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高峰系数,选取了东京、大阪、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进行相关对比分析.调查了东京、大阪线路截至2006年的客流数据,上海线路2010年的客流数据.通过趋势图分析、总结了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高峰系数值的规律,得到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为对已开通线路较少的地级市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进行研究,选取苏州市轨道交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时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网络客流、线路客流和站点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的分析;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进出站客流和断面流量的分析。研究发现,从时间分布来看,苏州市轨道交通全网客流的高峰小时系数较高,1号线的早晚高峰系数均高于2号线;同时,居住和居住主导型车站的高峰小时系数最大,商业中心类车站高峰小时系数最小。从空间分布来看,1号线主要承担通勤客流,2号线承担的客流类型则较为分散。  相似文献   

3.
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客流拥挤与居民通勤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客流时段分布特征、客流潮汐现象以及拥挤断面分布等高峰特征。通过分析早高峰时段轨道交通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找出经过高峰客流拥挤断面的客流去向。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分析经过拥挤断面的外围轨道交通站点1 km范围内居民的职住空间分布,得出这些外围站点周边居民70%以上在中心城区就业、旱高峰集中乘坐轨道交通前往中心城上班的结果。分析了居民通勤的主要通道,发现通勤(职住)通道上的客流不平衡与轨道交通早高峰客流拥挤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苏州轨道交通的3个发展阶段(一条线运营阶段、两条线运营阶段和初步成网阶段),重点分析了线网客流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高峰小时客流最大断面的客流特征、进出站客流特征及乘客出行OD(起讫点)特征等,总结了苏州轨道交通客流发展的4个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苏州轨道交通线网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苏州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分析与总结,对于提高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北京轨道交通各条线路的客流成长规律,其中重点分析2007年以来每开通1条新线对既有线网、线路、所涉及车站的影响;分析线网客流特征,主要包括分析各线上下车量时空分布规律、乘坐距离分布趋势、换乘客流时空分布规律、高峰小时客流特征及不均衡性、断面流量特征等;从目前的客流特征出发,分析线网规划、工程设计、运输组织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重庆市主城区轨道交通线路的通车历程,将其划分为单线运营、初步成网和网络化运营3个阶段。结合线网长度的变化,从客运量与客流强度、换乘量与换乘系数、平均乘距与平均运距、早高峰小时客运量与早高峰小时系数、最大日客运量与线网客流波动系数等多个层面的指标深入总结分析主城区轨道客流成长规律。结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轨道交通线网及其客流成长特征指标,进一步总结轨道交通线网与客流成长规律,期望为相关城市的轨道交通客流分析与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作为需求分析的有效技术手段,其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决策的精准度,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等20余座城市的轨道交通现状运营数据进行全面整理与归纳,系统阐述网络客流、线路客流、车站客流的诸多特征,从负荷强度、网络平均乘距、线路平均运距、换乘系数、断面高峰小时系数、断面不均衡性、换乘客流量级分布、车站超高峰系数等客流预测关键技术指标进行特征探讨与规律总结,以期协助模型工作者更好地把握预测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作为需求分析的有效技术手段,其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决策的精准度,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等20余座城市的轨道交通现状运营数据进行全面整理与归纳,系统阐述网络客流、线路客流、车站客流的诸多特征,从负荷强度、网络平均乘距、线路平均运距、换乘系数、断面高峰小时系数、断面不均衡性、换乘客流量级分布、车站超高峰系数等客流预测关键技术指标进行特征探讨与规律总结,以期协助模型工作者更好地把握预测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过程中的客流变化特征,重点针对深圳地铁三期工程7、9、11号线开通后运营实际,从"网、线、点"3个层面综合分析轨道交通客流发展规律和时空分布特性,尤其是新建线路对原有网络的影响。网络层面重点分析网络客流规模、强度与地铁建设的关系;线路层面着重研究不同性质线路高峰断面、客运量增长特征的差异性;车站层面分析进出站客流、换乘客流、接驳客流的特征。通过对客流特征的分析,进一步针对未来深圳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及运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北京地铁工作日的刷卡数据和北京地铁网络GIS数据,以网络流理论为支撑,挖掘地铁在平日稳定客流下的小时时段使用规律。提出轨道交通区间断面客流计算方法,量化轨道交通拥挤程度,并发现在客流高峰期,不同站点突增等量客流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影响有着巨大的差异。针对突增客流应对能力较弱的站点,结合站点客流分布基尼系数,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打开了新思路并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