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开设综合维修“天窗”对行、车设备进行维修养护是高速铁路的一个重要特点。针对高速铁路区间设置渡线对工务维修作业效率的影响,结合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经常保养、临时补修的作业内容和作业过程.对有、无区间渡线情况下维修作业情况进行比较,量化分析了区间渡线对高速铁路工务维修作业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张静 《中国铁路》1999,(4):12-15
在遵循高速铁路区间渡线基本设置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沪宁线的实际站间距离,站坪长度等情况,通过设定沪宁高速铁路区间渡线铺设方案,对各方案往返渡线间列车保留数量,故障时间内往返渡线间可通过的列车对数,以及往返渡线间的距离对高速列车越行中速列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沪宁高速铁路区间渡线合理设置位置与数量。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具有高速度、高密度的特点。在高速铁路区间设置一定数量的渡线,能增加对晚点列车运行调整的灵活性。根据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模式,讨论了在高速列车晚点和中速列车晚点两种情况下高速铁路利用区间渡线组织列车越行的方案,量化分析区间渡线在晚点列车运行调整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原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的设计和施工相比平原地区更为复杂,本文根据高原山区铁路施工便道建设经验,结合现场调研情况,总结高原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的特点,探讨平纵横断面及选线设计原则,阐述便道施工、维护及生态恢复等建设要点,为类似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研究高速铁路高、中速列车混跑模式下,利用区间渡线和反向线路组织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待避或越行对线路我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定量分析了三种不同越行方式对高速铁路本线通过能力和反向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程度,得出了增设区间渡线组织列车越行对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程度随高速铁路站间距离、中高速列车速差、列车最小追踪间隔、列车越行方式以及运行图结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当双向行车量不均衡,某一方向行车量较大时,在长度接近或超过60km的区间设置渡线,利用渡线和反向线路组织列车区间越行,可提高行车量较大方向的区间通过能力,当双向行车量较大且较均衡时,为避免降低反向线路的通过能力,一般不宜组织这种越行。当中速列车利用区间渡线和反向线路车待避高速列车时,使增设越行点所产生的中速列车额外扣除时间降至零在最小区间距离,以及有关铺图结构、计算方法等,同样适用于高速铁路越行站的合理分布的研究和距离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具有高速度、高密度的特点。虽然高速铁路以安全、正点为首要前提,但由于设备故障造成中断行车和列车晚点的情况也偶有发生。在设备故障时,通常根据故障性质的不同和对列车正常运行影响程度的大小需要采取不同的运行调整方法。设置渡线组织列车由邻线绕行,增加了对晚点列车运行调整的灵活性。讨论利用区间渡线组织高速列车越行的方案,并计算缩短积压列车疏导的时间,量化分析渡线在恢复列车正常运行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在车站设置渡线的主要功能是办理列车的折返转线。不同的渡线设置方式带来的折返形式也不同,从而直接影响车站的折返能力和服务水平。本文对城轨车站不同折返形式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以南京地铁为背景,定量探讨了渡线设置对城轨车站折返能力的影响,为城轨车站设置渡线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地铁区间设置停车折返线、渡线等段处大跨、复杂洞群、变断面的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设计难度大、施工风险高,如何通过优化设计确保结构安全、方便组织施工、降低施工风险成为类似工程设计的难点及重点。本文结合北京地铁3号线区间渡线大断面隧道浅埋暗挖工程设计中采取的关键技术和具体的工程措施,解决上述设计中的重点问题,以期为区间渡线段等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论:(1)通过研究比选横通道的位置、大断面的数量、总体施工筹划、施工工期及难度等,提出了最佳的区间渡线大断面隧道浅埋暗挖总体方案;(2)通过优化施工横通道设计,提出了带中隔壁的正洞段横通道,减小了正洞通道两侧大面积开马头门的相互影响,实现了开马头门施工期间受力体系的简单安全转换;(3)通过洞门超前加固,设置加强梁、钢支撑及加强格栅等加强措施,确保了开马头门的安全;(4)施工带中隔壁的正洞段横通道进区间正线,结构受力转换安全、施工工序简单,通过制定合理的马头门施工方案及合理规划施工步序等,可确保结构安全可靠,可供同类工程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9.
