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近日,赣湘两省政府在萍乡市正式签订《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从2019年7月1日开始实施为期三年的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标志着两省之间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正式建立。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做好长江经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307-308
<正>河流湖泊是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重要载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林草局联合印发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管理等工作作出部署,明确了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好《规划》,要准确把握新征程流域综合治理新使命、新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加快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增强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相似文献   

3.
文章梳理了胜利河流域[1]现状防洪治涝工程基本情况,通过文献查阅、实地勘察和调查走访等方式,分析现状流域防洪治涝调度体系存在问题,论证防洪治涝规划标准,统筹考虑防洪工程建设“蓄泄兼筹”的治理原则,提出了与流域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规划方案,为苏南地区小流域防洪治涝规划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桥梁阻水壅高值计算是防洪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一般的桥梁壅水问题,规范推荐采用经验公式法进行计算;对于河道水力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宜采用数学模型计算或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相比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具有投资小、周期短的特点。以阿什河干流道外香坊段河道整治工程为例,运用HEC-RA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桥墩扩孔对河道流域的防洪影响。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2):236-237
生态环境部近日制订发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流域综合规划》(HJ1218-2021)(以下简称《规划环评导则流域综合规划》).为全面深入了解《规划环评导则流域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实施重点,记者采访了生态环境部环评司有关负责人,对《规划环评导则流域综合规划》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6.
陈永林 《中国电动车》2013,(11):146-149
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地理学理论基础,明确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几个关键问题,并找出了地理学与流域生态补偿的几个关联点。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8):194-194
<正>福建省今年将投资23.9亿元对闽江、九龙江和敖江三大流域水环境实施综合整治。今年三大流域水环境整治的目标是:闽江流域省控断面及交界断面水域功能区达标率争取达到95%以上,九龙江流域省控断面及交界断面水域功能区达标率90%以上,敖江流域省控断面及交界断面水域功能区达标率均达95%以上,交界断面水质浊度指标基本达标。今年福建投巨资整治三大流域水环境,将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养殖污染整治、工业污染整治、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方面,重点推进的整治项目达138个。  相似文献   

8.
新城区河道综合治理需从防洪排涝安全、水生态修复、水质保障、水资源利用及水景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海南岛澄迈美伦河治理为例,分析识别城市化新城区河道存在的问题及建设需要,综合运用河道拓浚、河滩生态保护、沿河截污等对策,同时注重与河岸绿化带景观设计协调融合,因地制宜地采用生态驳岸、水岸湿地、氮磷生态拦截、初期雨水调蓄处理等措施,满足防洪及水生态要求,恢复河流自净能力,构建美伦河生态廊道,打造"水量可调、水质可控、水清岸绿"的水岸公园,充分发挥河道的防洪、生态、供水及景观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极端暴雨频发与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城市防涝及流域防洪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SWMM模型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水文模拟软件,具有免费开源、应用场景广等优点,已成为海绵城市建设、城市防涝、流域防洪等方向的研究热点。先对SWMM及其衍生模型进行简单介绍,再从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对SWMM模型最新的的应用与研究方向进行综述,最后针对SWMM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95年国务院批复的南京市过江通道"五桥一隧"规划,建设中的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接线需在六合境内的主要防洪通道——滁河,建设滁河特大桥。该文首先对滁河流域和滁河特大桥处的水文地理与地质特性进行了介绍;依据《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和地方水利规划,结合流域防洪标准、水文特性,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法,对滁河特大桥建成后其对流域与河道防洪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大桥建设后桥身的雍水和建设前后河道水流场的计算分析与对比,得出滁河特大桥建成后对流域与滁河河道防洪能力影响较小,且滁河特大桥工程设计满足防洪要求的结论。最后,对大桥建设过程中应当对河道及河堤采取的相应防护工程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胡晗  高艳  万帆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7):133-135,157
流域综合治理是水环境治理的发展趋势.以武汉市巡司河为例,对其历史状况和治理过程进行回顾,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管理等方面分析巡司河流域水环境存在的现状问题,结合流域综合治理目标,提出了能力提升、控源截污、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并补充了流域厂、站、网、河一体化运维和考核机制,可为其他同类河道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的初步研究,针对流域生态补偿中受偿方式的选择展开探讨,分析了受偿与补偿的辩证关系。由民众对资金补偿、技术补偿、实物补偿等诸多补偿方式的选择,引导民众合理选择受偿方式,拓宽政府等的补偿渠道,以促进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确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环境治理技术在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以漳州排洪港河道为例,按流域治理理念,以防洪排涝功能为前提,以水质改善为核心,以截污治污、生态补水为保障,通过生态护岸建设、河道疏浚、生态海绵、河道景观和长效管理等工程措施,提高了排洪港河道的行洪能力,沿河道打造出水城交融的生态绿廊,提升了城市形象,满足了市民休闲、美观和生态的需求。本次漳州排洪港河道的成功治理为今后同类型的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永林 《中国电动车》2013,(10):128-131
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实施流域生态补偿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生态补偿的重要性,明确了几个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太浦河工程是太湖流域防洪除涝综合治理十项骨干工程之首 ,太浦河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两落两起 ,历经两次大水灾 ,充分体现出流域防洪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防洪工程的建设刻不容缓 ,防洪工程的减灾效益非常巨大。防洪工作必须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蓄泄兼施、综合治理 ,把兴利与除害、防汛与抗旱有机地结合起来。太浦河工程具有泄洪、供水等多项功能 ,它对上、下游和左右岸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何做好太浦河工程调度 ,最大限度发挥它的综合效益 ,减小它的不利影响尚需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南盘江流域2000-2013年径流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径流量的趋势分析表明,2000年以后,南盘江流域年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对南盘江流域总体来水分析,区间流域来水比重最大,达到了69%,南盘江主干流占18%,黄泥河流域占13%。  相似文献   

17.
水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当前,我国对水环境治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收效不理想,出现了边治理、边污染,环保投入"无底洞"现象。水环境治理技术路线出现偏差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必须对水生态进行全面检测、诊断,首先要从规范流域内的人类活动着手,调整流域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控制整个流域的污染物排放量,使其保持在水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为了切实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关于"工程范围的确定、工程规模的控制、工程目标的实现"的技术路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汉口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工程的定位研究和设计案例,探讨了位于城市主核心区的滨江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利用途径,以及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与休闲绿地营造相结合的新的模式,在满足城市防洪的前提下,为营造城市公共休闲绿地空间作了大胆的尝试。方案综合解决了城市防洪、生态保护、文化挖掘、绿地重建等问题,使汉口江滩成为生态江滩、活力江滩、文化江滩、炫彩江滩,满足了城市展示、市民需求的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武蕴斌  李亚萍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2):73-74,92,10,11
从具体分析防洪减灾风险内涵入手,来具体分析洪涝灾害的危险性,并以瓯江流域为例,分析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洪涝灾害的发生情况,进而从非工程建设方面提出几点有效的防洪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喇嘛溪沟流域水力侵蚀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侵蚀计算模型,结合喇嘛溪沟流域实际情况确定各侵蚀因子,定量计算出了该流域年平均土壤流失量,并对水土流失程度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