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欧阳敏 《时代汽车》2012,(2):102-109
根据我对1995年以后每年需要40万辆轿车的市场分析和测算,发展轿车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从现在起,用20年时间使我国轿车达到100万辆生产能力是必要的、可能的。我设想,应以此作为轿车工业的长远规划和战略思想。——饶斌《关于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相似文献   

2.
2001年,我国国产中高级轿车销量19.33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24.86%,同比增长78%。从市场需求的特点看,装备大排量发动机和V6发动机的轿车的需求量相对较小,而售价在20-30万元的中高级轿车需求量较大,预计2002年,国产中高级轿车需求量将与2001年持平,进口中高级轿车的需求量会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3.
马爽 《汽车情报》2004,(30):10-19
微型轿车(本文特指发动机排量1.1L以下的小排量轿车)具有价格低廉、节省能源、操纵灵活、占地面积小、适应中国国情的独特优势。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微型轿车工业从无到有,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发展壮大,随着2003年时尚微型轿车的相继问世以及国内汽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国内微型轿车工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7系那些事儿     
老车  建明 《汽车知识》2008,(11):32-35
7系前身 1939年,宝马推出335大型轿车。标志宝马首次进入大型轿车市场。这款车配备宝马的直列6缸3.5升发动机,但到1943年停产时只生产了415辆。1951年。宝马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501大型轿车,并于1968年推出宝马2500系列轿车,1974年推出宝马3.3L轿车。到1977年推出宝马7系之前。宝马共生产了接近20万辆大型轿车。  相似文献   

5.
《汽车杂志》2006,(2):27-27
截止到2005年12月26日,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夏利为主的系列轿车销量已超过20万辆,这意味着,天津一汽成为去年第一个销量突破20万辆的国内轿车企业,与此同时,05年单车销售冠军也非夏利莫属,  相似文献   

6.
2003年国内轿车市场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我国汽车工业延续了2002年高速增长的态势,轿车继续呈现“井喷”式增长,产销再创新高。全国累计生产汽车444.37万辆,同比增长35.20%;销售汽车439.08万辆,同比增长34.21%。其中轿车累计生产201.89万辆,同比增长83.25%;销售轿车197.16万辆,同比增长。75.28%。轿车增  相似文献   

7.
一辆2005年爱丽舍16V轿车(采用自动变速器),出现在高速公路上连续行车一个多小时停车后立即再挂挡,轿车无法行驶的故障,停车15min~20min后再挂挡,轿车又能正常行驶,再行驶30rain后上述故障会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中高档轿车一般是指价格在20万元以上,配置比较豪华,排量为2.0~3.0L的轿车。广义上的中高档轿车也包括排量为1.8L、价位在20万元左右的轿车.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的电控系统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现在已经在国外轿车柴油机中开始得到普遍应用。在电控技术的引领下,现代轿车柴油机正在逐渐夺取汽油机的优势地位。博世公司已于1997年开始批量生产轿车用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并于同年在奔驰C级轿车得到采用。  相似文献   

10.
2004年2月8日新华社就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发表统稿,说2003年我国轿车整车企业迅速扩大,从2002年的20家增加到32家,一年增加了12家。该统稿还指出,“各地盲目上整车项目,轿车整车厂家增加太快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1.
5月起的轿车需求调整,标志着轿车需求从前两年的爆发增长步人平稳增长阶段。所谓平稳增长,就是说,10年内年均增速应不高于15%—20%,这一增速比前两年低很多,但应比其他大多数行业高。  相似文献   

12.
东西40km,南北20km的热带岛国新加坡的轿车数量在1991年8月约30万辆。虽然政府采取提高车辆价格的强硬抑制政策,但伴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购车欲望仍居高不下。但是,一般百姓对轿车仍是望尘莫及,其主要交通手段还是大客车和出租汽车。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初,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轿车需求迅猛增加,而国内轿车工业刚刚起步,市场供应满足不了需求,轿车进口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4.
马爽 《汽车情报》2004,(23):25-33
微型轿车(本文特指发动机排量1.1L以下的小排量轿车)具有价格低廉、节省能源、操纵灵活、占地面积小、适应中国国情的独特优势。我国的微型轿车工业从80年代末引进日本铃木、大发微型轿车车型开始技术起步,具有起点高、发展快的特点。虽然微型轿车在国内只有短短不到20年的发  相似文献   

15.
《车时代》2007,(10):118-119
2006年开春车市,一股都市精彩之风由广本思迪率先刮起。一年来,思迪轿车以活力、创新的真我魅力吸引了广泛关注,在2006年保持了4500台/月的销售成绩,占该级别市场达17%;进入2007年,思迪轿车的销量更是节节攀升,月销售增长平均达到9.5%,销量傲视同群;2007年1月~7月,广州本田共销售思迪轿车30621台,在该级别市场占有率达到20%。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们对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制造厂对轿车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RS)已成为轿车上的标准配置。  相似文献   

17.
随着轿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在轿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微机(ECU)控制的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电子点火系统、电控防抱死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匹配的轿车成了轿车工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我国为了控制尾气排放和节约能源,2001年5月份颁布了在47个主要城市禁止出售6座以下化油器式轿、客车的法规。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我国虽有“非典”疫情一度肆虐,汽车产销形势依然很好,生产汽车444.37万辆,增长35.20%;其中轿车201.89万辆,增长83.25%。制造企业销售汽车439.08万辆,增长34.21%;其中轿车197.16万辆,增长75.28%。2003年的轿车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其增长均超出2002年的同比,因而2003年的轿车市场,是继2002年“井喷”行情后的又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  相似文献   

19.
1一个馒头与九个馒头 自主开发一直是中国汽车业的“软肋”。怀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切,政府和舆论一直在敲打汽车界自主开发的步子迈得太慢。今年上海车展,一大批自主开发的轿车概念车同台亮相,让国人好生振奋。在欢呼之余,也有不少聪明人质疑,20年来,中国轿车业一路走来的“引进消化,合资合作”的开放之路是否明智,是否必要?如果20年前就启动轿车的自主开发,中国今天岂不早已是汽车开发大国?  相似文献   

20.
朱睿 《驾驶天地》2001,(6):52-53
2000年12月16日,我国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可以与跨国公司产品一净高下的“中华”牌轿车下线后,给我国汽车工业带来的是非凡的惊喜,然而,惊喜之余更多的却是忧虑,回顾50年的轿车工业,20年的合资之路,看到的只是越来越多的洋品牌霸主似地占据着国内市场,而真正属于我们的品牌--红旗却难以猎猎招展,上海轿车早已难觅踪影,中华刚刚才上路,在WTO日渐逼进的今天,要不要我们自己的品牌轿车”,“如何发展我国轿车工业”,再次成为国人争文论的焦点,对此,有识之士疾声呼唤:中国汽车工业要壮大,必须走树立自己吕牌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