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车乘务员心血管系统改变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机车乘务工作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5 8名乘务员和 15 3名非乘务员进行血压测量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压异常发生率只有混合性血压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 <0 0 5 ) ;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 4 3 4 1% ,对照组为31 37% ,观察组为对照组的 1 38倍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观察组工龄和心电图关系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中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机车乘务工作对作业人员的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路机车乘务员工作过程中的重点危险因素,研究开发铁路机车乘务员智能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和嵌入式视频分析设备,能够有效识别视线脱离、手比异常、疲劳驾驶等不安全作业行为;基于物联网实时获取机车乘务员健康与备班睡眠数据,及时发现机车乘务员健康问题和睡眠不足;该系统改变了依赖于滞后的人工抽查和事后追责的传统机车乘务员监管模式,代之以自动实时检测与即时告警,检测准确度和时效性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乌铁局机车乘务员噪声性听力损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铁路局机车乘务员噪声性听力损伤现况,探讨防治策略。方法现场监测铁路机车内部噪声强度,调查分析乌鲁木齐铁路局机车乘务员纯音听力检测结果。结果铁路机车司机室内部噪声等效声级LAeq为81 dB(DF-11型)或85 dB(DF-4型),超过国家卫生标准;3 011名机车乘务员的听力损失患病率44.99%,以Ⅰ级、Ⅱ级、Ⅲ级听力损失为主,听力损伤患病率2.13%,以轻度听力损伤为主;噪声组听力损失、损伤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听力损失、损伤患病率与驾龄之间存在相关性(Spearman’r=0.786、0.857,P<0.05),听力损失、损伤发生的概率随着驾龄的增长有上升的趋势;4个机务段的听力损失、损伤患病率无差别。结论噪声仍是机车乘务员的主要职业危害,应继续强化合理的个人卫生防护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增强乘务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规范职业性健康检查,加大职业卫生监管力度,以降低噪声对乘务员听觉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安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但主要取决于人体的行为功能 ,它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其高低直接影响作业功效。机车乘务员的作业功效与其自身的整体素质及生理功能息息相关 ,所以要确保安全 ,须从 2个方面入手 :(1)不断提高机车乘务员的安全技术操作水平 ,掌握安全检测技术和控制措施 ,能及时发现问题 ,快速解决问题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2 )从行为功效角度出发 ,创造有利因素 ,克服不利因素 ,掌握其机体活动规律 ,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据有关资料报道 ,机车乘务员的作业功效与疲劳有关。由于发车前经过库内整备作业、站内挂车 ,机体处于…  相似文献   

5.
机车乘务员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 10 3名电力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机车乘务员的SAS和SDS标准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 (P <0 0 1) ,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机车乘务作业对乘务员的心理健康有不良影响 ,但不具有时间剂量的累积效应 ;机车乘各员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卫生问题 ,其心理卫生状况与年龄、工龄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率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长交路单执乘作业对机车乘务员健康的影响,选择72名长交路单执乘机车乘务员为实验组、19名非长交路单执乘机车乘务员为对照组进行HRV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心率比对照组加快,差异有显著性;LF、HF值,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SDNN、RMSSD值,2组间以及运行与休息时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长交路单执乘作业增加了乘务员的神经紧张性,加大了乘务员的心脏负荷.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机车乘务员病伤状况 ,制定预防措施。方法 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某机务段机车乘务员 40 7名为调查组 ,年龄为 2 4~ 2 9岁 ,平均年龄(34 1± 6 0 6 )岁 ,工龄 1~ 30a ,平均工龄 (12 6± 5 5 )a ;另随机抽取该单位不倒班作业、不接触粉尘、毒物及物理因素等职业病有害因素的脑体混合型职工 187名作为空白对照组 ,2组均为男性 ,基本条件均衡 (P <0 0 5 )。对 2组人群肌肉骨骼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和感觉器官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及在事故中受伤等 8个类别 3…  相似文献   

8.
铁路机车乘务员职业紧张程度对工作能力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职业紧张程度对铁路机车乘务员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芬兰赫尔辛基职业卫生研究所研制的工作能力指数 (WAI)表和紧张自评量表(SCLS) ,对铁路某机务段机车乘务员进行调查 ,用SPSS10 0计算机统计软件对WAI、SCLS、背景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被调查的铁路机车乘务员WAI得分为4 2 4 3± 5 76 ,SCLS得分为 2 75± 3 5 8,工作能力分级优所占比例为 5 3 33%、良为 30 6 2 %、中为 13 33%、差为2 72 % ,其中 5~ 9a工龄组WAI得分最低 ,SCLS得分偏高 ,其他各组WAI得分随工龄增长而降低 ,SCLS得分逐渐增高 ,WAI与SCLS得分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1)。结论司机室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加重了机车乘务员的职业紧张程度 ,使工作能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高原铁路机车乘务员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掌握在高寒缺氧等特殊自然条件下,噪声振动对机车乘务员心电图的影响,对青海高原从事铁路机车乘务工作5年~35年的健康职工218名,通过历年的定期健康体检,有效作业人员111名作为探讨对象,用历年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窦性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电轴偏移,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高电压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在不同工龄间心电图改变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有随乘务工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故对高原机车乘务员定期健康监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介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纯软件机车模拟驾驶演练培训系统的研制过程及使用效果,针对 HXD3D型电力机车的一般操纵方法和机车检查标准化作业程序开发了学习、练习和考试模块,使机车乘务员可以在三维仿真的驾驶环境下进行反复的学习演练,从而达到熟悉机车操纵流程和机车检查标准化作业程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机车LKJ监控装置对乘务员标准化作业缺乏有效提示和监督指导功能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MCU控制的CAF-Ⅰ型机车乘务员作业安全辅助系统,文章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构成、装车应用及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2.
