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中阐述了管道地理坐标在内检测缺陷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首先建立基于APDM的内检测数据库,通过特征点的匹配,利用线性拉伸算法实现管道地理坐标与内检测里程的对齐与校准,精确计算内检测缺陷点的三维坐标,实现管道地理坐标与内检测里程统一,并通过内检测维护系统进行可视化展示。校准成果有助于缺陷点的开挖修复,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营。以实际应用案例为例,详细说明管道地理坐标在内检测缺陷精确定位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通过开挖验证说明缺陷定位精度控制在0.5 m以内。  相似文献   

2.
为确认管道内检测发现的内部金属损失是否为内腐蚀缺陷并分析内腐蚀成因,基于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大数据分析理念,将内检测数据、内腐蚀发生位置数据、开挖直接检测数据、腐蚀形貌3D建模分析数据、内腐蚀产物理化分析成果、超声导波监测数据等进行整合并分析了内腐蚀发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内腐蚀是由于管道内壁与H_2S、CO_2和管道内部的水发生电化学腐蚀而形成的。依据腐蚀成因,开展了生产清管作业内腐蚀控制,并通过对比多轮超声导波监测数据,确认管道清管对内腐蚀控制的有效性。介绍了开展管道内腐蚀研究的重要性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管道外检测信息数字化,结合GPS-RTK测量技术,将外检测数据与地理位置信息高度关联。利用该技术可实现外检测数据(如漏损点位置等)在空间上cm级精确定位,通过地图系统可直观查看检测数据在管道上的位置分布,为管道漏损点维修计划制订、现场开挖维修、内外检测数据对齐分析、管道中线测量等提供了精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管道内检测器里程轮信号优选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管道内检测器里程计量模块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里程轮信号优选算法,设计了单片机控制系统,编制该算法程序,并用实验验证了该里程脉冲优选算法,给出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高效、准确地选择最佳里程轮脉冲信号。  相似文献   

5.
文中介绍了常见的2种缺陷定位方法,并详细对比分析了2种方法的实现过程及应用效果。通过内检测一维里程定位的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廉,但精度较低,受限较多;通过管道地理坐标与内检测一维里程相互校准、对齐与拉伸的方法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但适用更广,精度可达到0.1 m。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建设期数据管理模式与管道完整性数据模型无法融合的问题,采用以建设期焊口编号与运营期内检测编号数据对齐技术,建立了建设期以质量追踪为主线的数据模型与完整性数据模型的关联关系,从而实现了管道完整性数据模型向建设期数据管理的延伸。所提出优化数据模型实现了从钢管制造到管道报废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并结合实例给出了优化模型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管道漏磁内检测图像化显示研究,采用磁偶极子模型建立漏磁场分布与缺陷特征之间对应关系.建立Φ219管道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永磁场对不同缺陷及管道部件的漏磁信号分析,提取管道周向360°上径向漏磁信号,并将漏磁内检测信号转化成漏磁内检测图像.结果表明,通过对漏磁数据进行图像化显示更加直观辨别缺陷及管件特征,并对后续图像...  相似文献   

8.
文中在漏磁内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对管道的缺陷特征进行分类,主要有金属损失、制造缺陷、焊缝异常等,并根据每种缺陷类型,分析其形成原因,为管道开挖修复和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中以内检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内外腐蚀大数据分析模型。介绍了大数据在管道本体缺陷扩展分析中的应用、基于大数据的管道缺陷修复,为管道本体缺陷扩展趋势预测、缺陷修复计划制订提供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保障管道安全,节约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0.
以管道漏磁内检测器为载体,通过对管体进行在线的漏磁内检测,可以达到量化管道缺陷、避免事故发生的目的。文中介绍了管道金属损失漏磁内检测技术,分析了油气管道漏磁内检测技术原理及漏磁内检测系统组成,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管道缺陷尺寸对于漏磁场信号的影响,验证了管道漏磁内检测技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不停输的状态下对原油管道进行腐蚀检测,开发了漏磁管道内检测技术,并成功在多条管线上进行了应用。文中介绍了该检测技术在甬沪宁原油管道上试验过程及结果,并在检测结果中选取了4个腐蚀点进行了开挖检测,验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通过该次检测,管线全段共发现了缺陷点308处,其中3个缺陷点腐蚀比较严重,需要立即进行维修,该次检测结果为管道的后期维护提供了依据。最后通过对该次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检测结果精度的因素,为后期检测技术的升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管道在线检测是采集管道缺陷信息,及时发现管道存在的风险,降低管道事故可能性的有效手段。根据对管道完整性存在威胁的不同数据类型,国外在线检测主要分为漏磁检测(MFL)、超声波壁厚检测、超声波裂纹检测、涡电流检测、电磁检测和惯量检测,其中惯量检测是对管道中心线移动情况的检测。在对这几种检测方法功能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漏磁检测技术所用工具的类型,分析了漏磁检测技术对各种缺陷的判断能力,得出漏磁检测法具有更好更全面的检测能力,适用于管壁缺陷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完整性检测评价能提前发现管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缺陷,保障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文中介绍了完整性检测评价的方法及内容,以某条输气管道为例,开展了管道的数据收集、高后果区识别、风险评估及完整性评价应用,为同类检测评价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跨海架空管道主要位于浅海区域,检验人员难以接近,大部分检验项目只能采用非接触式检验方法。根据跨海架空管道的特点,介绍了管体腐蚀状况检测及安全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具体步骤和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对管体缺陷的检测,对检测中发现的超标缺陷进行安全评价,且具有检测时不停输、不去除防腐涂层、实时在线检测的特点。应用上述方法对某跨海架空管道进行了检测评价,通过对管体腐蚀缺陷的检测评价,提出了确保管道安全运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输油管道的清管和内检测直接关系到管道的安全可靠性,兰成渝成品油管线清管及内检测主要是为了全面了解管线的现状,及时、准确地掌握管道的缺陷情况。文中主要介绍清管和内检测的风险性分析以及清管器和检测器的选择,设备的运行条件、检测器的跟踪、作业流程等。对该管道进行腐蚀检测,以便减少管道腐蚀穿孔,根除管线隐患,确保管线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无损检测具有不破坏试件、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压力管道原材料及制造检验和再用检验。文中介绍了压力管道进行无损检测的重要性,重点对辐射、声学、电磁以及其他领域的检测技术进行介绍,简述这些技术的原理及使用特点,为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国内长输管道的现状,分析了油气管道常用的5种外检测方法:PCM管中电流法、直流电位梯度(DCVG)方法、标准管/地电位检测技术(P/S)、电流梯度检测技术(CGDT)、CIPS密间隔电位法。比较了它们在四川地区应用的优缺点,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简要阐述。最后,对油气管道外检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进先进的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和借鉴现有标准的做法,提出了针对站场管道腐蚀缺陷、外防腐层、区域阴极保护、土壤腐蚀性、杂散电流干扰的综合检测与评价方法,建立了输油气站场管道的腐蚀检测方法体系,明确了油气站场管道腐蚀检测中的关键节点.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体系能够帮助检测人员实现对站场管道的非开挖或局部开挖检测,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站场管道的腐蚀状况.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以某相邻管道为实例,从内检测数据分析、现场CIPS测试、涂层完整性检测、电源情况调查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管道受相邻管线杂散电流干扰造成腐蚀的原因,并给出了避免相邻管线干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