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市场化的深入使各行业都在全面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城市公共交通行业也必须尽快适应和遵循这一规则,作为国有的各公交企业由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WTO的加入度竞争的加剧,我国公路行业对公路提出了品质建设的要求。树立公路品质意识,加强公路品质建设,成为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质量管理有关学科的知识,结合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实际情况和目前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重点探讨我国在加入WTO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建设企业如何深化质量管理体系改革,提出了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对策即面向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达到超严格质量要求,积权提高质量管理,以适应国际化的竞争需要。  相似文献   

4.
道路运输行业要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必须服从国际规则的约束,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作为政府行为之一,也要通过完善运作规则、改变管理方式、扩大市场自由化程度、打破地区封锁、增强管理行为法制化成份等方式,使政府行为更加严格、客观、科学,从而上升为法制行为,并在一定法制规则的约束下健康发展,更加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道路运输市场,最终实现管理水平的实质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中国加入WTO以后 ,对国内公路行业可能带来利弊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公路项目成本预测及其管理工作中出现了材料、人员及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必须明确项目成本预测与计算特性,遵循成本预测的程序及实用的操作步骤,从材料、人员、管理及体制上加强突破,保证成本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旅游公路建设管理,以美国蓝岭公路及我国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法得出,两者在管理结构、管理主体及管理内容上基本一致,而在投资模式上各不相同。美国旅游公路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尤其国家旅游公路专项基金占很大比重,而中国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以企业投资为主,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通过进一步的剖析可知,中国与美国旅游公路管理体制机制的不同源于两国国情的差异及旅游公路各自的发展背景、建设实际、研究进展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及旅游公路自身特点,针对我国旅游公路管理机制提出相关建议,包括管理机构、建管模式、投资方式等内容,以促进我国旅游公路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首先对公路养护的定义和现实意义进行描述,从我国公路现状及发展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公路发展的新方向。只有建立符合自己的公路养护体制适应道路新的运输需求,才能稳定快速发展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世的法律义务主体是政府。我国加入WTO的协定和协议,有赖于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加以落实,并有赖于政府各部门实施具体的行政执法行为加以实现。加入WTO,我国交通行业开放的领域比较宽。交通运输和建设的双向开放,必然给我国交通行政执法主体——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带来严峻的挑战。章从研究交通行政执法与WTO规则衔接的必要性入手,结合我国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分析WTO对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强化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职能、改革交通行政执法体制、提高交通行政执法质量和效率、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等4项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大义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27(11):F003-F003
当今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市场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在不知不觉中加快。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急需尽快与国际接轨,学习、引进国际同行业的先进理论。技术和经验,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也缩小了与世界同行业间的差距。若想在国际游戏规则中占尽先机,需要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抓重点,重实际。现将工作要点及工作目标分析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