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俭 《交通标准化》2011,(22):62-64
以上海海港新城一期市政C1道路为例,介绍了围海造地、人工吹填地基处理方案比选情况,论述了真空强排水和低能量强夯相结合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某工程为例,主要探讨了强夯法在吹砂填海地基加固中的运用.首先介绍了工程地质条件,接着分析了强夯试验、强夯方案选择、施工参数等内容,最后得出了强夯检测结果,并加以分析.工程实践表明,强夯法施工简单方便,工期短,成本低,适用于吹砂填海地基加固的实际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运用效果,将来在类似工作施工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吹填形成的码头堆场地质构成及强夯地基处理方式的特点,针对鲅鱼圈港区吹填形成的不同地质构成区域特点,介绍了防止大面积堆场产生不均匀沉降所采取的强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唐山丰南临港经济开发区道路软土处理工程实践介绍,提出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山皮石回填处理法、强夯法+山皮石回填处理法、固化剂固化+山皮石回填处理法这三种吹填区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对沿海吹填区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可行性与经济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刘永 《交通标准化》2011,(18):115-118
采用高真空击密法对场地内吹填砂土、淤泥质土等软弱地层进行地基处理,能提高地基承载至设计要求。通过工程实例阐述高真空击密的施工技术和实施效果,可供相关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围海造地是解决土地紧张的有效途径,其中对软弱吹填土地基进行有效加固处理是围海造地的关键.结合强夯法加固饱和粉土地基的工程实例,通过MTS动三轴试验研究强夯冲击荷载作用对饱和粉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的影响.通过动三轴试验采用不同的围压、冲击次数和冲击能量对饱和吹填粉土进行动力固结,结合静三轴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的冲击荷载作用后试样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冲击次数和冲击能量是影响饱和粉土地基加固效果的重要因素,存在一个最佳的夯击方式,在该方式下强夯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强夯块碎石墩(柱)体的方法加固饱和粘性土地基,是最近几年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刚刚开始应用的一种新的地基加固技术。它依靠块碎石墩(柱)体的置换、排水以及强夯挤密的共同作用对地基土进行综合加固,目的是使地基土表面形成一个强度较高的硬壳层。它具有复合地基的性质,适用于直接强夯所不能加固的或加固效果不显著的饱和性粘土,具有加固效果好、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的特点。目前该加固技术已应用于机场跑道、城市道路以及建筑等重大工程的深、浅层地基加固。介绍了这种复合地基的加固技术及其在目前的应用情况,并根据海口美兰机场跑道地基加固的应用实例分析说明了其技术经济特点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经浅表层快速加固技术处理后可作为后续地基处理施工机械的工作平台。然而,该技术工期虽短但施工成本并不低。鉴于此,提出了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的新思路,并对该类垫层地基的承载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依托实际工程开展了现场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是一种大型的空间立体式透水性结构,与下卧浮(流)泥地基可构成一个整体的承力体系,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其工作机理主要体现为:似壳体效应(包括应力扩散效应与表层封闭效应)、侧向封闭效应(侧限作用)、排水固结作用和竖向加筋作用(仅指浮泥地基);(2)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试验方案5)整体性好,封闭效应更优,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周边淤泥地基的隆起程度,可作为新近吹填淤泥地基一次性真空预压处理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9.
强夯法地基处理是70年代由西方传入中国,目前已广泛用于铁路、建筑、公路、港口等工程的地基处理,特别是近年来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地表处理、高填方施工等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人结合所参加的2009年张家口市滨河南路路基施工中.采用的强夯法路基压实经验作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10.
公路施工过程中,如遇到软土地基必须采取专业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否则会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损失。本文就软土地基对公路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可采用强夯法、表层排水法、加筋路基法及粉喷桩法四种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解决过湿土地基加固技术难题,分析了强夯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过湿土地基中的加固机理.以重庆市南涪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强夯施工为例,对强夯法在工程应用中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及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工程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为强夯法在过湿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具体应用,首先对技术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地基承载能力、地基排水能力与填料质量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最后深入探讨技术实际应用,明确技术应用要点,旨在为确保填石路基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深入分析桥头不均匀沉降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地基、路堤、路面等方面提出桥头跳车综合防治技术。深入分析了地基土质不良、桥台基础沉降、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等原因。提出采用台背填料粗沙水密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预留适量的沉降量和综合处理法的技术措施,并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分析桥头不均匀沉降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地基、路堤、路面等方面提出桥头跳车综合防治技术。深入分析了地基土质不良、桥台基础沉降、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等原因。提出采用台背填料粗沙水密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预留适量的沉降量和综合处理法的技术措施,并指出采用各种方法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大面积吹填地基处理过程中,软土地基稳定性是工程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在吹填逐步加载及加载完成预压阶段对地基稳定性的判断至关重要。而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不仅具有随机性,也具有模糊性。选取一些对地基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地基稳定性的分级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一项吹填处理工程,对软土地基在吹填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本工程为低液限粉(黏)土路基的强夯法处理。通过强夯试验确定具体施工参数。本工程的强夯施工,达到了提高低液限粉(黏)土路基的强度和降低压缩性之目的。强夯法是成本低、速度快、技术较为可靠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当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公路施工当中应用强夯地基处理技术的现实意义、强夯地基处理技术的特点,如节省能源、施工效率较高、加快公路施工周期等等,提出公路工程施工中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应用要点,能够保证公路地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得到双重提升,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季海莉 《交通标准化》2012,(15):119-121
基于某实际工程,详细论述强夯在高填方上的应用以及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强夯施工发现,强夯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加快地基固结速度,有效控制地基的沉降,保证该公路项目建设中路基的稳定性,为路面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挖除换填、排水固结法、水泥搅拌桩法、碎石桩、CFG桩、强夯置换法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从而确定采用强夯置换法作为本项目的处理方案,并对强夯置换的置换参数、试夯、质量检验等进行了详细设计,得出了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应重视方案比选及强夯置换法是处理浅层软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等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饱和度高的粘性土地基强夯处理中,良好的排水条件对促进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土体的固结起着重要作用,排水条件有时成为影响强夯成败的关键因素。根据工程实例与强夯机理,讨论了粘性土地基强夯处理中砂井、塑料排水板等竖向排水体与砂(碎石)垫层等横向排水体的工程应用,并以某工程含砂层对强夯效果的实例,论述了在特定地层分布下,强夯法处理粘性土地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