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对地下市政管线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往的地下市政管线敷设方式灵活性、安全可靠性、优越性等都受到了严峻挑战,地下市政管线的综合管沟是解决地下市政管线问题的发展方向。该文结合国内外综合管沟建设的实例,探讨了综合管沟的结构形式、设计内容和原则、优越性和技术经济性等,并展望了国内综合管沟建设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该文结合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综合管沟工程,阐述了综合管沟的优点、设计原则、设计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青岛高新区综合管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管沟(共同沟)是国内逐步推广的市政基础设施形式,结合青岛高新区综合管沟的设计,介绍了综合管沟断面、总体设计、附属设施、结构设计及运行管理系统的方案,并探讨了设计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谈城市综合管沟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综合管沟工程,主要阐述了综合管沟的优缺点、设计原则、设计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该文阐述了综合管沟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优化城市环境、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庆阳市位于黄土高原的西端,属黄河中游内陆地区,修建综合管沟工程可以改善沿线现有环境状况,形成庆阳市南区重要的地下城市基础设施,从而带动新城区其他基础设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结合广州中新知识城综合管沟的建设实践,介绍了KS1路综合管沟消防设计方案,并分析了其不采用自动灭火系统(如水喷雾、气体灭火等)的主要考虑因素,为后续综合管沟消防系统的设计及综合管沟消防技术规范的制(修)订提供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综合管廊的概述、发展应用及优越性,阐明了综合管廊是21世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市政管线集约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推动作用。结合深圳市光明新区华夏路综合管廊和景德镇市陶瓷文化创意新区综合管廊的设计与建设实例,总结了综合管廊设计的重点、难点,分析综合管廊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周建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193-195,203,17,18
广州亚运城市政道路建设了8.7 km综合管沟。该文结合其设计特点,详细介绍了亚运城综合管沟纳入管线、断面选择、平面布局、节点设计,以及附属的消防、通风和监控系统等方面的设计经验,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扩容越来越普遍,在改扩建道路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要求将市政管线收集起来,统一纳入综合管沟方便管理。该文介绍了在尽量不破坏原有地下管线的情况下大尺度埋深综合管沟的设计实例,为改建道路的同时进行综合管沟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综合管沟的建设情况,从进入管沟的管线、建设管理模式、应用趋势等方面总结出其特点,并提出目前建设综合管沟必须要解决的的问题。文章还根据武汉市及武汉CBD的特点,结合武汉CBD综合管沟建设的进展情况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下方带状地下空间是轨道交通、地下道路、综合管廊及地下物流等市政设施的主要敷设载体。为了提高此类带状地下空间的高效、集约化利用,以国内某新区的开发建设为例,将地下道路、综合管廊、地下物流等设施进行集约化共建方案研究,并通过对共构体的横断面、平面接口、纵断面及关键节点进行详细设计,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地下市政设施的共建技术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如何解决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速度、质量、效益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地下空间结构采用预制拼装技术是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节省造价的有效方法。在论述地下预制拼装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介绍盾构圆形隧道预制拼装式衬砌结构、明挖法公路和铁路隧道拼装结构、明挖地铁车站预制拼装结构、明挖综合管沟预制拼装结构和微型地下智能停车库预制拼装结构等几种主要地下预制拼装结构,以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熊朝辉  周兵  何丛 《隧道建设》2019,39(9):1471-1479
武汉光谷广场交通综合体位于光谷广场正下方,是集轨道交通、市政公路隧道、慢行系统、商业开发于一体的超大型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综合体5条线路交汇、空间关系复杂、消防疏散要求高,工程设计难度极大。针对项目难点,在吸取国内外大型地下交通枢纽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规避工程风险,并采用多项创新手段及方法对光谷广场交通综合体进行规划设计,特别是在空间组织、消防排烟、大型地下空间环境的营造和尝试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4.
修建地下综合管廊是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伴随新建道路的开发在不断拓展.当管廊布设线位与大型江河、重要道路、轨道交通相交时,地下穿越形式大幅增加了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对管廊结构自身及穿越目标的安全都形成了一定威胁.现通过实际工程,提供了利用同期建设的桥梁结构实现跨越的管廊设计形式,打破了地下管廊的固有约束,为后期管廊穿越设计提供了比选思路.针对桥上管廊的管线类型、布设方式、承载吊架的计算分析和安装条件提出了技术建议,并对地上地下连接段及安装检修人员通道的设计形式提供了工程样例.  相似文献   

15.
装配式建筑所受的期望越来越高,装配式轨道交通车站和综合管廊已经取得较大发展,但装配式市政隧道的设计及施工发展却严重滞后,主要原因是装配式隧道预制件吊装重量大、远程运输净高受限、非标构件多、模板成本高等。因此,如何实现结构的轻量化、标准化犹为突出及紧迫。现以开创大道与萝岗新城外环路交叉口立交工程为例,分析了装配式隧道结构形式的选择、结构的模板分解方式、地下结构预应力的设计及应用及隧道平纵曲线段的调节方式和预制模板的统一,并应用了新材料、新产品和新工艺。案例工程采用肋板式结构及湿拼法的拼接方式使得预制构件尽可能轻量化、标准化,成功实现隧道全预制拼装市政隧道与现浇隧道工程造价相当,为装配式市政隧道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郭永发 《路基工程》2013,(3):117-121
随着城市的扩大,市政道路的快速发展使新建道路越来越多的临近或穿越既有地下建(构)筑物。依托某市政道路与相邻铁路隧道工程,采用Midas GTS软件计算分析路堑开挖过程中隧道受力变化及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地层结构法能反映出地层岩性对偏压隧道内力的影响,地层弹性模量E与隧道外侧拱肩弯矩M曲线为幂函数型。路堑边坡坡脚与隧道中线距离d影响隧道衬砌内力,d-M曲线存在的拐点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规划市政桥梁与地铁线路(车站)空间叠加利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因此市政桥梁与地铁线路(车站)合建的设计研究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某市政跨河桥梁与地铁地下车站合建实际工程设计案例,对该类合建结构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总体设计及细部设计进行探讨研究,结合该合建结构成功的建设运营情况,总结出市政跨河桥梁与地铁地下车站合建结构的设计经验,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设计思路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某钻爆法市政隧道项目穿越既有输水隧洞为例,阐述了市政隧道实施方案中关于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的应对措施。市政隧道采用全包防水+CD法分部开挖,可有效减少隧道施工期及运营期对输水隧洞的变形影响,通过三维数值模拟,输水隧洞在隧道施工期最大隆起量为3.57 mm,在隧道运营期基本无变形;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洞室内坚硬岩体采用“水磨钻取芯+静态破碎”的施工方式,避免了爆破振动对输水隧洞结构的损伤;除加强隧道施工期的监控量测外,在隧道内布设了健康监测点,为隧道及输水隧洞的健康状态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市政下穿隧道与地铁车站合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至盛  杨凤梅 《隧道建设》2015,35(12):1301-1305
按照规划,成都市一环路某下穿隧道与地铁车站位于同一路由。简要介绍下穿隧道的地理位置、主要技术标准,以及隧道的平面、纵横断面、结构类型等。重点介绍下穿隧道与地铁车站的位置关系、结构处理方式、设计施工要点等。为了解决2个工程分期建设造成工程浪费、施工风险大和多次影响道路交通,以及先期工程未给后续工程预留施工条件,导致后续工程无法实施等问题,经过方案比选,采用了隧道和车站空间"上下重叠",隧道底板与车站顶板"共板",隧道侧墙与车站侧墙"上下对齐",2个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的合建方法,得出隧道与车站合建的设计施工方法是可行的,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