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对建设时间不确定情况下的铁路线路方案进行准确选择,针对确定型分析方法只能对决策局势进行静态分析,且忽视了人的非理性主观意识影响的不足.构建多灰色模型对比的累计前景理论模型,对不同时间点下的铁路线路方案进行优选决策.通过多模型对实际值进行模拟,选取模拟精度最高模型对优选决策指标体系中的灰色指标进行预测.以累计前景理论分析人为非理性因素对方案优选决策的不确定性影响,建立各方案累计综合前景值最大化的动态指标权重的约束非线性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各铁路线路方案的综合前景值,以此为依据对铁路线路方案进行了优选决策.例证表明,采用多灰色模型对比的累计前景理论进行多时间点铁路方案优选决策时,最优方案由2023年的4号方案变为2025年的2号方案.说明不同时间点下,灰色指标的动态变化影响了方案之间的优势关系.证明累计前景理论对于此类随时间而发生局势变化的多目标优选决策问题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分析结果也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
模糊可拓工程优选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轨道交通路网与城市发展协调性、建设实施性、路网结构合理性与综合效果性的关系,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商理论将单人AHP法扩展为多专家主观构权方法,并与熵值客观赋权法结合形成组合构权法,用于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综合模糊数学、可拓学和TOPSIS法建立模糊可拓工程优选模型,计算各方案的优属度,并据此对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进行评价.应用该方法对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评价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权理想点法的铁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铁路线路走向方案优选通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尽可能拟定多个方案,多角度、多层次的比选,所以是一个多目标的综合决策问题。传统的方案优选方法主要考虑工程投资,同时对其他指标进行定性比较,进而对方案做出评价,如果在经济指标差别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由于缺乏全面决策信息,很难选出较优方案。引用多目标决策方法熵权理想点法,应用于新建高速铁路西安至延安线铜川至富县段方案优选,在综合考虑其影响线路方案的因素基础上,建立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拟定的走向方案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较传统方法更有参考性,可为线路决策者在优选方案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吴小萍  詹振炎 《铁道学报》2001,23(5):107-113
分析并指出了铁路可行性研究中经济评价的局限性。提出在着手经济评价的同时,应辅之以多目标综合评价以克服经济评价局限性的思想,根据铁路方案综合评价各类指标对评价方法的实用性的分析结果。将我种方法组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基于灰色和模糊集理论的铁路方案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并建立其决策模型。编制了该模型的应用软件,最后,以某快速客运通道方案评价为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可以辅助经济评价法获得较为全面的综合评价结果。从而克服经济评价的局限性,为铁路方案综合评价和投资组合决策(protfolio decision making)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为实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定权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3种线网规划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建立的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定性指标的主观权重;基于GIS空间分析计算,应用熵权法求算定量指标客观权重;综合主客观权重得到评价指标最终权重矩阵;利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隶属度,通过模糊算子将权重矩阵与隶属度进行模糊计算,获得各个规划方案的最终综合评价值,进而确定最优方案。方法的应用可以较好地改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过程中方案权重赋值的主观不确定性,为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及优选服务。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近年来,中非之间的交通项目合作交流日益频繁.作为尼日利亚第一大城市,Lagos的经济整体水平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提升,随着日益增长的客货运需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该地区城市交通规划的重点.本文旨在提出合适的线路方案,并针对Lagos地区轨道交通线路方案分析具有不确定、多属性的特点,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从众多可行路线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研究结果:集对分析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不确定性多属性问题的评价方法,通过对不确定系统的定量分析,对不同方案的不确定性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最稳定的方案,即最优方案.本文首先采用集对分析理论建立了Lagos地区轨道交通线路综合评价模型,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多个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得到了最优方案.结果表明集对分析理论可用于轨道交通线路方案优选.集对分析;Lagos;轨道交通;线路方案;优化  相似文献   

7.
新建铁路库尔勒至格尔木线阿尔金山越岭方案研究中,在传统方案比选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影响方案的诸多因素进行量化,并建立模糊优选的模型,最终确定巴什考供垭口方案为最佳设计方案,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方案研究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铁路线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直接影响铁路线路设计的其他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车辆选型、设备配置、工程投资等。选择一种科学有效的模型,对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对铁路线路设计的后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速度目标值综合评价体系,引入CRITIC-G1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Orde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CRITIC-G1)的综合赋权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基于灰色关联改进的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多目标决策方法确定最优方案。以西安-江油段速度目标值方案比选为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速度目标值为350km/h的方案最优,与工程实际相符。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CRITIC-G1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够体现各评价指标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同时也能体现主观经验的偏好性,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综合评价中,构建一种新的基于模糊集-熵组合赋权,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评价的模糊集-熵-灰色系统理论组合评价模型来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应用梯形模糊数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引入熵值理论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然后采用线性加权法将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得到组合权重;最后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关联模型、规范评价指标值、计算灰色关联系数和灰色关联度,根据灰色关联度值的大小来优选线网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0.
消去与选择转换法优选线路方案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线路方案比选应该是从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角度进行综合决策,由于影响线路方案的因素具有多层次、多种类的性质,就迫使寻求用多目标决策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在建立的线路方案多目标决策系统^「8」优选模型中,对文献「6」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改进,提出了再改进的ELECTRE。本文介绍其主要原理和方法并给出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