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朱福寿 《时代汽车》2014,(10):47-50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经济运行‘新常态’的概念,我国汽车产业也呈现出发展的‘新常态’。如何顺应当前产业发展‘新常态’的大势,加快推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这是我们全行业应该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我认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要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为动力,以深化改革为基调,以做强做优为长期目标,以汽车强国为发展战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达强国目标誓不罢休。"在10月16日上午举行的第五届全球汽车论坛上,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发表了主旨讲话。  相似文献   

2.
《时代汽车》2015,(3):2
"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要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在‘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业由速度增长型回到追求品质、增强核心竞争力这个轨迹上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前不久出席在北京举办的"汽车-轮胎跨界发展高峰论坛—2015年汽车市场对轮胎市场影响分析"会议的发言中强调,中国汽车产业应该按照大协同、大合作来实现共赢,用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来促进产业发展。以下内容是他的发言实录:  相似文献   

3.
刘勇 《驾驶园》2014,(1):22-23
<正>2006年,北京"二环13郎"横空出世,之后,"北京东坝频现豪车飙车""北京望京地区连日来夜间出现飙车现象""西安深夜现‘飙车党’马路惊险秀特技""深圳‘飙车党’街头漂移斗直线加速"等报道屡见报端,据悉,昔日的"二环13郎"已经被刷新为"二环8",全长32.7公里的北京二环路用8分钟跑完,用  相似文献   

4.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何为"新常态"?专家解析,"新常态"是对中国经济规律和阶段性特点的客观认识。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过去那种"4万亿刺激政策"的做法将一去不复返了。鉴于此,作为"新常态"经济的组成部分,专用汽车行业如何应对?这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首要任务。业内众知,专用汽车行业发  相似文献   

5.
言论     
《时代汽车》2015,(4):19
“中国市场不仅具备规模和多样性优势,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蕴含着新的机遇。2014年,得益于在中国市场取得的优异业绩,博世亚太地区实现了全球区域市场中最高的销售额增幅。当今,‘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绽放出新的活力。凭借持续的投资、创新与不断深化的本土化战略,我们有信心与中国经济与社会共成长,到2020年实现亚太区销售额翻番。”——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负责人泰瑞来表示  相似文献   

6.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基本特征,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经济主要表现是什么?对专用汽车企业有何影响?专用汽车企业又该如何在新常态的框架下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在2015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刘洪庆、谢建浩、李钦龙、谭家骅等几位专用汽车行业的大佬围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应急装备产业的发展、新常态下的专用汽车发展之路以及中国专用汽车零部件国际化的探索进行了精彩发言。  相似文献   

7.
刘佳 《驾驶园》2013,(3):15
"我和经销商已经是十几年的朋友了,使用天然气卡车做运输业务也是经过细致研究后决定的,没想到这片‘LNG试验田’在2012年给我带来了‘大丰收’。"山东省博兴县诚信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开峰感慨道。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杨传堂部长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要在‘新常态'下推动‘四个交通'发展。"正确地理解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于贯彻201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我国汽保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认清新形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GDP保持年平均近10%的高速增长,2013年经济总量达到58.8万亿元人民币。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巨大,保持高速增长面临生产要素供给约束,如今难以支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看法与说法     
<正>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习近平《看法与说法》,作者李瑞环,该书以摘要的形式集录了作者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问题的看法和说法,以及他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和主张。本书全面反映李瑞环同志多年从事领导工作的思想观点、工作方法和经验智慧,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可读性。其中"多搞些‘雪中送炭’,少搞点‘锦上添花’"、"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领导为群众办事儿,群  相似文献   

