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盐铁路接入徐州枢纽后,为合理规划徐州枢纽RBC的设置方案,避免因为RBC设置给既有列控系统的工程建设带来较大改动,结合既有徐州枢纽RBC的现状,对徐州枢纽RBC的设置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规划郑州东枢纽RBC设置,既能满足郑徐客专的引入,又能为后期工程郑万铁路和郑济铁路接入预留条件,避免后期工程建设时对郑州东枢纽RBC设置带来较大改动,结合既有郑州枢纽RBC的设置现状及RBC的技术要求,对郑州东枢纽RBC的设置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高铁"四纵四横"的陆续贯通,高速铁路的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运用CTCS-3级列控系统的高速铁路已逐渐延伸至枢纽,枢纽车站站场复杂,单套RBC难以实现整个车站的控制。结合已开通枢纽车站对典型站场进行分类,提取关键特征,研究设置规律,提出RBC系统优化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联络线的设置要求对客货交叉干扰最少,满足城市规划要求,且工程量相对较小,实施容易。而郑徐客专引入徐州枢纽后,为解决西北向跨线车流径路问题,需选择合适的联络线方案。结合徐州枢纽与铜山站既有情况特点,研究铜山联络线引入方案。研究结论:线路别方案和方向别方案两者各有其优缺点,单就线路别而言,联络线引入时,外包车站接入既有线对既有车站咽喉影响小,且正线受其干扰小;但当联络线等级较高,所需采用的设计半径大,夹心地增多,在通过城市市区时拆迁量大。联络线设计无论是线路别方案还是方向别方案均需结合城市布局、既有站设施情况、城市规划、对既有行车安全的影响等综合考虑,确定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大量新建线路需要引入既有车站或枢纽,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运营线无砟轨道地段插入道岔的功能需求日显迫切,已成为制约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结合某新建高速铁路引入既有高铁站的接轨方案,提出拆除既有无砟轨道、新铺无砟道岔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全隔离板墙,封锁一线施工,相邻正线单线行车,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系列措施,可确保施工安全和缩短工期,减少对运营的影响。该方案解决了高铁车站或枢纽无砟轨道接轨的技术难题,实现新建高速铁路线路与既有枢纽的成功引入。  相似文献   

6.
在高速铁路枢纽,不同制式无线闭塞中心(RBC)因原理、接口协议不兼容不匹配等问题,导致RBC之间不能实现直接通信。主要研究高速铁路在枢纽连接后,不同制式的RBC系统设备间实现直接通信互联互通的技术方案,并就有关问题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7.
铁路建设中高速铁路接入既有铁路枢纽对信号系统的改造相对比较复杂,在归纳总结已实施工程中枢纽改造常见问题的基础上,对工程影响范围、调度区划分、临时限速方案等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给出设计建议,以期对其他类似工程建设起到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京包兰、包海两条高速铁路引入包头枢纽,将对枢纽的客运系统布局产生重大影响,需系统研究,重新架构。本文通过对包头区域路网、城市现状及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系统研究提出高速铁路引入包头枢纽方案,旨在为枢纽总图研究及设计提供实践案例。研究结论:(1)高速铁路宜沿既有客运通道集中引入包头站;(2)为构筑综合交通枢纽,高速铁路宜结合包头市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在机场设站;(3)为实现枢纽点线能力的协调,包头站宜按高普速分场布置,并设置必要的立折车疏解线;(4)该研究结论可为高速铁路引入包头枢纽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RBC切换基本需求进行分析,结合站场布局、特殊工程条件等情况研究分析枢纽内特殊的RBC切换优化方案,为枢纽内RBC的设置和切换优化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调度区划、设备配置与管辖关系、临时限速设置、RBC切换、等级转换等5个方面介绍了杭甬、杭长等客专接入杭州东枢纽列控系统方案;结合项目的工期安排,提出了七个阶段的杭州东枢纽列控系统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枢纽内CTCS-3级列控系统是一项集成设计,难以按照常规的技术标准开展列控系统设计,其中尤为突出的是RBC的设置方案,研究枢纽内RBC设置制约因素,对相关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枢纽RBC设置和列控系统的设计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杭长客专引入长沙南枢纽2种RBC设置方案,通过对这2种RBC设置方案优、缺点的比较、分析,得到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借鉴国外高速铁路接入枢纽方式的经验基础上,确定了我国对客运专线车站的基本模式;对客运专线车站做了功能定位,确定了客运专线车站的选址原则;在分析了客运专线接入众多枢纽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客运专线接入枢纽方案比选的层次模型与求解,并开发了实用软件.  相似文献   

