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湿度和吸力对处治土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室内试验和试验路测试,建立了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和石灰稳定土2种处治土路基回弹模量与饱和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张力与饱和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土张力的现场测试,并利用上述2个关系可以预估路基回弹模量.研究表明,随土张力减小、饱和度增大,处治土路基回弹模量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应用邓肯-张非线性模型对路基沉降量进行估算的近似算法.通过与规范算法和实测沉降的对比分析,证明该算法是可靠的,可用于软土路基设计与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3.
在对旧路进行加铺设计之前,需确定路基的承载能力,为此确定路基材料的回弹模量是必要的.该文通过铺筑两种不同结构的试验路段并对两种不同路基材料的物性参数进行测试,经三参数复合模型与ABAQUS本构模型对路基材料的回弹模量进行预估,得到路基材料的实测回弹模量;在试验路段铺筑过程中进行定点FWD弯沉测试,并对每次测试所得结果进行路基材料模量反算分析,得出不同测试条件下路基材料的反算模量.将路基材料的预估回弹模量与反算模量进行对比,得出对应测试条件下的路基材料模量修正系数K.通过FWD弯沉测试与模量修正系数K可以快捷准确地确定路基材料的实际回弹模量.  相似文献   

4.
李芊  张悠 《隧道建设》2018,38(2):171-175
综合管廊工程造价估算具有影响因素多、小样本及非线性的特点,传统的造价估算方法对于这类问题无法得到准确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支持向量机的综合管廊造价估算模型。分析综合管廊工程的具体特征,运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工程造价与影响因子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利用遗传算法对支持向量机进行参数优化并对综合管廊的工程造价进行估算。以16条已建综合管廊工程作为数据库样本,对该模型进行分析验证。样本测试结果显示,利用该模型可将估算误差控制在10%以内,验证了模型估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旧路路基的可利用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相对的、模糊的系统工程.传统的分析方法难以对旧路路基的可利用性做出合理的评价.在综合分析旧路路基可利用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旧路路基可利用性模糊综合评价系统方法.在对各种可利用性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后,选取9个具有代表性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建立了这些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和隶属函数.评价模型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各专家的权威性系数,利用建立的模糊数学模型对路基可利用性进行评价.算例研究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评价旧路路基可利用性方面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路基土湿度动态变化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研究路基土湿度的动态变化特征,通过设置试验路段,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和现场测试,对路基土含水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重塑土体积含水量、饱和含水量与张力的关系式,预估了土的含水量,并利用建立好的土回弹模量和土含水量的模型,进而预估了土的回弹模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张力与含水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预估值和实测值相差不到10%,具有较高的精度。因此,采用张力计测试土张力并反演路基土的含水量是可行的,若再提高张力计的测试精度,可以更准确地获得路基土湿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对路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平 《公路交通科技》2014,(2):94-97,100
利用风化花岗岩填土材料对潍坊市北海路南延深坑高填路堤进行分层强夯填筑,确定了相应的路基加固工艺和施工参数。通过灌水法密度试验、载荷试验、瑞利面波测试等多种现场原位测试方法对强夯前后路基的承栽力和压实程度进行了全面检测,建立起瑞利波速与压实度间的关系模型,达到了利用瑞利波速变化检测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的目的。为今后其他同类的检测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的2-RC等效电路模型,并利用模糊控制联合扩展卡尔曼滤波、安时积分和开路电压等算法建立电池SOC的联合估算模型.实例估算结果表明:该联合估算法最大误差3.12%,精确度高,且能克服单一算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灰色预测在乍嘉苏高速公路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林安 《公路》2004,(7):56-59
