲线须满足的条件,提出了超高过渡设计的理想条件,并通过数学推导得出满足理想条件的三次曲线.分析了三次曲线超高过渡可能引起的过渡段附加纵坡过大和横向排水不畅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次曲线超高过渡,在过渡段长度相同时,附加纵坡最大值为线性过渡的1.5倍,须对超高过渡段最小长度进行重新计算;在超高横坡不大于6%时,横向排水不畅的缓坡路段长度有所缩短,更有利于横向排水.最后,阐述了各种情况下三次曲线超高过渡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缓和曲线的逆向研究解决了切线支距法的逆向测设问题,突破了以往单向测设的限制,并导出了缓和曲线逆向坐标系计算公式,使该曲线的理论与测设方法更成熟和完善,同时也为解决其它类型过渡曲线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超高过渡段起点位置确定方法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在不设超高的大平曲线半径的长缓和曲线内为满足路面排水量小渐变率大于或等于规范规定的超前渐变率,而推算超高过渡段起点位置确定方法,即在曲线路段改变超高长度。  相似文献   

20.
交错轴齿轮的接触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互相啮合的渐开螺旋面齿轮副的曲面方程和啮合线的曲线方程,以多种数学软件和CAD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应用三维弹性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分析了啮合线上各点的接触应力分布情况,包括了各种啮合参数对接触强度的影响,为交错轴齿轮副的强度设计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