10.
杨景定 《时代汽车》2011,(12):16-23
"中国专用汽车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融入到世界专用汽车行业发展之中,努力把专用汽车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这是我国汽车行业部分领导和专家在10月25日举办的"2011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发展论坛"会上发出的共同声音。 700人聚首共商中国专用汽车美好未来 这次"论坛"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湖北省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在陕西西安隆重举行。本届峰会以"‘一带一路'汽车产业新机遇"为年度主题,并追随汽车行业"走出去"、"新能源"、"节能减排"等多个话题,积极探索汽车行业的发展新机遇。随着目前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动力切换,这些都成为了新常态下的重要课题。由此,2015年10月下旬,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在陕西西安隆重举行。本届峰会以"‘一带一路'汽车产业新机遇"为年度主题,深入探讨陕西的绿色发展格局,并追随汽车行业"走出去"、"新能源"、"节能减排"等多个话题,积极探索"中国制造2025"为汽车行业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在本届峰会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疑是各位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的重要特征。汽车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将呈现出稳增长、结构优化、多种挑战共存和消费需求多样化等"新常态",以适应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张明 《车时代》2013,(1):162-163
在本期杂志的编辑之选中,已经讲诉了这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的大致内容,它改编自热卖700万本的加拿大作家扬吗特尔的同名著作,这本书也是近10年来出版界的大事件之一,曾获得过英国布克奖,德国图书奖等诸多奖项,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长达1年多,让国际文坛为之惊艳。李安透露,“曾经觉得它是没法拍成电影的,因为它的内容是关于冒险、希望、奇迹、生存和信心。故事最难改编的部分也是最好的部分,什么是精神力量,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神。我为这个故事深深着迷,我觉得我必须去分享‘派’这个角色的惊人航程,这本书激励了我将它影像化,我希望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我阅读的感动。”  相似文献   

14.
旅行的意义     
"一个周末的午后,北京远郊某处的密林深处,一群票友论着‘捧逗哏’,哼着‘空城计’,品着‘八扇瓶’,亦或放上几只鱼竿,悠闲地沏上一壶龙井……这样的场景透着京腔京韵,透着老北京的胡同‘范儿’。这就是我最放松的时刻,是属于我和斯巴鲁力狮旅行款的完美旅行"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1月8日晚,中国一汽红旗品牌战略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盛大举行。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和来自汽车产业界、科技与互联创投界、艺术文化界、体育界、影视界等各界嘉宾,以及全国媒体等近千人,共同见证这一红旗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新红旗品牌战略掀开了"新时代、新红旗"振兴的新篇章。中国式新高尚精致主义徐留平表示:"新红旗的品牌理念是‘中国式新高尚精致主义’,品牌目标是成为  相似文献   

16.
业界声音     
正饶达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轿车是中国车主地位、财富和形象的象征,是中国人重要的‘面子’投资之一。2011年法兰克福车展体现出轿车轻量化、小型化趋势,而中国轿车是逆世界轿车市场趋势而动。"  相似文献   

17.
正6月26日,在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天津飞鸽自行车天津胜利路体验店考察调研。李克强说:"我愿为中国自行车做广告,更愿为‘中国制造’智能升级‘站台’。""飞鸽"是新中国第一个自行车民族品牌,已经有80年的历史。来到飞鸽体验店,李克强察看了店内款式功能各异的自行车。天津  相似文献   

18.
正"‘红旗’自诞生伊始,作为国家领导人和国家重大活动的国事用车,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一面旗帜。对国人而言,红旗更是记忆深处埋藏的那深厚情怀,承载着整个民族的自豪感,成为民族汽车工业的骄傲。2018年,新红旗品牌战略发布后,红旗不断向市场化、商业化方向发起冲击,努力成为国民的‘国潮’新座驾。"  相似文献   

19.
<正>"距离全国机动车全面实施‘国五’排放标准仅仅过去一年半时间,‘国六’便火速上马,来势汹汹的新法规堪称‘史上最严’,甚至让不少车企犯了难。对此,笔者以公众最为关心的5个话题,为大家解‘国六’之惑。"1."国六"有哪些变化?2016年12月,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国标GB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该标准公布了第六阶段轻型汽车  相似文献   

20.
<正>"从用户到经销商,我更能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我可以根据中国运营商需求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协议,提高用户满意度,这与斯堪尼亚的服务理念完美契合。"1965年,斯堪尼亚卡车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恰巧他也在这一年出生。上海瑞宝重车公司总经理邵晓军笑着告诉记者:"伴随着斯堪尼亚在华发展50年,我也步入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回首以往,从用户到经销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