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砂是高速公路建设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但是,目前我国河砂资源缺乏而且成本高。文中通过对河砂的替代材料机制砂所配制出的高标号混凝土进行了试验,从而得出一些试验结果,对多种结果间进行对比,得出机制砂完全可以替代河砂配制高标号混凝土,并且配制出的混凝土在工作性能上与河砂配制出的混凝土相比更好,强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2.
分别研究了水灰比、砂率和砂类型对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增加,混凝土的综合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耐磨性能降低。混凝土的综合工作性能随着砂率降低而降低,而混凝土的耐磨性则随着砂率的增加而降低。砂率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混凝土的砂率不应太低或太高。在相同配比情况下的4种砂配制的混凝土,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与河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相差不大,抗压强度比河砂混凝土的高9.1%,混凝土的磨损量仅为河砂混凝土的78.1%,耐磨性较好,配合比本身所用减水剂不到河砂混凝土的50%,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因此,在水泥混凝土中,石灰岩机制砂能够很好地替代河沙。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钢渣微粉代替部分矿粉配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针对级配设计中的因素影响问题,利用正交试验法对钢渣微粉UHPC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硅灰、钢渣微粉、河砂、钢纤维等4个因素掺量对钢渣微粉UHPC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钢渣微粉、钢纤维掺量对钢渣微粉UHPC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河砂、硅灰掺量对其影响较小;UHPC抗压强度随硅灰、河砂、钢纤维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钢渣微粉掺量增加逐渐降低;在基础配合比的基础上,将硅灰掺量增加10%、钢渣微粉减少10%,河砂增加10%,钢纤维体积掺量增加1.5%后,制备出的钢渣微粉超高性能混凝土效果最佳,强度可达到140 MPa。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机制砂在沿海地区C50混凝土配制中的应用,本文对2组河砂和4组机制砂配合比混凝土的和易性和4d、7d、28d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河砂混凝土的和易性总体上略好于机制砂混凝土,而通过增加胶凝材料用量及用水量,可以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力学性能方面,机制砂混凝土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均高于河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以河砂混凝土为对比,研究水胶比、砂率对水洗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增大,机制砂和河砂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系数有加速增大的趋势;砂率变化对拌和物流动性影响明显,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不明显,在合理砂率附近,抗氯离子性能较强;机制砂等量替代河砂对强度有利,坍落度降低,在水胶比较小时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沿海地区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本文对不同养护条件下河砂和机制砂配合比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自然条件养护混凝土均表现出比标准养护条件下更高的抗压强度。与河砂混凝土相比,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较高。自然条件养护钻芯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略高于标准养护,2种养护条件下机制砂配制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赵君 《华东公路》2009,(5):32-33
机制砂配制混凝土其力学性能略高于天然河砂配制的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路用性能。随着我国建设规模的扩大,天然河砂资源已经日渐短缺,以机制砂代替天然河砂配制混凝土应用于路面工程,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河砂为基准组研究了机制砂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硬化后的力学性能和早期收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配比下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较河砂混凝土差,易出现离析和泌水现象;硬化后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大于河砂混凝土;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大于河砂混凝土,并随水胶比的减小而收缩增大。复掺粉煤灰和矿粉能明显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收缩,但不利于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毅 《路基工程》2015,(2):171-177
以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盾构衬砌管片混凝土为研究背景,其管片C50和P12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低水胶比、高减水率、早强、高耐久性等特点,同时还要满足抗压强度、抗渗要求。管片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特别是机制砂代替河砂的使用,配合比的优化,采用机制砂配制C50和P12高性能混凝土的效果较好,为机制砂在地铁盾构衬砌管片制作中应用提供了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0.
偏高岭土是由高岭土煅烧并磨细制得,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最佳煅烧温度为750℃,恒温时间为4h。将偏高岭土替代水泥质量的5%、10%及15%,配制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了偏高岭土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偏高岭土的掺入提高了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其中抗压强度的提高最为显著,同时对混凝土韧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偏高岭土的最佳掺量为10%,相应提高立方体抗压强度8.3%。  相似文献   

11.
