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民航业快速发展,首都机场业务不断扩展,机场在航班管理、旅客服务、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需求增多,机场间协同发展以及各相关单位的互联互通不断深入,对于信息服务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基于云计算概念和方法的信息系统架构建设,将引领机场信息服务能力有质的飞跃。本文分析了云计算的技术特点以及应用情况,结合首都机场信息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混合云的首都机场基础架构云平台的想法,基于机场业务特点和安全要求,提出云平台架构设计方案和功能特点,并探讨该平台的建设模式,该平台的建设对机场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安交通领域已经形成日增PB级的数据,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大数据资源之一。但这些数据大部分处于睡眠状态且时效性较差。因此,本文在数据接口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手机APP、微信、支付宝等运营载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公众在交通出行、交管、出入境等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安交通业务提供一系列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互联网+交通管理创新"带来的便捷。  相似文献   

3.
9月20日,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G-BOS智慧运营系统的集成应用为基础平台,通过整合车载、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服务,为用户提供以汽车运营服务为核心的跨平台体系,共同推进我国智慧客车标准建设,以信息化推进客运行业先进管理。  相似文献   

4.
首都机场把打造智慧机场列入重要发展战略。同时,作为传统运输行业和服务业的结合,怎样把提供的服务更好地推广给旅客,使服务的利用率更高,受众面更广成为了首都机场航站楼服务瓶颈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首都机场航站楼在"互联网+"思维的刺激下,嵌入微信平台推出全新产品优化连接旅客和服务,变更传统引入旅客全流程自助登机技术,嫁接新运营方式实施电瓶车电召等举措,引发了作为传统行业结合互联网思维,突破传统,打造智能智慧服务行业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航空运输发展的大背景下,机场作为航空运输枢纽企业,正处于重要的机遇期,亟需提高服务质量。现有的信息服务能满足机场运行管理的基本需求,但从打造互联网智慧机场的目标来看,还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因此,本文提出了面向旅客的机场智能服务技术的概念,介绍目前国内外智能服务的发展经验,并结合机场当前实际情况,对智能服务技术在机场信息化发展、旅客自助服务、智慧机场建设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增强服务品质、创新营收渠道,助力首都机场枢纽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机场在国内外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背景下,对持续夯实安全空防、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及安全运行管理的要求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构建一个可感知、智能化的安全平台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主要从视频监控系统现状、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三方面,围绕首都机场智能安全平台的建设及应用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和重要标志,是现代物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随着信息化的蓬勃发展,行业门户类应用正从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蔓延。与此同时,中国物流行业依托传统PC端互联网而建的信息平台也开始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转移,出现了顺丰速运APP等一系列的物流APP软件。所谓公共物流信息平台(Public Logistic Information Platform PLIP)即是通过对公共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支持,也是为企业与政府  相似文献   

8.
<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行监测、运营管理、运输服务和安全应急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系统供给能力、运行效率、安全性能和服务水平,将成为加快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战略方向。交通运输行业包含多个不同业务单位,业务种类复杂,现有业务系统建设以满足单一业务部门需求为主,业务覆盖单一,系统间相互割裂,形成信息"孤岛"和"烟囱",再加上  相似文献   

9.
交通信息化建设是以解决交通部门的管理需求和满足公众服务的要求为目的的。文章阐述了广西交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信息化业务需求开发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广西交通信息化业务需求开发的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9月1日,苏外金龙海格客车与中国联通在北京签订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重大机遇,以G-BOS智慧运营系统的集成应用为基础平台,以中国联通3G网络为依托,在大中型客车车载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汽车服务领域开展深入合作,通过整合车载、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服务为用户提供以汽车运营服务为核心的跨平台体系,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