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5 毫秒
1.
深圳航运发展的构想阎志祯深圳是连结珠江三角洲的海陆通道,也是内地通往香港的海陆交通枢纽。1997年香港回归后,深圳的经济发展将直接影响着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因此,深圳的交通运输建设,不仅关系到深圳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是今后进一步加强珠江三角洲与香港经济合...  相似文献   

2.
8月18日,一个吉祥的日子。在依山临海、风景如画的荃湾公园,中远香港集团刘国元总裁、周连成副总裁等集团领导,率领150名员工代表,举行具有纪念意义的植树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3.
2003年4月10日,香港环球航运集团董事局主席苏海先生宣布:环球航运已斥巨资并购挪威航运“老大”本格森集团。消息一经传出,不仅在业内,而且在全球各方面都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4.
2001年,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航运”)荣膺“香港优质管理大奖”,这是获此殊荣的第一家中资企业和航运企业,也是中远特色经营管理模式喜获国际认可的熏要标志。2003年,香港航运顺利实施与深圳远洋的重组,成功运作了“一司两地、一司两制”的经营管理模式,并在短短的两年间组建一支中国第二大沿海运输船队。截至2005年底,香港航运年平均经营管理船舶114艘、870万载重吨,年货运量5千万吨,成为香港最大的航运公司,并跻身全球最大的专业干散货公司前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从2000年~2006年9月,香港航运连续七年狠抓科学管理,实现了远小于市场波动的稳健发展,经营业绩突出,效益屡创新高,成为中远香港集团和中远集团的创利大户,为中远集团闯出了一条超越市场波动、稳健发展的新路,对于集团正在探索的建立可持续发展经营管理模式乃至打造“百年中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1994年11月,中远香港集团刚成立不久。就将核心业务——干散货运输进行整合.组建了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十年风雨创业路.中远香港航运公司坚持以质量、诚信,服务树品牌.不断提升市场地位,扩大企业规模。公司目前经营管理的灵便型,巴拿马型和好望角型船舶逾110艘700多万载重吨,是香港最大的船公司,全球最大  相似文献   

6.
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是中远(集团)总公司和中远香港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也是中远在香港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自1994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远太平洋已从单一从事集装箱租赁业务发展成为集装箱生产、租赁、码头和物流的综合航运股,并跻身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为中远第一只蓝筹股,圆了几代中远人的“蓝筹梦”。  相似文献   

7.
2月18日,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0周年庆典暨货主联谊会在深圳市威尼斯大酒店隆重举行。宴会厅内灯火辉煌,鲜花争艳,来自深圳市政府部门、中远集团总公司、远洋兄弟单位、货主企业、新闻单位等200余名嘉宾聚集一堂,共同庆祝深远公司10周年华诞。  相似文献   

8.
中远香港集团成立十年来,以《中远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为指导,按照中远集团的部署和要求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中远“求是创新.图强报国”的企业精神、“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服务客户最优、回报股东最大”的价值观以及“全球承运,诚信全球”的经营理念等作为中远香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坚持“兼收并蓄、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9.
1991年12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关于选择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试点的请示”。中远总公司被列入55家首批进行企业集团试点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1997年的香港回归,香港与中国内地间的航线变成了一条国内航线。然而,在“一国两制”的国策下,这一特别的航运市场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香港与内地间水上运输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1997—2000年两地间的航运量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及预测,并对海峡两岸直航等因素对香港内地间的航运冲击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修平 《航海》2007,(6):10-11
1997年10月28日,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10年来,伴随着中国航运业前进的步伐,中海集运从一个仅拥有5艘小船、2140TEU总箱位的小型船公司,发展为拥有150余艘船舶、45  相似文献   

12.
珠海航运业概况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人海口西部,有着发展港口的优良自然条件。珠海港口东距香港24海里,北距广州港78海里,陆地与澳门相接,现有港区10个,泊位35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并拥有8万吨级油码头),年吞吐量3000万吨。 至1999年,珠海拥有大小航运企业214家,运输船舶589艘;船舶修理企业12家;船舶服务企业5家;……  相似文献   

13.
介绍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香港作为全球航运中心的发展历史,其第一部分回顾了过去半个世纪的一些主要事件,从早期的默默无闻到成为世界最繁忙集装箱运输港,以及在动荡年代里的起伏。第二部分析了半香港从一个荒岛和小渔港变成国际航运中心之一的重要因素和动力,其中包括海事的组织管理,港口规划,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的作用,教育和培训。文章最后部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4月18日,中国船东协会喜迎10周年华诞。成立10年来,中国船东协会会员单位已发展至187家。其中包括新近加入的马士基、总统轮船、太平船务、华轮一威尔森、达飞、赫伯罗特和铁行渣华等七家外国公司,经营商船约3200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幻无常、全球航运市场陷入低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远香港集团在如此严峻的市场考验下,依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开创了新的局面,各方面的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2002年9月,中远集团总公司向全系统发出了“关于学习中远香港集团经营管理经验活动的通知”再次肯定中远香港集团的工作成  相似文献   

16.
谈谈上海海运(集团)公司重组改制中的有关法律问题张德华上海海兴轮船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11月1日在香港公开发行H股(注1),各界认购踊跃,认购数为公开发行的13.9倍。11月11日,上海海兴轮船股份有限公司的H股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正式挂...  相似文献   

17.
《水运管理》2006,28(10):F0004-F0004
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英文CHS),是中远集团成员企业、中远(香港)集团旗下从事航运主业的核心企业。  相似文献   

18.
《水运文献信息》2004,(1):25-25
某轮根据承运人与托运人签订的支线运输协议,从中国天津新港装载载货集装箱运往香港卸载。在香港卸载后,由他轮运往欧洲港口。托运人作为全程运输的承运人向欧洲收货人签发了新港至欧洲港口的全程运输提单。该轮于1994年10月31日到达香港,托运人委托香港H公司所属  相似文献   

19.
我国集装箱试运起步并不晚,据我国交通部档案记载:1956年5月24日,沈阳火车站首次将20只铁木结构、总重为2.5t的铁路集装箱,经铁路运到大连,然后交上海海运局的“和平十八号”轮海运到上海。遗憾的是后因南北货源不均衡,起重装卸能力不足等经济技术上的问题,只试运数月就中止了。  相似文献   

20.
为了搞好资产运作,加强对陆上产业的管理.中远香港集团进一步明确了其下属的中远(香港)工贸控股公司和中远(香港)置业公司的职能。工贸控股以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于中远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发挥“孵化器”功能,积极培育和输送优质资产。中远置业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