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天津轻轨胡家园车辆段地基处理工程,介绍了所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夯扩桩设计情况及其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夯扩桩冬期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2.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低应变检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构造、受力特点及地基加固原理。依据某工程实例,综合分析了复合载体夯扩桩低应变反射曲线特点,提出桩体质量的低应变检测及评价应包括上部直杆体、上部直杆体和夯扩体的接触密实性以及夯实干硬性混凝土的施工质量3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介绍武汉某码头候船楼夯扩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情况。该候船楼处地质相当复杂,工期又短,要在24天完成整个楼的基础工程,为此选择了夯扩桩基础,由于方案合理,使得333根桩按时优质完成了。  相似文献   

4.
对夯扩桩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单桩承载力、地基土的性质及桩长三方面分析了夯扩桩的适用范围。结合工程实例指出了规范扩大头直径理论计算值与实际的偏差,从理论上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扩大头计算的改进意见。对确定夯扩桩单桩承载力容易忽略的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从经济角度将夯扩桩与沉管灌注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夯扩挤密碎石桩在沿海高速公路砂土液化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唐山沿海高速公路为例,介绍了在砂土液化地基中,采用夯扩挤密碎石桩消除砂土液化的施工原理及具体的施工方法,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实践证明,夯扩挤密碎石桩对砂土液化地基加固有效。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夯扩载体CFG桩复合地基应用日益广泛,但其理论研究还较少。本文结合某夯扩载体CFG桩复合地基工程实践,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及FLAC计算软件,研究不同荷载、单桩承载力、褥垫层厚度、桩长、桩间距对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该新型复合地基对各种参数的敏感性,并得知:夯扩载体CFG桩负摩阻力作用范围比普通CFG桩长,中性点降低,或无中性点。夯扩载体CFG桩桩体作用明显,褥垫层的厚度在普通CFG桩的基础上应该适当增大。  相似文献   

7.
俞峰 《铁道建筑》2001,(4):24-25
钻孔灌注扩底桩集钻孔灌注桩及夯扩桩的优点于一身,特别适用于环境振动受严格限,制的基础工程,文章结合实例探讨该桩型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琳娜 《西铁科技》2003,(4):53-53,55
渣土桩又称“孔内深层夯扩挤密桩”,是一种新型地基处理方法,主要适用于湿陷性黄土、杂填土、软弱土及液化土的地基处理,可用于多层建筑物或构筑物。本文结合新丰站调楼施工实例,介绍了利用渣土桩进行地基处理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9.
结合达成铁路、成都铁路北环线病害路基的整治,对混凝土夯扩桩、混凝土夯扩桩与土工格室联合作用两种加固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和长期变形观测.分析和测量数据表明,这两种加固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基床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旧城改造中,将需要耗资外运的建筑垃圾,用于地基加固中,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主意。文章介绍利用建筑垃圾与三七灰土作为夯扩桩身填料,经过夯实加固地基的做法,并与其他在进行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1.
复合载体夯扩桩地基处理技术在桥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填方桥头地基处理是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一项关键工作。国道主干线北京绕城公路(六环路)西沙屯至寨口段工程温阳路互通式立交桥桥头地基处理中,应用了复合载体夯扩桩地基处理技术。通过对处理后的地基检测,验证了复合载体夯扩桩地基承载力及沉降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阐述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工作机理、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设计桩长的选择、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取值、沉降计算深度起始位置的确定、桩身质量、夯填材料、土体含水量的影响、施工顺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管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预应力管桩技术不断成熟,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软土地基地区,呈现出取代沉管灌注桩、夯扩桩的趋势。通过一项工程实例,介绍了预应力管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宁市环城快环道K3 150~K3 490段部分路堤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变形,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夯扩CFG桩加固方案,并重点介绍了地基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胡金山 《铁道建筑》2023,(6):127-131
以铁路站房区湿陷性黄土地基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泥土夯扩挤密桩进行预加固,结合处理前后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结果,研究桩长、桩间距对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效果的影响,揭示了处理前后加固深度内桩间土层水平应力和超固结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间距显著影响桩间土挤密效果,桩长的影响较小,当桩间距从1.2 m减小为1.0 m时桩周塑性区挤密效果显著增强,采用水泥土夯扩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建议桩间距不大于1.0 m;锥尖阻力、侧壁阻力、水平应力比和超固结比随深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埋深0~12 m范围内水平应力比在2~4变化,超固结比OCR在4~12变化,说明水泥土夯扩挤密桩显著增大了土层水平应力和强度,但深度大于12 m时水泥土夯扩挤密桩的处理效果减弱。研究结果从土层水平应力角度揭示了水泥土夯扩挤密桩的加固机理,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水泥土夯扩挤密桩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夯扩素土挤密桩对改善黄土湿陷性的效果,分析了夯击能对桩周土挤密效果的影响.根据桩周土的挤密系数、孔隙比沿桩体径向的分布规律,按照挤密效果将桩周土分为充分挤密区、有效挤密区和挤密影响区三个区域,为这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应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住宅建筑工程桩基础设计方案比选时所出现的问题,并附有某住宅小区锤击式沉管灌注桩、夯扩桩与静压桩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孔内深层夯扩挤密桩地基的应用及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孔内深层夯扩挤密桩"用于大厚度黄土、杂填土、液化土、各类软弱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处理的作用机理、设计计算方法和试验测试.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并提高地基的强度.同时使用建筑垃圾作为夯填料能大量消纳建筑及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湿陷性黄土钻孔夯扩挤密桩复合地基参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试验研究分析钻孔夯扩挤密法在处理兰州地区厚层强烈湿陷性黄土地基时设计与施工参数的选取和处理后复合地基处理效果等方面的内容,确定了最佳桩间距L=1 000 mm,单位夯击能为5 400 kN·m/m3,在其处理深度范围内,桩间土的湿陷性已消除,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650 kPa,复合地基承载力可达350 kPa,桩土应力比为2.5,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正>1概述1.1柱锤冲扩桩施工工艺柱锤冲扩桩法用步履式夯扩桩机采用直径300~500mm、长2~6m、质量1~8t的柱锤,冲击成孔到设计深度(也可采用套管成孔),形成直径Ф0.6m冲扩桩,柱锤直径可根据地质和成桩情况选用。桩身填料既可采用碎石、中粗砂、粉煤灰、水泥拌合料,还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