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集装箱枢纽运输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集装箱结点站的中转作业方式.提出了结点站所在枢纽范围内集装箱运输的3种输送方案.方案Ⅰ用普通集装箱列车送入结点站;方案Ⅱ用摘挂列车送入结点站改编,普通货车再用小运转列车向编组站输送;方案Ⅲ用摘挂列车送入编组站改编后,再由小运转列车挂运到结点站.为比较上述3个方案,根据运输组织等相关理论建立了运输消耗的数学模型.方案Ⅰ作业消耗量最少,集装箱使用效率最高,但实施困难.因此,方案Ⅰ作为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方向,方案Ⅱ或Ⅲ作为结点站建设时期的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2.
根据区段管内列车的运行过程和车流产生情况,分析列车的各种车小时消耗,在着重考虑集结完成的车流在站等待挂车车小时消耗的前提下,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建立以总车小时消耗最少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利用分层求解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进而求得总车小时消耗最少的运输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码头进口箱提箱作业过程中,由于外集卡到达时间的不确定性,存在外集卡提箱顺序与目标箱的堆存位置不一致,从而产生大量翻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期望翻箱量最小为落箱位置的选择原则,提出最小化二次翻箱启发式算法,利用算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分析集卡到达的信息质量对进口箱提箱翻箱的影响,根据集卡到达信息质量的不同选择最佳翻箱规则.结果表明:提出的翻箱策略可以在获得部分集卡到达信息下有效地减少翻箱,针对不同的集卡到达信息质量,采取相应翻箱规则进行翻箱作业能有效减少翻箱,提高码头堆场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堆场布局规划可以提高集装箱码头机械的作业效率,减少船舶等待时间,降低码头作业成本,提升码头综合竞争力。在对集装箱码头作业流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专业的港口仿真软件FlexsimCT建立集装箱堆场不同箱区长度下不同装卸机械数量的仿真模型,探讨了集装箱堆场既定面积和既定容量下,不同的箱区长度对码头装卸效率的影响,得出不同箱区长度下的最佳装卸机械配比和岸桥最大效率下的箱区长度,对未来的集装箱港口实际布局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一般集装箱办理站,其空箱调运往往需要经过前方技术站进行中转作业才能完成,由此会产生一定的时间和费用消耗.以降低空箱调运成本为出发点,在计划期内建立了动态集装箱空箱调运模型.模型以空箱调运过程中所产生的车辆租用费用、技术站车辆编解服务费以及积压库存费用或延误损失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在满足空箱需求与供应能力基础上,考虑了技术站中转作业和运输走行时间对空箱需求站时间窗的影响,以及车站作业能力的限制.设计了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实例表明,该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地优化动态空箱调运问题.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海铁联运港口堆场是集装箱港口作业的重要节点,主要堆存通过水运、铁路及公路等不同运输方式进出港口的集装箱,涉及作业箱型种类多,堆存策略直接影响港口的生产作业效率。以箱区作业量均衡为目标对集装箱海铁联运港口混堆堆场的箱区分配问题进行研究。在滚动计划的基础上,以堆场箱区作业量均衡为目标,建立混堆堆场箱区分配模型,设计了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并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有效降低混堆堆场箱区工作量的不平衡性,求解算法可有效收敛获得较优解,优化堆场箱区分配,提高港口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宗货物进行集装箱运输时面临的无法装箱掏箱、加固的难题,提出一种采用与通用集装箱的结构和规格相匹配的可移动钢制运输架的装载方案.先将货物在箱外装载加固到运输架上,再借助运输架的集成轮结构,依靠轻量型叉车将货物推入箱内,运输架的锁定装置保证运输架在集装箱内的稳定.作业过程有效提高了装卸效率,降低了装卸现场叉车的使用规格要求,缓解了重型叉车无法进入箱内作业的矛盾.本文以运输大理石荒料为例,设计了装载加固方案,利用SolideWorks软件对该方案仿真验证,结果经济有效,可为同类型大宗货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是一种用于建筑的能源材质,为了提高粉煤灰铁路运输量,对粉煤灰收集输送、存储、装卸、途中运输作业进行分析,把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考虑,提出装运一体化方案。在传统运输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吨袋整车、敞顶集装箱和干散箱三种方案,对这三种运输方式的功能设计、技术特性与适应性等分析,并通过现场试运结果,给出三种运输方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铁路结点站集装箱班列集结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铁路集装箱班列的集结消耗,运用随机过程的理论,研究集装箱班列的编成箱数和集结过程中涉及到的到达箱数、到达间隔,并对到达强度进行了参数估计.研究发现,箱流的重、空状态基本上不对班列的编成箱数产生影响;箱流的到达可以用简单计数过程描述,到达间隔服从泊松分布.集结过程可以描述为典型的标值计数过程.班列的平均集结消耗与该方向班列的编成箱数和一定时期内总的到达箱数成正比,并且与到达箱数的期望值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驮背式运输具有经济、环保、安全等优点,并且能实现门到门运输,为运输企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高效便捷的驮背式集装箱公铁联运对于集装箱中心站的作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驮背式运输条件下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公铁衔接组织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以寻求最优装卸设备配置数量为目标的衔接作业优化模型,以某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装箱发送作业的实际作业情况为依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驮背式运输条件下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发送作业过程进行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