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结合准池铁路朔州隧道浅埋风积砂质黄土隧道免刷坡进洞施工实例,在施工场地狭窄、进洞刷边仰坡或拉槽土方量偏大、进洞困难时,采用护拱和钢管混凝土挡墙加固偏压侧地基,偏压侧下导及中导钢拱架预埋在混凝土挡墙中,连接上导形成早进洞开挖施工作业,并抵抗偏压。隧道洞门进洞施工中达到不破坏原山坡土体,施工过程保护植被,环保,减少刷坡喷锚支换圬工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郭嘉陵  李财 《铁道建筑》2004,(10):32-34
进洞、出洞是山岭隧道施工工况最复杂、质量及安全隐患最多的地段。合理选择进洞方案 ,借助一些辅助施工措施 ,不伤坡进洞 ,能有效地避免刷坡、拉槽引发的山体边仰坡失稳 ,大大降低洞口防护工程费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隧道施工倡导"零刷坡"进洞理念,洞口仰坡尽量避免大挖大刷,在减少施工工作量和难度的同时,较好地保护环境。用库仑理论对洞口受力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进洞采用大管棚还是小导管。洞口地段的施作关键点在于限制初期支护的变形,同时应控制掌子面、仰拱、二衬间的安全步距,及早封闭成环,仰拱和衬砌紧跟。  相似文献   

4.
结合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背阴坡隧道偏压进洞施工,介绍了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半明半暗进洞施工特点、施工顺序以及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与传统先反压回填再进洞施工方法比较,半明半暗预支护施工工艺具有安全、稳定、快速进洞施工的优点,对类似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述隧道工程概况、隧道进洞方案编制思路、组织保障和完善管理制度。从做好施工准备及组织策划,为实现安全进洞打下坚实基础;进洞前制定完整的进洞方案是实现安全进洞的可靠保障;严格按设计及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以过硬质量确保安全;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实现隧道进洞安全管理目标方面,总结隧道进洞施工及技术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6.
隧道浅埋偏压段地表回填注浆及开挖支护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六潜高速公路LY-06标工程磨子潭1号隧道六安端进口段严重浅埋偏压地段技术处理措施为例,具体介绍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遇到浅埋、偏压、软弱围岩的情况下,如何改进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行地表处理,开挖支护,选择何种进洞方案等一系列施工技术。为此,通过砌筑挡墙、地表回填注浆待软弱围岩与山体固结稳定成型后,开挖支护采用“亲嘴”方案,可减少或避免因大刷大挖大范围回填对山体及植被造成的破坏;同时,更有效地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隧道洞口段处在偏压较严重地带时 ,施工难度相当大 ,渝怀铁路桓垭坝隧道采用地表加固 ,重新配载进洞。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和钢格栅网喷联合支护 ,确保了隧道安全进洞 ,顺利通过偏压段  相似文献   

8.
山岭隧道因地形地貌条件限制,洞口往往不可避免处于半明半暗、偏压等不利地形中,给隧道洞口施工带来很大安全风险和技术难题。传统施工方法采用大开挖刷坡及加强洞口支护设计,不仅使洞口上方围岩受扰动程度大,还额外增加很大的工程量及成本。本工程通过优化设计,采用一种浅埋偏压地形中非对称式护拱进洞开挖方法,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不对称护拱基础、施工护拱、暗洞开挖、洞口衬砌施作、洞顶反压回填。非对称式护拱减少了对隧道洞口的开挖,洞口无需进行大量边坡防护,大大节省施工工期及成本。半明半暗盖挖进洞施工方法适用于公路与铁路山岭隧道进出口、浅埋段及偏压部位的隧道洞口施工。  相似文献   

9.
通过馒头山隧道出口36 m明洞边坡开挖和支护实践,边坡稳定性得到保证,隧道能够安全顺利进洞,进一步归纳总结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在隧道高边坡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地铁区间隧道施工中,经常会有从明挖基坑中直接进行矿山法隧道进洞的情况,为保证明挖基坑的稳定和矿山法隧道进洞段施工的安全,需要从设计和施工组织上采取必要的措施,本文以广州地铁三号线五山站~华师站区间工程的成功实施为例,介绍了基坑中矿山法隧道进洞的设计与施工要点,其相关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 为保证矿山法隧道进洞施工的安全,需要对隧道洞门段地层进行必要的超前加固,并加强隧道初期支护;(2)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穿插进行矿山法进洞施工的部分工序,合理组织工序衔接,可以减少重复工作,加快隧道进洞,既保证明挖基坑的稳定,又使矿山法隧道安全进洞.  相似文献   

