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姜云霞  赵志蒙 《公路》2003,(11):12-16
对于先简支后连续法施工的连续梁板桥,设计了逐次接长连续梁板逐次拆除临时支座的多次体系转换法,与全梁接长到总长后一次拆除临时支座的一次体系转换法比较,两种体系转换法分别使连续梁产生的超静定内力值很接近,说明多次体系转换法是安全的,而且多次体系转换法可使施工过程中边墩的侧向挠曲及弯矩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
沪通长江大桥跨南岸大堤上部结构为3孔112m简支钢桁梁。针对3孔112m简支钢桁梁架设,经综合比选,采用"散拼架设,先连续后简支"施工方案。在33号墩两侧设墩旁托架,利用钢桁梁自身的刚度双悬臂对称架设,减小了钢桁梁的悬臂长度,能够有效控制大悬臂工况下钢桁梁的应力及变形,再通过临时连接悬臂施工最后一孔。钢桁梁散拼架设完成后起落千斤顶分段安装公路桥面板、铁路槽形梁,拆除跨间临时连接,由施工的连续梁状态变为成桥的简支梁结构。施工过程中,在墩顶或托架顶设抗风措施;为确保悬臂钢梁顺利上墩,墩顶布置千斤顶和抄垫钢垫块,待钢梁上墩后千斤顶起顶再安装支座;相邻跨间设临时连接形成连续结构,确保了悬拼期间钢桁梁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京张高铁土木特大桥采用(60+10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既有大秦铁路,该桥24号、25号墩墩顶98m范围内梁体采用墩顶水平转体施工。沿平行于大秦铁路线方向,施工24号、25号墩顶转体部分梁体,在墩帽、0号块施工时安装转体系统;在标准梁段施工后拆除施工临时结构,安装牵引系统;进行梁体试转后在"要点"时间内进行正式转体,将梁体转动至设计平面位置;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边跨合龙段,边跨合龙后进行球铰体系转换、安装永久支座,将梁体变成简支单悬臂结构;最后施工中跨合龙段,完成连续梁施工。  相似文献   

4.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临时支座的合理拆除顺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时支座的拆除是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以一原型桥引桥为工程背景,采用虚拟层合有限单元法(VLEM)分析临时支座各种可能拆除顺序下结构体系的应力及挠度变化,以结构体系的力学特性变化最小为目标,得出该类结构体系临时支座合理拆除顺序,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立简支变连续双支座组合箱梁桥空间模型,分析支座受力,判定其支座在施工和使用阶段均不脱空。  相似文献   

6.
充分考虑水文条件等特点,为克服大型起重船舶无法进驻的困难,嘉绍跨江大桥北岸水中区引桥连续刚构箱梁采用短线法预制、梁上运梁、架桥机悬拼架设的施工方法。架桥机以墩旁托架为前支腿支撑点,利用架桥机起重天车安装墩顶0号块、22号块。0号块在墩顶完成二次现浇,实现墩梁固结;22号块安装在墩顶支座上。前、后中支腿分别支承在墩顶块上,为主要受力点,2台起重天车对称拼装T构箱梁,架桥机整体悬吊边跨10片节段箱梁完成合龙,通过体内和体外预应力索的共同作用完成箱梁由简支到连续的体系转换。  相似文献   

7.
2次负弯矩预应力筋的张拉和临时支座的拆除是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桥梁施工的关键工序,不同的施工顺序会对结构内力产生不同影响。以4跨50 m T梁工程为例,对2次负弯矩预应力筋张拉和临时支座拆除的不同施工程序进行计算分析。分析表明:梁端湿接缝的预应力张拉顺序和临时支座的拆除顺序都会对结构内力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简支转连续结构施工过程中,体系转换是核心环节,通过将临时支座拆除转变成永久支座,实现体系由简支结构转换成连续结构。目前对支座纵向拆除顺序研究较多,而对支座的横向拆除顺序研究较少。文中结合某简支转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实例,考虑临时支座对称拆除、依次拆除和间隔拆除3种横向拆除顺序,并比较在3种工序下桥梁主梁结构应力分布规律和挠度特点,同时分析了支座脱空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最终选取对称拆除为临时支座横向拆除的合理顺序。  相似文献   

