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沙朗桥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旧105国道城区段,经1988年加宽改建,全长36m,宽18.7~19.7m。在对旧105国道中山市城区段的路网改造中,进行二次扩建。总经了二次扩宽改建的方案优化、技术要点以及改造效果,探讨在道路改造中的旧桥改建技术。  相似文献   

2.
根据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结合广深线松岗至黄田一级公路改造工程的实践,论述了对于重交通主干道改造工程,无论从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期内直接投资的增加和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损失,或是从道路长期使用效能以及资金投入后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宜优先采用新线方案,而将原有道路留作辅道。避免选用旧路扩宽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新旧路堤结合不良引起的道路工程病害,采用强夯补强处理后铺设土工格室进行路堤变形处治,通过埋设沉降杯进行现场监测并对监测数据分析研究,寻求湿陷性黄土地区新旧路堤结合处不均匀沉降的解决方法,以减少高速公路加宽运营中的各种工程病害,为今后旧路加宽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武汉市青山区临江大道道路排水改造工程,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稳固技术进行了研究和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对道路改造达到设计要求,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旧路加宽改造工程实施之前,必须进行先期的方案试验研究.通常可采用软弱地基处理、基底清淤换填、旧路路堤台阶开挖、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和加筋土路堤、土工织物防渗和排水、改良土高强路堤和轻质路堤、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防裂层或增大加铺层厚度等工程技术措施.结合西宝(西安~宝鸡)公路加宽改造工程的实际,提出旧路加宽综合处治方案设计时的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6.
吕蒋聪  张亮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201-203,248,249
道路加宽改造工程完成后,路面常出现纵、横向裂缝等病害,裂缝宽度因路堤高度、地基稳定条件及其性质等变化而不同.针对旧路加宽改建后的病害,分析了旧路加宽T程新旧路路基在沉降、变形和刚度等方而的差异导致的某些特殊病害,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道路扩建工程中加宽路堤的填筑将会改变原有路基、路面的应力场和应变场,引起新旧路堤拼接部产生不均匀塑性累积变形和附加应力。文中研究了道路扩建工程中路堤拼接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道路加宽后路面最大剪应力出现在新旧路堤拼缝旧路侧1m左右的位置,最大横向拉应力出现在路堤中线位置。剪应力相对拉应力较小,应加强拼缝处的抗拉性能。道路加宽宽度越大,对地基和路堤的沉降影响越不利。道路扩建工程须重视拼接部位地基和路堤不均匀沉降及其引发的病害,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开放以前修建的公路多为三、四级公路,路面多为沥青路面和砂石路面,根据该市道路网的规划,均要求改造为一级公路。结合旧路改造实践经验,介绍:平面线形的确定;灵活运用技术标准;公路标准横断面型式的选定;对旧桥扩宽利用;全面规划,在改建中留有余地。  相似文献   

9.
聂臣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10):38-41,49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城区道路交通日益拥堵和设施逐步陈旧,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各地政府在现有道路空间基础上,不得不想方设法进行旧路改造。本文以汕头市外马路为例,从道路平面、横断面、纵断面、交叉口、慢行系统、交通设施、绿化、雨污分流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旧路改造中应当考虑的各种因素、以及相互间的影响,为类似市政道路的旧路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旧路在加宽改造后,加宽部分会改变旧路基及地基内的应力分布,降低路堤的稳定性。为了对加宽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考虑土体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和塑性应变的情况下,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加宽路堤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分析,确定出各因素对加宽路堤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为工程治理提供可靠依据。计算结果表明: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对路堤的稳定性影响最为显著,但路堤内不同区位土体对路堤稳定性影响程度相差很大,路堤稳定性主要由滑裂面位置处土体的材料参数决定。  相似文献   

11.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的有效衔接,避免道路通车后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等病害。该文介绍广州番禺区 S362 线沙湾至紫坭段加宽工程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着重论述软弱地基处治、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的方法,为珠江三角洲及其他旧路加宽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桂林市是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城市发展受到严格限制。为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向西拓展城市空间,提出对现状机场路进行拓宽改建。该文着重介绍了道路建设的背景、功能定位、总体方案、立交设计等情况,探讨了道路改扩建中如何利用旧路、拆迁建筑的思路,并提出具体的工程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侯志峰  靳灿章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30-232,235,M0023
由于软土特殊的工程特性,在软土地基上展开城市道路改扩建项目难度比一般地区更大,解决新旧路基之间出现的差异性沉降问题是关键。首先分析了软土地区城市道路拓宽可能出现的病害形式及机理,随后以某市政道路为工程依托,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15.0对新旧路基在不同拓宽宽度、不同路基高度、不同地基土模量下的差异沉降规律进行研究,最后提出降低软土地区城市道路改扩建项目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技术措施及其影响效果,以期为类似的道路改扩建项目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新老路基拼接的台阶开挖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国印 《公路》2012,(7):49-53
对于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小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其中开挖台阶是新老路基结合部常用的技术措施之一。对5种不同的台阶开挖方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老路边坡开挖和加宽路堤填筑对老路及地基变形特性的影响,对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台阶开挖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旧路拓宽工程中新旧路基结合部的变形问题,以Mohr.Coulomb模型为基础,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路基结合部的变形性状进行计算分析,为旧路拓宽工程中新旧路基结合部的处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兰州市天水中路道路路面拓宽、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提升改造、缓解交通拥堵、各类检查井覆盖及提升、更换收水井等旧城道路改造工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气泡混合轻质填土技术具有容重小,高流动性,固化后的自立性等特性,在解决道路加宽时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及侧移、高填土路堤的稳定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京珠高速公路马坝扩建工程,介绍轻质土填土技术在道路加宽工程中的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软土地基高速公路扩建中新老路堤相互作用数值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老路边坡开挖和加宽部分路堤填筑对老路变形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原有路堤边坡削坡和台阶开挖将会使得老路中心的竖向沉降略有增加,坡脚侧向位移回缩,且不同开挖方式对原有路堤影响不同;加宽部分路堤的填筑将会使得老路中心上抬,路肩点发生较大附加沉降,引起老路路肩与路中心之间产生过大的附加差异沉降,明显加大路面横坡,极易导致对老路路堤、路面的拉裂,降低道路等级,必须采用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案对加宽部分软基进行处理。另外,宽路堤的变形特性不同于窄路堤,其沉降呈中央小两边大的形式,并且最大沉降位置随路堤高度的增加向路堤中央移动,了解宽路堤变形的这一特性有助于其软基处理方案以及加固效果监测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鄂海清  魏曙红 《公路》2012,(2):68-72
以在建的佛开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为背景,分析在拓宽路基边载的作用下,新老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新老路基路面结构路用性能以及变形稳定的要求,并结合现场观测资料,对软基上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的沉降控制标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对于拓宽工程软基应采用“三指标”的控制标准,即:拓宽路基施工期老路容许的横坡度变化率、新老路基工后容许横坡度变化率、拓宽路基的容许工后沉降量.  相似文献   

20.
贵阳市西南环线二期位于城市中心区东南部,地形起伏大,属于旧路拓宽改建项目。针对项目特点,对总体思路、方案布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类似山区城市道路方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