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针对门坎滩水电站设计方案的泄流能力和消能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存在溢流坝泄流过于集中以及消能效果差、容易形成坝下冲刷等问题。通过采用宽尾墩结构和修改消力池及闸孔边墩布置方式对原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其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优化方案泄洪能力、消能效果均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深隧排水系统竖井泄流过程中高速气-水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水力模型试验研究,观测竖井内水流下泄过程中的型态,分析最大泄流量与折板间距的关系,计算不同工况下的竖井消能率,并揭示折板型竖井在泄流过程中的消能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竖井在泄流过程中存在3种水流型态:撞壁受限流、临界流和自由跌水流;泄流过程中水跃是水流在折板上消能的主要原因,水流流至井底与反向流体互相撞击破碎使竖井达到最终消能的目的;当竖井直径D = 0.4 m、折板间距d介于16.02~24.56 cm时,竖井最大泄流量介于(8.7~14.7) × 10?3 m3/s,且d与最大泄流量Qm存在线性关系;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消能率公式,得到d = 19.4 cm、倾角θ = 10° 时的竖井消能率为最优;竖井盖板开孔直径 Ф 对竖井顶部压强的影响较大,当 Ф ≥ 4 cm时,竖井顶部相对压强基本为0,并且具有一定倾角的折板有利于加速竖井的泄流过程;上、中、下折板冲击力(Fu、Fm、Fd)呈现Fu > Fm > Fd 的分布规律,上、中、下折板最大面荷载分别为42.8、30.7、22.8 kN/m2. 深隧排水折板型竖井最佳泄流量和最优消能率的试验研究成果对深隧竖井工程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南津渡水库为原型,按照原设计方案建立泄水闸物理模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模拟南津渡水库在洪水期间的泄流情况,研究消能设施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破坏的原因。然后对南津渡水库消能设施进行改进,并通过试验证明,改进措施减弱了水流对消能设施和河床的冲刷破坏,消能效果显著,改进措施经济合理可行,保证了枢纽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结合鱼剑口电站坝下消能防冲试验研究成果,对低坝枢纽宽尾墩的水流特点、掺气特性、宽尾墩对大坝泄流能力和坝面压力的影响以及宽尾墩的消能效果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合理地使用宽尾墩结合辅助消能设施可有效地解决坝下覆盖层深,地质条件差,抗冲能力弱的低坝枢纽的消能防冲问题,从而为具有低水头,大单宽流量,低佛氏数特点的低坝枢纽泄洪消能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可供有关低坝枢纽设计与试验工作者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低坝枢纽宽尾墩消能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鲁剑口电站坝下消能防冲试验研究成果,对低坝枢纽宽尾墩的水流特点,掺气特性,宽尾墩对大坝泄流能力和坝面压力的影响以及宽尾墩的消能效果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了合理地使用宽尾墩结合辅助消能设施可有效地解决坝下覆盖层深,地质条件差,抗冲能力弱的低坝枢纽的消能防冲问题,从而为具有低水头,大单宽流量,低佛氏数特点的低坝枢纽泄洪消能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可供有关低坝枢纽设计与试验工作者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交通服务信息发布平台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开发,前台采用轻量级的jQuery库实现了异步的Ajax服务请求,数据交互主要使用标准Json格式传输,jQuery Easy UI库完成主要的视图渲染,后台采用SSM(Struts2+Spring+Mybatis)框架实现,通过手动与自动化处理2种方式实现各类交通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功能性实验测试与论证表明:本平台能够高效的完成交通服务信息处理,提供稳定的平台服务支持,展示实时的交通服务信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院前期单片机教学采用单一开发板平台的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开发板+Proteus仿真"双平台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双平台的单片机教学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单片机系统的构建能力,有效提高高职学生单片机课程的学习效果,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8.