9.
为解释客家大桥在体系转换施工过程中结构悬臂端向下的挠度出现先增大后减小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桥梁结构模型用于计算,并利用因素分析法和叠加原理等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发现:连续梁桥在边跨合龙后,拆除悬臂使用临时支承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因先拆除的部分临时支承结构优先退出体系,不再参与受力;结构支座支反力重新分配,永久支座与另一半未拆除的临时支座受力大小发生改变;体系转换过程中的结构墩梁连接处实际支点的位置发生变化、永久支座开始受力后产生弹性压缩变形以及边跨和龙段区域内预应力作用产生的上拱效应等因素使得结构悬臂端的挠度发生变化,其单独作用的效果各不相同,而支点位置移动造成的悬臂长度先增大后减小是出现上述工程现象的根本原因。通过一组对比模型计算得出的理论数据,绘制了相应的曲线图。通过观察曲线图的变化趋势,总结出临时支墩与永久支座的距离对悬臂端挠度以及支座反力影响的规律,同时拟合出相关的数学函数。通过上述分析过程,总结研究成果,得出结论,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提出对同类桥梁施工中选用临时支座方式、计算桥梁施工预拱度以及桥梁施工监控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阳  林国辉 《公路》2006,(9):142-149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引桥滩涂区50 m预制箱梁采用梁上运梁,梁上架梁施工技术,在全球首次实现了1 430 t重的大型箱梁的梁上架设,给先简支后连续的桥梁体系转换施工带来了施工技术上的新挑战。研究高强、安全、构造简单、安装及拆卸方便的临时支座是保证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桥梁体系转换施工的关键。主要介绍了能承压1 000 t的临时支座的设计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七都大桥北汊桥主桥为五跨连续半漂浮体系叠合梁斜拉桥。为解决三向千斤顶调整墩顶梁段时操作空间受限及支架局部受力不能满足顶梁要求、辅助墩合龙前悬臂梁段起吊角度过大的问题,文中对原方案进行了优化,采用调整索力与线形,改变合龙段梁长,桥面吊机起吊墩顶梁段匹配的方式进行施工控制。结果表明,施工控制过程中结构的塔偏、应力、线形、索力在允许范围内变化,现场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优化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简支梁、连续梁及简支转连续梁桥受力特点和单支座、弹性双支座及刚性双支座简支转连续梁的静力学和动力学特点。利用弹簧单元来模拟双支座简支转连续梁桥的计算,并通过工程实例实测数据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证明弹性双支座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独柱墩连续梁桥的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诸永高速金华台州段工程为例,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程序,构建了23座独柱墩连续箱梁桥的仿真模型,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影响弯梁桥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曲率半径、桥梁长度、联端支座间距、独柱墩支座预设偏心等。结果表明:桥梁曲率半径对支座负反力影响很大,当曲率半径小于200 m,桥梁长度大于100 m时较易发生支座脱空现象;增大联端支座间距,合理设置支座偏心距,可减小支座出现脱空的可能性,提高桥梁的抗倾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简支T形梁转连续刚构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粤赣高速公路老庄田大桥采用40mT梁先简支后墩梁固接形成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介绍了该桥型的设计方案、桥型特点、构造处理、结构分析及计算等。从工程项目最终的实施情况看,该桥型确实是山区高墩桥的理想桥型。  相似文献   

15.
橡胶支座设置对下部结构受力的影响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联连续梁中,全部桥墩均设普通板式橡胶支座,并采用不同厚度,人为地控制各墩顶水平力,使各墩受力趋于均匀,从而可大幅度降低下部构造造价。本文还提供了实桥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伦洲大桥主桥为100 m+2×170 m+100 m空腹式连续梁—刚构组合体系.主梁采用单箱双室截面,主梁上、下弦汇合段采用柔性中板方案;下弦设置顶板束,梁段根部下弦设置腹板下弯束,顶板悬臂浇筑束两两错开布置;上、下弦汇合前施加顶推力并设置临时固结;主墩为实体墩,中主墩固结,边主墩释放,边主墩横向设3排支座,墩顶设临时固结块.0号块、边跨现浇段及合龙段采用支架现浇,其他节段采用挂篮悬臂浇筑.分别采用MIDAS Civil 2010、ANSYS 10.0软件进行主桥总体及局部应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伦洲大桥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震区高墩桥梁支座合理选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军  蒋劲松 《公路》2007,(11):27-31
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西部地震区高墩桥梁支座的合理选型进行了研究。比较研究的支座型式包含盆式橡胶支座、四氟滑板支座、板式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别采用了0.15 g和0.20 g。非线性时程分析中考虑了支座的力-位移关系,以及桥墩潜在塑性铰的动力反应。研究结果指出,从抗震角度来看,西部地震区高墩桥梁支座的选型原则是尽量提高结构的刚度,减小梁体位移和墩顶位移。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支座摩阻效应对柔性墩台纵向水平力的影响,基于墩顶抗推刚度集成法,提出了考虑支座摩阻效应墩顶纵向水平分配力的二次分配理论框架。基于某一简支梁桥采用本文理论方法进行摩阻系数为0,0.02,0.03,0.04,0.05,0.06下的墩顶水平力分析,并获取最优摩阻系数取值。结果表明:墩顶纵向水平力的分配与支座摩阻系数有关,不考虑支座摩阻力会使得墩顶水平力离散性较大,各墩顶水平力差异化明显。在计算汽车制动力对墩顶纵向水平分力影响时,支座的摩阻效应不可忽略。通过对某一实际简支梁桥计算分析,采用摩阻系数为0.03的支座可使得墩顶在纵向水平力分配更为合理。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桥梁结构的支座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桥梁工程的高速发展,桥梁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更多的高墩桥梁被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以某实际工程中的高墩桥梁为例,提出了基于拉索减震支座的抗震设计策略,对比研究了常规体系、采用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设计方案,分析了不同方案在E2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桥梁结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高墩桥梁中采用拉索减震支座、摩擦摆支座都能有效地降低结构地震内力响应。摩擦摆支座与常规体系都可能导致较大的墩梁相对位移;拉索减震支座可有效控制墩梁相对位移,有利于防止落梁灾害的发生,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抗震设防策略。研究内容可为高墩桥梁抗震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桥塔墩顶4个节间钢梁架设方案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邓永锋 《桥梁建设》2012,42(2):7-12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钢梁总体架设采用散拼架设方案.为解决浮吊资源问题,结合钢梁总体架设方案,通过架梁吊机和临时支架的安装及架梁吊机在此站位情况下实现墩顶节间钢梁架设的可行性研究,确定该桥塔墩顶4个节间钢梁架设方案为:先利用浮吊趁高水位时在墩旁托架上安装1个临时支架,然后在此临时支架上安装1台WD70C型架梁吊机,利用该架梁吊机完成墩顶4节间钢梁的架设工作.目前,利用该方案已完成第1个节间的钢梁架设,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