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减少因土地硬化造成的城市雨水排水能力不足问题,促进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海绵城市”理念逐步应用在城市建设各行业中,而北方城市受气候因素影响,其海绵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特殊性.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运输载体,是连接各区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北方地区海绵道路建设特殊性,提出了北方地区海绵道路设计影响因素,总结了北方地区海绵道路设计要点,最终以呼和浩特市东站南路为例,介绍了北方地区海绵道路设计内容,以期为北方地区海绵道路设计和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市政道路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道路建设不仅有利于人类的居住,而且极大地减轻了排洪压力,尤其是近些年来城市暴雨频发。"海绵城市"道路设计通过低影响设施和技术来调控城市雨水径流,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减轻道路排洪压力。在阐述"海绵城市"道路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市政道路的实际情况,浅析了"海绵城市"在我国市政道路设计上的应用,旨在促进我国市政道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国道、省道等公路穿越城镇时,在保证其交通功能的同时,要尽量减少其对城市格局、历史、文化和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其道路工程指标符合城市生活的需求,因此在德国出现了Ortsdurchfahrt(地方快速过境道路)这种道路概念。系统介绍这种道路设计理念。在这种道路设计理念中引入"人文道路"理念,从道路附属设施到道路设计指标本身,全方位地顾及各种交通参与者以及城市规划需求,从而提高公路在城镇段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4.
初期路面径流的收集与处理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韩志强  许志鸿 《公路》2004,(10):33-37
在分析国内外现有路面径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城市排水体制及公路的常规排水方式,指出应在道路设计阶段考虑对道路路面径流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并提出了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建设性方法。对初期路面径流进行收集与处理将有利于道路工程和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汽车在雨天行驶时,落到侧窗表面的雨水会影响驾驶员的侧向视野和后视野,从而危及行车安全,故侧窗雨水管理对于整车安全非常重要。但迄今为止对于侧窗雨水管理问题尚未有一个统一而有效的评价方法。为此,本文中应用液膜模型和拉格朗日粒子模型对某款SUV进行了雨水仿真,基于人机工程学和粒子束轨迹技术提出了侧窗雨水管理的评价方法,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采用城市快速路交织区的交通流特性指导、优化道路设计,基于城市快速路交织路段内驾驶员的换道行为及车辆换道数据,分析该路段内的车辆换道轨迹及持续时间等信息。建立基本的车辆换道规则,发掘预告标志设置对交织路段交通流特性的影响,并在AnyLogic中建立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预告标志设置对交织区车辆换道特征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景区道路设计规范化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地出现;在景区道路设计研究中,敢于应用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总结经验,充实完善景区道路设计方法。对环湖路景区道路设计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半刚性路面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裂缝严重、车辙破坏、抗水害能力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提出采用柔化半刚性基层的方法,合理地降低基层的模量,从沥青混合料材料本身的抗剪切性能出发,进行其抗剪切性能设计,为道路设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碧阳二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位于毕节市中心城区和金海湖新区之间,是实现毕节市"一城三区"同城化发展的关键工程。介绍了碧阳二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的总体设计、道路设计及关键节点方案设计等,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等级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入路面结构内部的雨水,是造成并加速沥青路面结构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该文综合考虑了设计、施工和养护等诸方面因素,提出了高等级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一系列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响应海绵城市建设号召,改善城市水环境,新建城市道路的绿道和人行道推荐采用透水铺装设计。透水性铺装能使雨水直接渗入地下,起到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透水铺装采用最多的是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的质量是透水路面建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排水路缘石在透水性路面铺装边缘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行道排水沥青路面和透水性人行道铺装在城市道路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边缘排水系统是透水性路面铺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泥混凝土排水路缘石,作为边缘排水系统能够同时收集车行道和人行道透水性路面铺装中的雨水,适用于车行道和人行道均采用透水性路面铺装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海绵城市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主要解决城市径流雨水“质”和“量”的问题。芜湖市作为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在城市建设项目中均要求落实海绵城市理念。以芜湖市3条不同类型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条件,从雨水径流污染及径流总量控制两方面着手,通过道路横断面坡向优化,并提出环保雨水口、透水铺装、盖板排水沟、生态树池(带)及生物滞留设施等渗透、滞蓄和净化雨水的技术优化措施,实现道路年径流污染控制率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目标,能有效减少雨水径流污染问题以及缓解城市排水压力,可为相关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下结构抗震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抗震设防目标一般为"中震不坏、大震可修",高于地上结构.规范中"大震可修"的性能指标以层间位移角表示,但层间位移角限值的确定依据并不明确.以地下结构"可修"状态的这一抗震性能指标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比国内外常用抗震设计规范中"可修"状态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分析不同规范性能指标存在差异的原因;然后,通过统计国内外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拟静力试验的结果,评估我国抗震规范"可修"状态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合理性;最后,以地铁车站和地上框架结构为例,通过推覆分析对比研究地下与地上结构的损伤破坏规律,比较地下结构"可修"层间位移角限值与地上结构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工湿地因环境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近年来在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湿地系统最为核心的要素。基于国内外人工湿地植物的研究和应用情况,阐述了植物在尾水人工湿地中的应用情况、影响植物净化能力的因素,以及湿地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并对尾水人工湿地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展望。在参考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湿地植物选择的原则方法、影响因素及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设计理念,旨在汛期控制并存蓄部分地表径流,随后将其加以利用.因此,它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充分为城市环境吸收或提供水资源.海绵城市理念的实施,既可以满足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效益需求,又能给城市建设带来更好的景观效果.以海南省某半地下污水处理厂为例,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对厂区雨污水系统进...  相似文献   

17.
城市路面硬化程度越高,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就越大。修建生态型渗水路面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渗水路面结构由渗水路面砖和透水基层结构组成。适用于城市人行道、居住区内部道路、城市广场路面及小型车停车场等。该文介绍了生态型渗水路面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兴富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11):115-117,128
城市低等级道路宽度窄,且用地条件受限,可以选择的海绵设施较少。结合广州市的设计案例,对城市低等级道路中海绵设施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透水铺装、微型下沉式绿地、线性排水沟、生态树池等几种能够应用于城市低等级道路的海绵设施。  相似文献   

19.
随现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的提速,城市道路和建设范围内硬化面积逐年增加,导致城市透水面缩减,易在多雨季节引发城市内涝等灾害,给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问题。为降低城市内涝等问题的发生,在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出对应的设计方法指导工程应用。首先明确了海绵型城市道路的设计目标;分析了各项LID措施在功能、控制目标、经济性、对周边地块的影响和景观效果等方面的特征;阐述了红线宽度在12~15 m、20~28 m、34~40 m、40 m以上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