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铁路空调列车发展迅速,车用空调机组基本能满足供冷和供热要求,技术较为成熟可靠,能够为旅客提供比较舒适的乘车环境。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铁路客车空调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的特殊性入手,综合分析我国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技术发展现状,探讨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技术发展趋势,为以后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技术的革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节能节材和能效比方面对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在上海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进行了重点研究,以提高空调机组能源利用率.研究表明:作为车辆空调节能,既要从空调的角度分析,采用变频、热泵等技术提高空调系统能效比,也要从车辆的角度分析,提高车辆保温性能,降低车体传热系数,最终全方位实现轨道交通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传统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金属壳体以达到降低车辆空调机组自重的技术目标,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建立了空调机壳体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相关静态强度计算。对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的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样机进行了振动冲击试验验证。仿真分析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能满足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岛市地区气象条件和轨道交通11号线运营需求技术分析,结合其他城市变频车辆空调运营的实际情况,以及变频车辆空调可变制冷量、除湿控制、节能舒适的技术特点,对青岛轨道交通运营车辆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提出了在青岛地区采用变频热泵车辆空调来满足青岛海洋性气候,实现轨道交通车辆绿色、智能、舒适的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以车辆装备为核心的复杂大系统。在历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轨道交通装备始终走在科技革命的最前沿,推动着技术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文章从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轨道交通在智轨快运系统、重载机车智能驾驶和智能运维等领域开展的智能化应用初步探索和实践,以及轨道交通在运输安全与高效方面的提升。最后,从单体智能、群体智能和系统智能3个维度对轨道交通未来的智能形态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城轨车辆重联功能的基础上,研究了城轨重联技术原理,并重点阐述了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车辆牵引、辅助、制动、网络、乘客信息、列车控制、车门和空调等系统的重联设计方案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轨道交通制式相比,悬挂式空轨车辆与轨道梁之间的轮轨关系不尽相同,该新型轨道交通制式的特殊性,使得对车辆及其子系统轻量化、集成化设计安装要求更为严苛.按传统理念设计,空调系统很难完全满足车辆需求.因此,针对悬挂式空轨车辆的特点,结合空调系统功能需求,设计研发了一套高集成度、轻量化的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设备均优于车辆...  相似文献   

8.
从采用先进的变频技术和热泵供暖技术2个方面介绍轨道车辆变频节能空调机组节能原理。在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上,选取列车进行了安装测试,介绍轨道车辆变频节能空调机组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变频空调在轨道交通列车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目前国内运行的各型式轨道交通车辆的技术规格。说明了如何根据客流量对车辆型式进行初步选择,并分析了线路状况、投资能力、互联互通要求及全寿命费用对车辆型式选择的影响。详细讨论了车辆的车体材料、电气牵引及辅助供电系统、车辆制动系统、车门及空调系统等主要系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低碳技术在深圳地铁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深圳地铁在列车车辆、工程车辆、车站空调和通风、电扶梯、车站屏蔽门、车站及区间照明等系统中所进行的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指出在进行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过程中,要对各有关子系统进行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和建设,力求使整个轨道交通工程达到最佳的低碳状态。  相似文献   

11.
对动车组传统单车调试工艺进行了总结对比,阐述了以智能调试系统、数字化平台为基础的自动化调试原理。重点介绍了智能单车调试设备、智能端部模拟器和移动控制终端,分析了单车智能调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部分负荷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载客量对列车空调负荷影响基础上,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负荷特点及设计要求,运用BIN参数法的形式处理相关数据,借鉴当前国内外制冷空调机组的能效指标和部分负荷评价方法,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部分负荷特性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根据该方法,计算上海轨道交通某条线路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及不同空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国外下一代高速动车组的调研,基于我国高速动车组的发展现状、关键智能技术,以及智能化高铁发展战略,提出未来高速智能化动车组将基于以太网技术、大容量车-地传输技术、智能化物联网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及辅助驾驶技术、旅客在途智能化服务技术、智能化运维技术、系统集成融合技术等的发展,在更智能化、更节能、更安全、更经济、更舒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安装结构中的封闭平台结构,利用建筑给排水中暴雨强度的计算方法,推断合理的车辆排水量设计值以及排水管径等主要设计参数,并对车辆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排水管布置方案对排水状态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雨水排放结构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的模糊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空调中,采用模糊控制技术,选择空气温度作为直接受控参数,以车内PMV(Predicted Mean Vote)值的偏差及偏差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进行热舒适的合理控制,使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的控制随着人体热舒适感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空调回风方式对地铁车厢内的空调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文章采用数值方法对车厢内流场进行仿真,分析了两种常见的地铁车厢内回风方式的温度场和流场。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回风方式,均能满足乘客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地铁车辆的空调、暖通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一种较典型的B型地铁车辆的设计方案为例,对城轨车辆的空调、通风及采暖系统的结构组成、参数计算及供电和自动控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北京—张家口高速铁路(简称:京张高铁)是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也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依托京张高铁重点工程—官厅水库特大桥工程,研究并整理了该桥建设期所采用的智能建造技术,将贯穿建设期、联调联试期、运营期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监测系统与智能检修车装备结合形成了智能运营维护体系。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建设中获得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的经验可复制和推广,为后续智慧铁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超大规模线网下轨道交通电客车大架修运维成本管控难度大和车辆基地检修资源压力日益增大等问题,以北京轨道交通为例,结合《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中提出的智能运维手段及城轨行业车辆检修资源共享和维保服务打包招标的发展趋势,从修程修制、资源共享和委托方式3个维度展开论证,经过问题梳理、广泛调研,结合行业政策导向、技术发展趋势及车辆检修需求分析论证,针对城轨电客车运维提出基于智能运维、状态监测以及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eliability,availability,maintainability and safety,RAMS)模型进行全寿命修程修制规划,基于检修资源共享建设企业级和路网级部件集中维修中心,基于购买整车维保服务探索与整车厂检修能力整合的优化建议,为北京轨道交通电客车运维中的降本增效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维中存在的维修周期长、成本高、质量低、存在过度修和欠修等问题,开展轨旁智能运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轨旁智能运维基于AI(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深入讨论了轨旁智能运维技术面临的核心挑战,基于AI中台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数据为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