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热油管道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埋地热油管道稳态时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应用CFD通用软件Fluent,模拟计算管道沿程温降,与理论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证实与苏霍夫公式的理论解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Fluent在计算传热方面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而后通过Fluent软件模拟管道埋深、管道半径、管道流量、保温层以及非稳态对管道传热的影响,并通过后处理软...  相似文献   

2.
压力管道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压力管道系统振动数学模型及振动方程的理论分析研究,得出要改变其管线系统的振动特性,可从激振力和质量、阻尼、刚度等方面考虑的结论。分析了引起管道振动的各方面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消除压力管道各种振动的有效措施,为在设计、安装压力管路时尽量减小振动影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流体压力脉动和管壁结构作用产生剧烈的管道振动,严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针对该问题,通过对管道振动数学模型及引起振动的流固耦合理论进行研究,重点从管道结构和流体系统两方面对管道产生振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结构系统、液压冲击、气流脉动等方面消减振动的有效措施.介绍了治理压缩机管道振动的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其措施有效.最后...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沥青路面表面形貌对于道路抗滑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和部分进展。首先,概述了通过引入分形理论与图像处理技术,对路表不规则轮廓进行定量分析,并试图寻找表面形貌与抗滑性能的内在联系的各种方法。然后,从沥青路面表面宏观纹理与微观纹理的分形特征,以及抗滑级配与集料性能分形法应用的研究进展等方面来阐述这一热点方向的阶段性成果。最后,指出分形方法在路面纹理研究与抗滑材料研究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文中介绍了基于理论解析法、数值分析法的管道断层错动研究。理论解析法和数值分析法具有不同的适应环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管道抗震研究。提出利用理论解析法和数值分析法,充分考虑管道所处环境,对新建管道和已建管道进行抗震研究,以提高管道的整体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6.
根据管道运行中产生的杂质情况,对杂质的形成、种类及成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青济邯成品油管道杂质对输油泵、过滤器、管线、阀门、交接计量以及油品质量等多个方面的危害。针对管道杂质的危害,提出了管道清管、改进过滤器结构、调整输油设备维护周期以及实施内防腐等对策,大幅度提高了成品油管道运行输量和成品油管道的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热油管道的低输量问题,着重从管道的水力特性和热力特性2个方面进行分析,评述了温度和管道摩阻损失随距离和输量变化的情况,总结出管道低输量运行会带来凝管事故、翻越点增多、发生管道超压现象和费用增加等问题,并提出了降低低输量管道不稳定性的方法及具体措施,为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防治长大岩溶隧道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问题,有必要深入开展岩溶发育规律及岩溶溶蚀作用机理研究。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工况下溶蚀磨片的溶蚀实验。在对溶蚀实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分形理论开展溶蚀磨片的微观岩溶分形特征分析,借助水化学动力学理论开展溶蚀液的水化学动力学参数和水化学分形特征研究,进一步探索岩溶形态分形特征与水化学动力学特征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溶蚀实验水化学分形评价指数与微观岩溶分形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总体上是显著的,为深入认识岩溶地下水作用机理、开展岩溶发育程度评价技术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汽轮机投入使用前,必须吹扫蒸汽管道。文中以陕化2×40000Nm^3/h空分装置为例,针对影响吹扫的因素,从吹扫方案的确定、吹扫原则、吹扫合适参数的选择、临时管道强度计算及校核等方面对蒸汽管道的吹扫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根据工艺的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参数和吹扫方式,提出了要用理论计算对吹扫中临时管道管架设置与强度校核,对今后此类蒸汽管道的吹扫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役给水管道内涂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生长环对给水管道的影响,寻求合理有效的方法抑制生长环的形成,能够有效地延长给水管道的寿命,提高管道性能。从改善管网水质、改善水力条件等几个方面,分析在役给水管道内涂覆技术的应用优势。总结了国内外多种在役给水管道内涂覆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埋地燃气管道外防腐层老化状况评价标准,以沥青外防腐层为例,通过应用马尔可夫链理论,阐述了基于逆阵的外防腐层老化状况预测的方法,从而为确定整条管线外防腐层老化状况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焊接是长输天然气管道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焊接质量关系着管道的使用可靠性和运行安全性。分析了国内长输天然气管道工程中常用焊接方法的特点,并考虑到长输天然气管道材质、规格及焊接施工现场状况等因素,总结了各自适合的焊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分形理论,对常用的沥青混合料AC-20、AC-16、AC-13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质量分形维数与级配走向的相关关系,探讨了粗细集料比例变化下不同级配分形维数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最优运行的输气管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评价在役输气管道运行的优劣,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最优运行输气管道指标体系及结构模型,从多因素、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来确定最优运行的输气管道。层次分析法为输气管道的运营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为实现管道最优运行采取具体措施和新管道的设计提供了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5.
以西部原油管道三塘湖注入支线投产工程为例,运用实验方法,分析注入油品对干线运行产生的影响。认为在2~50℃的范围内,向兰成油中掺入小于等于40%的三塘湖原油,不会对西部原油管道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通过进一步研究制定并实施管道投产及注入方案,确保注入支线及干线管道安全平稳运行。三塘湖注入支线投产为同类管道注入支线投产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粒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苍贵线第四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沥青罩面工程为依托,在中粒式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组成设计中引入Superpave级配设计法、贝雷法及沥青混合料分形级配理论,开展中粒式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组成设计研究,并通过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管道的疲劳失效分析,以概率论为基础,结合确定性的疲劳断裂力学估算方法,推导了管道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计算公式.考虑到主要评定参数:初始裂纹尺寸、工况载荷、断裂韧性、机械强度、系数等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对这些具有某种特定分布的随机变量进行了随机抽样计算.并利用数值积分法编制了计算机程序,求出在一定可靠度和置信度下的疲劳寿命,并与理论计算方法求得的疲劳寿命进行了比较.还比较了不同初始裂纹尺寸和断裂韧性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并给出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蒙特卡罗模拟法真实地反映评定参数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克服了确定性评定方法的缺点,具有良好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合料具有复杂的微观结构,是一种多级多层次的复合材料体系。文章采用分形几何的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进行研究,并以AC-20和SMA-20为例,在现行规范级配曲线范围内选取了6组级配,通过回归分析和计算,得到了每种级配集料的分形维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影响埋地输油管道腐蚀与防护势态的因素,结合改进的Delphi法和AHP法,综合考虑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及相对重要性,采用乘法合成的方式将可靠性指标和估价指标相结合,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结合灰色关联方法和模糊理论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阐明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并用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该方法在理论上是科学的,而且很容易程序化,为埋地输油管道腐蚀与防护势态的综合评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We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of traffic under hypercongestion, which is a controversial issue between traditional two-phase traffic theory and Kerner’s three-phase theory. By analyzing video traffic data from a section of the Nanjing Airport Highway, it is found that traffic states inside hypercongestion are not homogeneous, which contradicts the existence of a “Homogeneous Congested Traffic” state claimed in two-phase traffic theory. Analysis of vehicle trajectories and velocities obtained from an experimental car-following study with a platoon of 25 vehicles also confirms the above findings. Furthermore, it is also found from the video traffic data that the structure of hypercongested traffic varies only slightly with location, which might be due to small jams inside hypercongested traffic merging into larger ones slowly and/or larger jams sometimes breaking into small ones. Finally,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observations on traffic modeling have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