贯彻落实机车乘务员标准化作业制度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针对机车乘务员作业视频文件检索,研发机车乘务员标准化作业质量智能评判系统。该系统依托人工智能技术,采用集文字、图形、视频等多手段识别分析于一体的多模态超融合分析技术,具有行为检索准确率高、检出率高、检索速度快等特点,能够根据乘务员标准化作业情况进行智能评分,并具有丰富的多维度统计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机车乘务员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其对策研究。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 I-GS和社会支持评定问卷对郑州机务段569名机车乘务员的职业倦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不同工龄的乘务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事不恭方面有显著差异;机车乘务员的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论乘务员的职业倦怠程度较高,组织管理者和个体应从工作压力、社会支持、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有效干预和调节,减轻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不断增加,开行客货列车对数不断加大,导致机车乘务员超劳现象越来越严重,机车乘务员在超劳状态下驾驶机车易引发行车事故。因此,深入研究分析机车乘务员超劳原因,并提出应对防止措施,对于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机车乘务员是铁路运输生产的特殊技术工种,担负着驾驶机车,确保列车按图运行、安全正点的重要岗位职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机车乘务队伍,是完成铁路运输生产任务和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升机务安全运行品质最基础的核心要素。机车乘务员作业具有全天候、分散、流动作业,工作环境相对单一的特性,受到气温、噪音、磁场等物理环境影响。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宝鸡地区铁路机车乘务员身体健康现状。方法采用普查的方式,对1100名机车乘务员(均为男性)进行健康体检。结果该人群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率高于国内调查资料(P〈0.05);职业性听力损伤发生率随年龄明显升高。结论该人群高血糖、高血脂有职业性多发倾向;职业性听力损伤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建议对该人群健康危害因素进一步分析,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饮食营养合理化,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从而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机车乘务员值乘中疲倦瞌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车乘务员值乘前充分休息、值乘中精力充沛 ,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但多年来 ,机车乘务员值乘中疲倦瞌睡现象时有发生 ,由此也引发了不少事故。据对 10年案例的统计分析 ,造成值乘中疲倦瞌睡的原因主要有作业环境、个体、社会和管理方面的 18个因素。为了行车安全 ,必须要对机车乘务员进行系统化科学管理 ,从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在内的职业适宜性健康检查选拔开始 ,加强健康监护管理和应激反应的化解 ,对不适宜者调换工种 ;同时抓好运输组织 ,严禁超劳作业 ,改善作业环境 ,以减少值乘中疲劳瞌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车乘务员心血管系统异常特点。方法选择某铁路局现职机车乘务人员1 024人进行血压和心电图检测。结果机车乘务员血压与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较高,血压升高人数共385人,占37.6%,心电图异常人数共253人,占24.71%。血压升高和心电图异常均与年龄和乘务龄有关,且其异常检出率有随年龄和乘务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结论对于不同年龄和乘务龄的机车乘务员应当进行不同周期或频次的健康检查,以确保乘务员身体健康与铁路运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随着长交路轮乘制和双班单司机值乘在全路机务系统全面推广,传统机车操纵控制方式显现弊端,给运输畅通带来威胁。表现在实行单司机值乘后原有的机械间巡视作业的频次大幅减少,对机械间巡视能够发现的故障隐患无法及时排除。另一方面,交路延长后一次乘务作业时间延长,乘务员精力下降,由于传统操纵控制方式的操纵开关较多,乘务员误操纵的几率大幅度上升。洛阳机务段电力机车运行中曾因蓄电池充电自动开关跳断未及时发现导致蓄电池亏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食品厂噪声对作业工人血压、心电图的影响,更好地加强管理,保护作业工人身心健康,为积极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食品厂接触噪声的作业场所测定噪声强度,同时对该厂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选取接触噪声岗位的作业人员92名设为接触组,将同厂从事其他非噪声作业人员65名设为对照组。体检项目包括血压和心电图。结果噪声强度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接触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Р〉0.05)。接触组高血压检出率在15~19a工龄段较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在10~14a工龄段较高。结论该厂噪声强度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物理因素)接触限值,该厂噪声对作业人员血压及心电图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