11.
以华东地区某盾构接收工程为例,针对盾构到达洞门帘布时橡胶与盾壳之间无法完全密封引起的洞门漏浆现象,基于三道洞门密封技术以及自制浆液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技术对洞门密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三道洞门密封施工以及自制浆液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技术,使洞门内与外界完全封闭,封堵洞门效果相比于传统施工工艺大幅提高,该技术能使盾构机安全快速地推出外置洞门,迅速高效地完成洞门封堵,大大降低了进洞时常见的洞门涌水涌砂、塌方现象,达到了盾构到达洞门密封接收的预期效果,该技术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的盾构到达接收,尤其在高富水地层应用中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浅析隧道洞口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简要介绍隧道洞口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技术,隧道坍塌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总结隧道洞口不良地质段施工的一些体会。研究方法:通过对洞口不良地质段地质条件的分析,提出不同的施工方法并简要介绍其施工技术特点,同时对隧道坍塌的危害及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研究结果:在隧道洞口施工方案制定时,应充分考虑现场地质条件,施工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可能突发的情况做好必要的准备,并在施工中采取相应的措施。研究结论:山区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合适有效的施工技术及施工方法,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及运营。  相似文献   

13.
山西西北部是我国湿陷性黄土代表区域之一。本文选取在建的山西中南部铁路大通道ZNTJ-1标10个代表性的湿陷性黄土隧道洞口,对其设计和施工进行分析,论述了湿陷性黄土隧道洞口段易滑塌的原因,提出了建设过程中三个主要阶段的相应防治措施,最后强调应用科学态度认知洞口段易滑塌的原因和采用措施。可为类似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铁路黄土隧道洞口在施工过程中受地质条件、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因素影响,易发生山体滑坡。本文以一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洞口山体滑坡为实例,从地形地貌、滑坡形态、施工影响、过程管理等方面对滑坡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滑坡产生的原因,总结关于黄土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分析经验与管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高原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 ,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均极为特殊 ,隧道的施工难度极大。从洞口段、洞身、厚层地下冰施工以及施工保温、供氧、机械设备配备等方面介绍隧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四川省石棉县境内的铁寨子1#隧道工程实例,介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方案的选择及施工流程,对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康王路下穿流花湖隧道工程复杂建设条件下控制因素分析,提出合理的总体设计方案,旨在探求在复杂建设条件下城市大型隧道工程科学合理的工程全局构思理念。城市道路隧道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课题,与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社会人文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它需要设计者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对涉及方案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进行逐步分析,理清主次,结合路网规划、隧道埋深、洞口位置及洞外接线、工期等综合考虑,进行多方案比较,从而合理得出最有利的道路方案和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工程实例,介绍临近既有线隧道的新隧道工程概况,并以新隧道距离既有隧道较近的进口100m范围为例,详细说明其采取的施工方法、钻爆设计参数、进尺要求、对既有线的防护措施及监测分析;同时,对100m范围内的施工所增加的工程量、相关费用、成本指标与一般隧道施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9.
复杂地形、地质情况下大跨度隧道洞口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大跨度隧道洞口地段地形地质情况复杂,对隧道施工和结构影响较大,结合渝怀线大板溪隧道洞口特殊地段的处理,对复杂地形、地质情况下大跨度洞口段设计进行小结。研究方法:针对本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采用工程类比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确定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并对结构进行检算和分析。研究结果:针对大板溪隧道洞口段特殊的地形、地质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论:大跨度隧道洞口段,对顺层偏压地段,可于靠山侧适当范围设置预加固桩,消除山体滑移对线路和结构物的危害;对地形十分陡峻,且衬砌基础存在软弱围岩地段,为减少开挖对山体的扰动,于靠山侧设置锚杆挡墙减少刷方高度,采取反压混凝土及配合超前大管棚的施工方法,解决了进洞难的问题;同时设置两侧边墙不等厚的衬砌结构形式,软弱围岩基础设置桩基托梁,将衬砌外侧基础置于桩基托梁上,解决了衬砌结构设计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JQX900型下导梁式过隧道型架桥机主要用于200~350km铁路客运专线20m、24m、32m双线整孔预应力箱形混凝土梁的架设。在石太客运专线Z9标段,该架桥机经32—24m变跨作业,通过运梁车驮运实现桥间短途运输,并在穿越双线隧道后,于隧道口成功架设了3×24m双线整孔箱梁。此文从JQX900型架桥机隧道口架梁的施工工序入手,针对各单项工序进行了成本分析,以期为同类工程积累施工造价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