14.
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贵南高铁引入南宁铁路枢纽难点及存在问题:引入枢纽线路方案受控因素多且选线难度大,既有客站到发线适应能力不足,既有动车所存车及检修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难点及存在问题,结合南宁铁路枢纽现状、南宁市城市规划、地质条件、既有客运系统能力和既有机辆检修设备情况等因素,研究贵南高铁引入南宁铁路枢纽的合理方案。首先,研究5个重点段落线路方案,并在既有城市规划、主要工程数量和工程地质条件方面进行比选,最终采用兰海高速公路西侧穿越采空区方案;其次,提出主要客站分工调整方案,以解决既有客站到发线能力不足的问题;最后,就既有动车所存车及检修能力不足的问题,给出远期补强方案和条件预留规划。  相似文献   

15.
在借鉴国外高速铁路接入枢纽的方式经验基础上,确定了我国对高速客运专线车站的基本模式;对客运专线车站做了功能定位,确定了高速客运专线车站的选址原则;在分析了高速客运专线接入众多枢纽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速客运专线接入枢纽方案比选的层次模型与求解,并开发了实用软件。  相似文献   

16.
赣深客运专线引入深圳枢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深客运专线是京港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深圳枢纽既有客运布局、客运量及客流分析,结合深圳市发展规划,研究深圳枢纽第三主要客站选址问题,提出赣深客运专线引入深圳枢纽的西线、中线和东线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赣深客运专线西线引入深圳枢纽方案,推荐方案布局合理,吸引客流范围大,符合城市规划,将极大带动沿线经济和深圳市前海中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引入枢纽及站型布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全路枢纽最新规划成果,对高速铁路客运站的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哈大客运专线引入长春、哈尔滨枢纽,兰新第二双线引入哈密、乌鲁木齐枢纽的工程实践,探讨高速铁路引入枢纽的形式及站型布置方案,总结高速铁路引入枢纽的规律及客运站布置站型。  相似文献   

18.
提出高速铁路综合视频补强工程的2种视频接入节点设置方案,并进行技术条件的分析;针对铁路区间线路监控场景,结合既有GSM-R铁塔荷载情况,探讨了选择摄像机夜视技术和焦距方法,以满足重点监控区域昼夜监视需要。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针对高速铁路站场设计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为高速铁路站场设计提供方案图型及到发线有效长、道岔类型等相关技术标准。研究结果:应根据高速铁路引人大城市的具体情况设置高速铁路客运站:当高速铁路引入既有站时,集中一个主要客运站设置;当在既有客运站前方站汇人高速铁路时,在引入既有站设置;当高速线不具备引入既有站的条件时,考虑修建联络线接至既有站旁与既有站并列设置;当高速线从市区边缘通过时,高速站与既有站分别设置;其他情况,高速铁路引入城市与既有站平行并列设站(与既有站并行可设计等高方式或不等高高架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枢纽内短距离联络线上的RBC移交问题为依托,提出在非闭塞分区边界处设置RBC移交的处理方案。通过研究,给出非闭塞分区边界处RBC移交设置应考虑的条件,实现的方式,并对该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在实验室对提出的方案开展仿真测试,与预期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对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关键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