利用Gambit对急流槽消能设施进行三维模拟,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对三维急流槽消能池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尺寸的急流槽消能池面对不同入水角以及不同的入口水流速度的初始条件下消能率的情况,可为公路工程中急流槽消能池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凤凰山水电站位于山区转平原入口的冲积扇上,枢纽消能防冲的方案设计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下游河床河岸的稳定。为改善其消能段的水流流态,提高效能效率,通过整体水工模型试验,在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消能段结构进行优化。实际效果表明,推荐方案下消能段水流流态有了明显改善,下泄水流能够平顺地与天然河床相衔接,水流流态平顺,河势稳定,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ADV等先进的量测仪器,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对高水头船闸闸室明沟和盖板消能工的消能效果进行比较。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通过对流速分布、剩余比能和水面波动等参数的对比和消能特性的分析表明:明沟消能效果优于盖板消能。明沟消能工结构简单,在我国应用不多,建议对其加强进行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液压节流耗能原理,提出一种并联结构的液压冲击波形发生器,其设计思想是采用缝隙和小孔节流产生的阻尼来吸收消耗高速运动负载的动能,并对其紧急制动以获得设定的加速度波形;通过对波形发生器各部件的运动和内部流体动态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波形器工作机理的数学模型,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发生器的设计在原理上是可行的,可方便地通过调节节流口的等效直径来改变制动过程中冲击波形的脉宽和幅值,从而满足不同的冲击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整体模型试验研究方法,测试沙河水库主坝泄洪道在原有设计尺寸和变更一级跌水池长的情况下,水流流态、消能率及跃后长度的不同情形,得出将一级跌水池增加4m、扩散段相应地缩短4m时水流形态及消能效果最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钻根水利枢纽工程消能防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能防冲的设计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它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及下游河床河岸的稳定。闸下冲刷破坏较普遍,消能防冲设计条件选择不当是原因之一。通过1∶50的水工整体模型试验,对钻根枢纽泄洪冲沙闸的布置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泄洪消能问题,简化了结构布置,而且节省了工程量,改善了流态和冲坑形态。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铅挤压阻尼器减振系统对大跨空间网架结构的减振控制效果,对铅挤压阻尼器的滞回耗能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说明铅挤压阻尼器性能稳定,是一种优秀的耗能减振装置.使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大跨空间网架结构的计算模型,分别对铅挤压阻尼器在网架结构中不同布置位置下的各种工况进行了减震效果对比分析,得到了铅挤压阻尼器在大跨空间网架中布置的合理位置.同时在铅挤压阻尼器合理布置位置的条件下,研究了铅挤压阻尼器减振系统对大跨空间网架倒塌极限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铅挤压阻尼器减振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大跨空间网架结构的地震响应;而且在合理布置阻尼器的情况下,减振系统更能够提升大跨空间网架结构的倒塌临界荷载.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壁面剪切流的流动特性及计算内部能量间的分配关系,研究了层流、湍流的流动特性和层流到湍流转捩的特点,讨论了剪切流的一般机理。指出能量传递和不同阶段的不同结构有关,能量耗散和扩散与共振和锁频密切相联系。研究表明,湍流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局部现象并且具有对称破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Orifice plate energy dissipater as well as plug energy dissipater, as a kind of effective energy dissipater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and high energy dissipation ratio, has become welcomed more and more by hydraulics researchers. The two kinds of energy dissipaters with sudden reduction and sudden enlargement forms are similar in energy dissipation mechanism,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energy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vit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rifice plate and plug in energy loss coefficient, relating to their energy dissipation ratio, in the backflow region length, relating to their energy loss coefficient, and in the lowest wall pressure coefficient, relating to their cavitations risk, were analyz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physical experiment, and their features in above three aspects were also revealed.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in the present paper demonstrate that the backflow region length of orifice plate is longer than that of plug at the same contraction ratio, the lowest wall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plug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orifice plate at the same contraction ratio, and the energy loss coefficient of orifice plate is bigger than that of plug, which illustrates that plug is superior to orifice plate in resistance cavitation damage at the same contraction rat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