介绍西部铁路维修专业的组成,分析西部山区新建铁路维修管理机构的基本情况,并从管辖范围、工作协调、站车秩序等方面思考应如何进行改进,并提出合理设置、加强组织、人性化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强调优化维修机构生产、生活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杭长客运专线中与既有车站并站设计的高速铁路车站的设计.从高速车场与普速车场的配置方式、到发线数量、跨线设备、工区设置、渡线设置等几个方面讨论高速与普速铁路并站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钢轨打磨是一种现代化养路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轮轨接触关系.通过合理设置打磨模式可以提高高原山区铁路曲线地段的打磨质量,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国外高速铁路区间渡线设置状况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映莲  兰淑梅 《中国铁路》2002,(8):36-36,65
对日,德,法等国高速铁路设置区间渡线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不同做法的原因,论述对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可借鉴的经验和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大断面渡线隧道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暖堂 《铁道建筑》2000,(11):32-34
以王府井-东单区间渡线隧道工程为例,总结松散含水地层中大断面渡线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渡线道岔施工期间的安全风险,提高运输效率,概述渡线道岔的运用现状,从渡线道岔联锁特点和设计原理出发,针对运输部门垂直天窗给点困难、设备部门不能充分利用垂直天窗、实施"双改单"方案时存在安全风险、实施非正常行车时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优化渡线道岔设计,提出按带动道岔设计渡线道岔、设置渡线道岔故障辅助按钮2种改进方案。经比选,推荐设置渡线道岔故障辅助按钮方案。渡线道岔运用改进方案对于减少其故障或检修时的影响范围,减少安全风险、提高运输效率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国外高速铁路车站资料进行收集了解,结合沪宁高速铁路设计,对主同速铁路的车站分布原则、车站布置图形、道岔使用及连接、渡线设置。  相似文献   

16.
简析场间设置渡线道岔和渡线道岔处存在场间联系进路的车站,在计算机联锁系统中渡线道岔的控制方案及渡线处场间联系进路的办理、取消和解锁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地铁3.4 m线间距单渡线总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地铁建设项目利用既有双线隧道工程,由于限界限制,线间距只有3.4 m,如此小的线间距设置单渡线,国内外工程实例尚无,设置3.4m线间距单渡线可直接利用既有隧道工程,对盘活国有资产降低工程造价,有着重大意义。研究方法:研究道岔设计参数的制定原则,分析我国铁路道岔、城轨交通道岔设计参数的选用情况,确定合理的单渡线设计参数,进而对单渡线作安全性检算并选择合理的结构。研究结论:地铁采用3.4 m线间距单渡线。道岔选用的设计参数值,不低于两端单开道岔设计参数值,经过安全性检算,其容许通过速度为30 km/h时,地铁车辆行驶在单渡线时能保证行车安全及旅客舒适度。单渡线连接部分结构方案是合理的,给设计3.4 m线间距单渡线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桑田岛站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东部,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苏淀沪城际铁路、通苏嘉甬铁路3条铁路交汇于此,为了选择经济合理的工程规模和车站布置方案,首先研究利用如通苏湖城际铁路作为沪宁城际南北联络线的共线方案和单独修建沪宁城际南北联络线的分线方案,经比较,推荐节省通道资源和投资较省的共线方案。在共线方案基础上,对桑田岛车站布置形式、车站规模、运输条件性逐一论证比较,推荐经济合理、满足运输需求的3台5线方案,然后通过在区间加设2条渡线,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方案,最终得出最优的车站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9.
铁路无线列调系统是铁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铁路行车安全。在山区铁路进行无线列调改造时,要结合山区地形,合理分配区间台安装位置和漏缆的挂设长度,确保施工完成后整个铁路线路有很好的场强覆盖,不存在区间弱场强,从而满足列车运行的安全和可靠。  相似文献   

20.
青藏铁路养护维修体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既有青藏线西格段高原铁路、新疆自然条件艰苦地区铁路、东北寒冷多雪地区铁路和有关设备生产厂家的调查研究 ,结合青藏铁路的特殊情况 ,研究制定新型的养护维修体制 ,以保证横穿雪域高原的青藏铁路的畅通和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