灰色预测是常用的工程预测方法之一。基于GM(1,1)模型,提出考虑时间不等距影响的累计沉降一时间相应方程,用以估算缺失的沉降资料;又基于R.Usher模型,利用曲线拟合法来估算公路路基的最终沉降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用激光图像检测路基压实度,通过计算机视觉系统在实验室内对不同压实度的路基土样进行激光成像,经过图像处理得出图像灰度梯度,并与压实度建立相关性方程,然后在现场进行测试,得出了路基的压实度.通过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激光图像检测路基的压实度是可行的,还不会破坏路基主体.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路基养护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速公路路基养护评价方法,首先从养护对象的角度建立了高速公路路基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指标体系与养护对象的关系构建了模型框架,最后利用在江苏省现场采集的30个高速公路路段数据建立了主观评分值和客观评分值的主客观联系。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了江苏省高速公路路基评价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控制和预估高速公路建设费用,以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费用为研究对象,采用Matlab软件编程,通过数理统计与分析得出了不同建设时期各单项费用及其占建安费、总费用比例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造价估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单项费用(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绿化、房建、交通安全、机电、征地拆迁)逐渐增加;路基、桥梁、交通安全设施费用占建安费、总费用的比例减小;其他单项费用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估价模型反映了单位里程造价与路基宽度、路基平均填土高度、路面结构总厚度、路面面层厚度、桥隧比、征地面积、绿化工程长度、互通立体交叉数量共8个因素的定量关系,拟合程度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研究结果为快速、准确地估算和评定新建高速公路建设费用及其合理性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依据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试验段监测资料,利用双曲线法拟合并提出路堤荷载下软土路基侧向位移随时间发展的预测计算模型,同时得到最终侧向位移和工后侧向位移。通过现场测试结果阐述了路基侧向位移测试精度的影响因素表明:测斜管应尽量靠近坡脚,测斜管的挠度不影响侧向位移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精确估算车用锂电池荷电状态(SOC)值,采用PID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电池模型,设定电池电压、放电电流、电池累计放电量和电池电极温度4个变量为模型输入量,电池剩余电量为模型输出量,由此得到了全部神经网络训练数据,并仿真估算出电池SOC值.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电池SOC进行估算,误差小于3.66%,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5.
研究斜拉桥成桥自振频率,采用双质点法建立顺桥向水平振动分析模型,推导出纵飘计算公式,并将公式进行简化,得到实用估算公式。采用Midas Civil软件用有限元法分别对齐河黄河大桥等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成桥阶段模态测试结果,对比分析有限元分析、双质点法、双质点模型估算公式和现场模态测试结果,表明了有限元法能够精确模拟桥梁实际受力状态,而双质点法和估算公式为斜拉桥在方案设计阶段抗震抗风性能的快速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率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层次分析估算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创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板底脱空率估算方法.建立了与板底脱空相关联病害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通过计算基于专家打分的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确定了模型中各评定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引入交通等级影响系数ξ,对估算模型进行了交通荷载影响的修正.结合湖南耒宜高速公路试验段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FWD检测结果相比,模糊层次分析法估算的脱空率最大误差为7.4%,与检测结果较为吻合.该方法能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处治计划的编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以动三轴试验模拟行车荷载下沥青路面路基土长期受力状态,测试加载104次粉性路基土在3种含水量、2种压实度和3种偏应力条件下的永久塑性应变曲线,量化其对路基永久变形的影响程度。大量调研和试验数据拟合分析表明Tseng-Lytton本构模型可预估粉性路基土累计永久应变。利用上述试验结果进一步回归给出了该本构模型中参数与粉性土基本指标含水量和回弹模量的计算公式,从而得到粉性路基土的永久应变预估模型,该本构模型可用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面波技术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几种面波速度与压实度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綦万路AK0段路基压实质量检测的应用,面波测试与常规检测方法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工程应用表明,采用面波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应用邓肯—张非线性模型近似计算路基沉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提出了应用邓肯-张非线性模型对路基沉降量进行估算的近似算法。通过与规范算法和实测沉降的对比分析,证明该算法是可靠的,可用于软土路基设计与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20.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根据已有的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建立模型,预测路基沉降的发展趋势。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分析法预测路基沉降,不仅能避开软土路基复杂的力学性质,还可避开利用传统的路基沉降计算方法所用到的大量参数,而且建模比较简单,所得最终预测结果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