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变传统的换气方式汽车行驶时,空气在车辆周围包括车顶天窗处快速流动,形成车内空气压力高于车外的负压状态,从而利用负压换气原理.将车内污浊的空气抽出,外界空气通过汽车空调系统过滤后进入,完成车内空气的交换.保持车内空气新鲜。这种换气方式一方面降低了风噪.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车辆高速行驶时驾乘人员被侧窗打开时产生的侧风所困扰,没有风直接吹在身上的不舒适感觉,同时也可避免车外尘土进入车内,保持车内清洁.  相似文献   

2.
日本电控系统诊断装置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以车外诊断为主,通常采用T联接的方式,80年代中期,车内诊断成为故障诊断的主流。80年代后期,日本各大汽车公司了除大发,日本,日产柴油车外,有定型产品的8大家汽车公司都分别研制了串行通讯方式的多功能检测仪(简称MVT)。目前,日本汽车的故障诊断装置还是以车内诊断为主,车外诊断装置仅在特约维修店中应用,诊断装置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a.扩充诊断功能;b.加强故障预  相似文献   

3.
杨忠敏 《汽车运用》2004,(10):33-33
后视镜俗称倒车镜,是汽车主动安全装置,用来观察汽车两侧和后方的情况,被驾驶员形象地称为“眼睛”。后视镜通常分为车外后视镜和车内后视镜两种。车外后视镜一般设在汽车两侧,其作用是让驾驶员观察汽车左右上、下车人员和两旁的行人、车辆以及其他障碍物情况,以确保行车安全。车内后视镜供驾驶员观察车内乘员情况或倒车时观察车后行人与车辆情况,在夜间还可以防止后续车辆的前照灯光引起的眩目。车外后视镜其位置直接关系到驾驶员能否观察到汽车两侧和后边的情况,而驾驶员调节它的位置又比较困难,尤其是前排乘员一侧的后视镜调整更是不便。…  相似文献   

4.
一、汽车视觉盲区及分类所谓视觉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驾驶位置,其视线被车体或车外物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盲区分为车内盲区和车外盲区。(一)车内盲区。车内盲区种类主要有:(1)ABC柱盲区。汽车的ABC柱盲区是以驾驶员为圆心,以各柱体宽度为遮挡的放射性区域,距离车体越远,遮挡形成的盲区范围就越大。汽车前挡风玻璃两侧为左右A柱盲区,两侧车窗中间金属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地控制汽车噪声,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影响汽车综合噪声的因素,确定了发动机噪声和轮胎噪声为目前车辆的主要噪声源。在分析了国内外主要汽车噪声测试方法后,认为加速行驶车外噪声为考核汽车整车噪声的主要指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汽车噪声试验中的加速车外噪声、车内噪声及车辆定置状态噪声等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比较,探讨了我国目前在汽车噪声试验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记录汽车加速行驶噪声和定置噪声的测试结果并在车内随时调整测试方案、减少测试人员,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噪声无线测试系统。通过硬件的连接、前面板的设计以及后台程序的编写构建了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无线传输、数据记录和存储等工作。通过试验,验证了该系统满足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和定置噪声等的测试要求,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7.
程日盛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9):149-152,157
在深入分析基于远程视频监控的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网络系统建设必要性基础上,以省一二级客运站安全生产视频监控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监控网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网络的布局方案设计、远程视频监控方案设计和视频监控软件方案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镇江市首批引进的18辆金龙7.5m专用校车,于2月20日起在丹阳片区投入使用。此款校车由苏州金龙客车厂承建,具有完备的防撞、监控装置,车头采用外凸形设置,有坚固的前后保险杠。车内、车外和车门上均安装了电子探头,校车后部设有安全门,并配有反光标识警示条,车顶四个角都安装了醒目的黄色警示灯。  相似文献   

9.
奥德赛轿车后视镜有车内和车外之分;车内后视镜主要供驾驶员或前排乘员了解车内乘员状况;车外后视镜用于观察后方车辆及行人动态,位于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车门玻璃前外侧,车外后视镜增加了车体的最大宽度尺寸,有时会影响车身的通过性。为此又设计了可以收缩(折叠)的车外后视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速公路无线视频监控网络的应用需求及特点,在分析比较了几种典型的基于3G无线视频监控传输组网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结构并采用网络组播转发技术的高速公路路政道路车载无线实时视频监控组网技术方案,并结合工程项目进行了具体实现,取得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