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公交IC(集成电路)卡数据识别成都地铁1、2、4号线各车站进出站客流量、地铁与常规道路公交换乘量,分析地铁与常规道路公交的换乘率、换乘客流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从而得到基于地铁与常规道路公交换乘特性下的站点类型,并针对不同的站点类型制定了接驳策略。  相似文献   

2.
胡双平 《铁道工程学报》2011,(10):124-128,136
研究目的: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路网,必然存在着两线或两线以上的相交,构成了多种形式的换乘。同时还要考虑与地面铁路客站、航空站、地面大型公交枢纽站、轮船码头和公路客站等接近换乘。由此,换乘车站是地铁车站的重要枢纽站,设计分析均较为复杂。重庆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冉家坝车站为三线换乘车站,需要对换乘节点区域进行三维分析,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保证车站结构的安全。研究结论:本文结合冉家坝车站的三维模型分析,提出了换乘节点区域应力配筋的设计方法;根据换乘节点厚板的受力特点,提出了双向板布置模式;根据中柱受力情况,提出了型钢混凝土柱方案;根据TBM过站模拟的分析,提出了轨行中板的TBM荷载用临时支撑承载与结构使用功能的永久荷载结构承重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国内在建地铁车站与火车站、客运站等交通枢纽的结合日益增多,设计过程中存在地铁与枢纽换乘、客流流线组织等重难点问题。在太原地铁1号线东广场站的设计中,地铁与国铁的换乘采用单循环通道换乘,避免地铁、国铁、公交等交通枢纽之间换乘客流的交叉,增大公共区非付费区面积,缓解地铁进站客流的拥堵。并利用Anylogic客流模拟软件对优化前后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发现优化后的换乘方案乘客体验效果好,服务水平高。最后总结地铁与交通枢纽结合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后续类似工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宋家庄站位于北京市东南三环和四环之间,是线网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宋家庄站是北京地铁亦庄线的起点站,与5号线、10号线"T"形换乘,同时要实现地铁与规划公交客运枢纽的换乘.在方案优化设计中,要考虑车站换乘客流大、综合功能要求高的特点,保证乘客能安全、快捷地乘坐和换乘地铁,实现以人为本、功能最优、造价最低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介绍我国地铁发展现状,调查目前国内现存换乘车站,分析地铁乘客换乘时的典型习惯性心理特征,阐释换乘车站的设计要求,分析既有几种换乘车站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提出一种地铁换乘车站双向同台换乘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由于地铁与公交换乘信息系统不完善造成地铁站厅层秩序混乱、换乘低效等问题,提出地铁与公交的换乘信息智能化服务系统框架。首先调查实际换乘站内和换乘站外情况,结合不同服务主体探讨换乘信息的分类和发布设施的配置,从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3个方面构建地面公交和地铁2个子系统和服务体系框架,最后对系统进行SWOT(strengths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适应性分析,此系统可实现地铁与公交的信息联动和信息共享,提高地铁与公交的换乘效率,为公共交通换乘的无缝衔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2009年9月,北京地铁4号线将开通试运营。4号线共有车站24座,其中4座车站与既有地铁1号线、2号线、10号线、13号线实现近距离换乘,在北京南站还可以换乘京津城际铁路列车。另外,还将与在建的地铁9号线和即将开工的地铁14号线实现近距离换乘。地铁4号线在换乘站均设有自动扶梯、垂梯帮助乘客换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地铁换乘车站变电所的功能及设备构成,提出了换乘车站变电所整合原则,并分析了地铁换乘车站变电所整合方案及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有十字换乘、T形换乘、L形换乘以及平行换乘等。平行换乘形式具有换乘便捷、节约乘客时间、运营维护方便等优点。做好平行换乘地铁车站的低压配电设计,可以节约工程投资,简化各类专业接口,有效实现各类资源共享。介绍青岛地铁3号线与2号线的平行换乘车站五四广场站的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提出平行换乘地铁车站配电设计应结合运营时序等因素考虑,并做好2条线的技术对接,采用先进照明计算软件模拟站厅光环境可以提升照明设计质量,采用先进BIM软件可解决管线集中区的配电设施敷设难题。  相似文献   