废旧橡胶颗粒界面处理及对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橡胶颗粒的加入改善了水泥混凝土变形能力差、韧性小等传统缺陷.使其在道路工程中有了更广泛的应用I采用水洗、偶联剂和不同浓度的Na0H溶液对橡胶的表面进行处理,针对平均粒径4 mm和0.3 mm的两种橡胶提出了最佳处理方法;同时研究了不同掺量的橡胶颗粒作为细集料取代部分河砂对水泥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和对其破坏时应变大小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橡胶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橡胶颗粒等体积替代70%河砂时.7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都下降约50%.但是混凝土破坏时最大应变提高65%,表现了其优秀的变形能力和韧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特点,采用最紧密堆积理论,研究设计了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通过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优选,并优化配合比设计,为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只掺加粒径1 mm石英砂的UHPC的28 d抗压强度高于掺加河砂对照组的28 d抗压强度值。用粗集料、细集料和粗细集料取代河砂时,UHPC的28 d抗压强度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水灰比、石屑掺量、石粉含量、砂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石屑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河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规律基本一致;在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石屑掺量、石粉含量、砂率的石屑混凝土28 d强度均能满足设计强度要求,且较河砂混凝土还有所提高;石屑掺量在40%,石粉含量在13%时,石屑混凝土28 d的强度最高;砂...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复掺矿物掺合料对轻骨料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该文先用不同比例的粉煤灰替代轻骨料混凝土中的部分水泥,通过试验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水化热等物理力学指标的影响;然后用不同比例的石灰石粉替代轻骨料混凝土中的部分细集料,分析了石灰石粉掺量对轻骨料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粉煤灰能够增大轻骨料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和冻融后的抗压强度,降低水化热,但粉煤灰的加入会使抗折强度降低,综合考虑当粉煤灰掺量为25%时各指标都达到最佳值;坍落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都随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石灰石粉的加入使轻骨料混凝土冻融后的抗压强度明显提升,当石灰石粉替代量为24%时轻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比例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与硫铝酸盐水泥熟料混合成复合熟料,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比例的复合熟料与调凝组分拌合后的材料性能,得到具有最佳快凝超早强的复合熟料配比。在此基础上,采用经特殊工艺烧制的膨胀早强熟料,研究该种复合熟料配制的混凝土硬化过程的性能。试验表明,最佳配合比配制的缩混凝土,2 h抗压强度达到80. 22 MPa、抗折强度达到9. 98 MPa,1 d抗压强度大于108. 81 MPa,后期强度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具有快凝、无收缩、抗冻性良好、耐硫酸盐侵蚀等特点,适用于公路、桥梁、港口等工程的维修加固,该配比混凝土已应用于高速公路路桥面的快速抢修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涪江三桥工程条件与技术要求,在优选原材料、试验参数和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提出宜采用双掺混凝土。通过双掺FDNT40—501%、HSC-Ⅱ10%,对混凝土的强度、成型和拌和物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对分别使用混合砂、天然河砂配制的C50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收缩和徐变等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国刚  毕春梅 《公路》2012,(1):166-170
利用钢珠代替部分碎石,硼玻璃砂代替部分河砂,采用矿粉、硅灰复合双掺技术,掺入高性能减水剂,配制防核辐射高性能混凝土,并对其抗冻性能、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屏蔽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钢珠、硼玻璃砂配制的C60防核辐射高性能混凝土,冻融循环300次,其质量损失3.4%,抗压强度损失24.3%,28d电通量为479C,56d电通量为314C,56d碳化深度为0.76mm,表观密度达3221kg/m3,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性和屏蔽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双掺矿物掺合料和复合使用化学外加剂的技术手段配制出系列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并对比分析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同比普通混凝土降低一个数量级;经历200次冻融循环后其质量基本无损失,抗压强度比仍高达90%以上。同时,采用Fick模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寿命预测,达到80年以上安全使用寿命的耐久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毕宝山 《路基工程》2009,(1):101-102
针对机制砂用作混凝土细集料,配制了公路桥梁不同部位的混凝土,在试验过程中采用了双掺方法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并在高标号混凝土中掺加部分河砂来改善机制砂的级配。  相似文献   

20.
为使桥面铺装更加经济合理,研究基于纤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对桥面铺装纤维混凝土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最紧堆积密度法对粗集料的级配进行优化,比较掺与不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选出经济合理的混凝土基准配合比;对3种掺量纤维进行坍落度和抗压强度测试,选出最佳纤维掺量;最终得到最佳纤维混凝土配合比;基于三淅高速公路建设铺筑试验段,施工过程顺利,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