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有效压实时间的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涛 《公路》2004,(11):83-86
通过对河南省开洛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有关实测数据的分析.探讨了面层厚度(摊铺厚度)、碾压温度、风力、气温(下承层温度)和太阳辐射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有效压实时间的影响.得出面层厚度和初压温度对沥青混合料有效压实时间有极重要的影响.且分别符合指数函数关系和对数函数关系.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南省许昌高速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有关实测数据的分析,在探讨面层厚度、初压温度、风力、气温、太阳辐射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有效压实时间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专家意见,提出了一种综合多因素的模糊分析方法,此方法对压实时间预估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沥青面层的下承层、沥青混合料摊铺时的平整度以及沥青摊铺机平整度自动控制精度、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施工、路面接缝、沥青混合料级配、沥青混合料温度、沥青摊铺层的松铺厚度及压实度等方面分析其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关系,对提高路面平整度提出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结合张(家口)石(家庄)高速公路面层施工实例,针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摊铺、混合料压实、接缝处理、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5,(7)
在总结30号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基础上,在福建省靖海高速公路上设计并成功铺筑了46km、5.5cm厚的30号AC-20C沥青混合料面层。由于30号沥青的黏度大,路面厚度比常用的低标号沥青基层或下面层薄,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决定了路面质量。文中探讨了30号沥青混合料的不同碾压工艺、碾压遍数对现场空隙率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采用PQI测定混合料的压实度与温度变化关系;检测了渗水系数、压实度和厚度等关键指标。对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段,试验段数据表明:30号沥青混合料路面现场检测结果完全达到甚至超过了SBS改性沥青的现场检测结果,5.5cm厚的30号沥青AC-20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设计或规范对中面层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钢渣沥青混合料在碾压过程中的温度散失规律,采用数值方法建立了松铺和密实2种状态下钢渣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场分析模型,研究了初始温度、铺层厚度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钢渣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计算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最短和最长有效压实时间。结果表明:掺有钢渣的沥青混合料对施工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有效压实时间随着风速的降低以及初始温度、铺层厚度、大气温度或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延长,而松铺沥青混合料碾压初期降温速率快于密实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7.
红外热像仪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强  钟燕辉  张蓓  李嘉  张君静  陈忠平 《公路》2007,(8):150-155
介绍了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对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温度离析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对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类型、温度离析对密度(压实度)的影响、改善温度离析试验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合料的现场压实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它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该文研究了不同现场碾压模式与沥青面层压实均匀性的关系,涉及到多种不同热拌沥青混合料类型的压实过程,并从路面上多个不同位置钻芯取样进行试验,根据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空隙分布情况分析了不同碾压模式对路面压实均匀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现场压实与室内压实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重载交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闯民  李宇峙 《公路》2002,(11):86-90
用旋转压实剪切实验机(GTM)设计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和粗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与一般沥青混合料相比,其压实要求高,压实难度大,压实是成功铺筑重载交通沥青混合料的关键因素,从适合的压实限制、压实空间(层厚与集料粒径大小关系)、压实温度和压实作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以防止车辙为主的重载交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  相似文献   

10.
嵌挤密实型粗级配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嵌挤密实型粗级配沥青混合料与细级配沥青混合料相比,其压实要求高,压实难度大。提高和保证压实密度是成功铺筑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关键因素。从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压实空间(层厚与集料粒径大小关系)、压实工艺和压实温度几个方面探讨了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  相似文献   

11.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Cold Recycled Mixture)凭借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工程造价等诸多优点,已经开始在我国得到推广应用,并且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常温下摊铺和碾压,空隙率较大,性能方面不能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标准,一般被用在路面结构中的基层或下面层中,其上还须加铺一定厚度的HMA以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在冷再生层上摊铺HMA时,HMA高达150℃~170℃的高温,会将冷再生层加热,加之施工机械和车辆荷载等作用,致使冷再生层会被进一步压实,称之为冷再生层的"第二次压实"过程。对现场冷再生层钻芯取样后发现,摊铺HMA前后的冷再生芯样的空隙率相差可达3%。现有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对这一现象并未考虑,导致冷再生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压密性车辙。该文对这一现象进行阐述,提出在进行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时必须考虑"第二次压实"过程的影响,并对改进现有设计方法提出一些建议,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宇  韩冰 《中南公路工程》2011,(4):37-40,44
通过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密实曲线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能,提出了4个参数CEI、TD、IK1、K2来反应沥青混合料施工及使用阶段的压实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贝雷法不同CA参数的沥青混合料压实难易程度。并基于路用性能和施工特性提出贝雷法CA参数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沥青混合料降温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室内测试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13和大空隙沥青混合料OGFC-13的降温曲线,分析在不同试件厚度、深度、环境温度和空隙率下的降温特性,并计算有效碾压时间。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降温速率随着试件厚度、深度与环境温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有效碾压时间也随之增长;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降温速率、有效碾压时间与空隙率的关系不大,而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降温速率与有效碾压时间则与空隙率密切相关;建立了以厚度、气温、空隙率作为变量的沥青混合料有效碾压时间的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4.
王维敏 《公路工程》2020,(2):128-132
公路桥梁过渡段路面压实度不足时会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长此以往还会对桥梁和道路结构的安全使用造成威胁。为此以某公路为例,对公路桥梁过渡段路面压实度的变异性与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既有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数据及其变异性进行了介绍,然后就本道路实际情况,对压实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研究成果表明:样本路段的路面压实度平均仅为94.69%,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00.3%和87.4%,变异系数高达3.52%,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压路机行进速度过快、道路基层表面平整度较差和沥青混合料碾压时温度过低等;为此,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保证各面层结构厚度、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压实方案进行碾压、提高道路基层表面平整度和确保碾压时沥青混合料温度不低于设计值等方面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华南地区沥青路面的抗水损性能与耐久性,采用改进型骨架密实沥青混凝土设计下面层结构。根据原材料的选择、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与验证,确定了优良的抗车辙、抗水损害、抗疲劳性能的混合料配比参数,介绍施工前的下封层、附属工程施工工艺与要点;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生产参数、运输料车的设置、混合料摊铺作业的机械参数设定、混合料碾压过程的方案对比以及施工温度动态监控进行明确;采用无核密度仪、三维探地雷达等无损技术手段评价沥青路面的施工离析、施工厚度均匀性。通过下面层的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功能层与混合料施工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明显提升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压实度、厚度及其他路用性能,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结合闵浦大桥主桥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施工工程中遇到的低温、风大、新颖桥面系结构等具体情况,并针对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质受?昆合料容留时间和温度影响显著的特点,对闵浦大桥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后场试验室、拌和楼,前场黏结层洒布、混合料调度、摊铺、碾压、接缝处理等各工序提出了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列举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及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压实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摊铺沥青路面时,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了解沥青路面的压实机理以及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合理选择压实机械,保证压实效果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合料压实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问题,介绍了沥青混合料的特性,阐述了沥青路面的压实机理,分析了振动频率、振幅、压实速度、振动冲击间距、碾压温度、平整度传递等因素对沥青路面压实的影响,探讨了沥青路面压实工艺,从而确保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沥青砼路面碾压设备的正确选择及使用以及影响沥青材料碾压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碾压沥青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SM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制和运输、混合料的摊铺、混合料的辗压、路面边缘压实度、井位处理、施工接缝成品保护等施工技术,阐述了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在广州亚运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