10.
阐明换乘车站设计思路和原则,介绍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换乘车站的设计特点,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换乘车站的换乘方式主要有节点换乘、组合换乘、通道换乘和平行同台换乘,重点分析确定换乘站实施方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深圳地铁二号线换乘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明换乘车站设计思路和原则,介绍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换乘车站的设计特点,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换乘车站的换乘方式主要有节点换乘、组合换乘、通道换乘和平行同台换乘,重点分析确定换乘站实施方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杨建学 《科技交流》2004,34(2):95-98
对宋家庄车站换乘节点的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以后地铁车站换乘节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民 《铁道知识》2005,(2):14-14
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南站,车站广场有南北两个,在南广场有长途汽车客运站、近郊汽车站、轨道交通3号线终点站、4个公交终点站和出租车候车区。在北广场有8个公交终点站和大型社会停车场。北广场地下还有地铁1号线。在上海南站地下,有两条旅客出站地道和一条南北走向的地下通道。出站的旅客通过出站通道可直接换乘地铁、轻轨,或者转入南北联系通道。  相似文献   

14.
以广州地铁13号线鱼珠站为例,研究预留换乘节点对后期线路车站设计的影响。通过分析车站原有预留条件与后期换乘线路客流需求,结合实际情况,给出车站一侧延伸、站台外扩、优化客流组织、连通合并付费区4种换乘解决方案。总结预留换乘节点的优缺点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地铁换乘车站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毗邻大型铁路客站的地铁车站,由于其站址环境的特殊性,车站总图布局、建筑空间设计必然有别于其他普通地铁车站,设计者需要进行深入的方案比选研究。沈阳地铁2号线沈阳北站站位于铁路沈阳北站南广场,如何合理地选定地铁站位,做好与火车站及地下既有人防商业空间相结合,组织好地铁、铁路以及公交的多种客流,是本站设计研究的目的。研究结论:(1)沈阳北站站地处多种客流的集散地,在总图布置上地铁车站需要与铁路站房拉开缓冲距离,为乘客留出足够的集散空间;(2)沈阳北站站在建筑设计上充分利用了站前广场既有地下空间,拓展了地铁服务范围,吸纳了来自铁路、公交、地下商业的多种客流;(3)大型交通枢纽中的地铁车站,总图布局应留出专门的交通转换空间,建筑设计应充分与其他多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实现换乘便捷与消防安全统筹兼顾,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地方便乘客;(4)本文总结的经验可为今后其他类似地铁车站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难题显现出来,多元数据分析模型可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供定量技术手段.首先,介绍北京轨道交通多元数据库的构建,主要包括地铁AFC刷卡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公交1C卡数据和浮动车数据等;其次,从地铁车站进出站客流特征、地铁车站换乘客流特征和线路断面客流特征三方面,阐述轨道交通现状客流特征;最...  相似文献   

17.
地铁换乘行为及换乘站布置选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地铁换乘行为分析入手,分析地铁换乘车站内的换乘方向与换乘点、换乘方式、换乘时间等换乘行为特点,换乘行为类型。进而归纳换乘站布置形式分类,分析了换乘站布置的基本空间关系的换乘特点和选定原则。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加密,居民乘坐轨道交通日常出行的比例越来越高,乘客对地铁车站服务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依托2019年年底开通的成都地铁5号线的成功经验,以对比分析为主,从长编组线路车站布置方式、车站换乘方式与楼扶梯布置、车站人性化设计、站点物业开发与后期地块开发预留条件等方面进行论证。研究发现:中部交叉型楼扶梯布置与十字形换乘型式、单向换乘流线与台到台换乘方式、加大换乘节点处侧站台宽度等措施可有效提高长编组线路地铁车站的换乘水平;长编组线路高架车站体量大,宜优先考虑路侧侧式站方案,路中方案宜优先采用鱼腹岛式站台、中部单通道进站,提升与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地铁站点与区间隧道宜适当预留后期沿线地块开发建设条件,释放沿线地块开发价值,降低开发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9.
天津地铁已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此文在介绍地铁天津站换乘及客流组织方式的基础上,对站台型式的设置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地铁换乘车站设计的几个原则,以使换乘车站的设置能够更好的为运营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上海铁路南站建筑设计方案实行国际招标,在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设计理念等方面实现了前瞻性的突破。在设计上强调以人为本,改变了以往铁路车站设计以管理为本的思路,打破了铁路车站旅客人流与社会人流隔离分开的传统模式,提出了将国铁、地铁、地面公交换乘通道相互交融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