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日趋激烈的摩托车行业竞争和困难诸多的摩托车市场环境中.中国嘉陵集团审时适变,全力打造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绿色名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名片”上印刻着的“全国环保先进企业”、“兵器工业环保先进企业”、“重庆市环保先进企业”熠熠生辉,使其成为全国摩托车行业中首家通过ISO14001、3C和国家摩托车“生产准入”认证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技术》2005,(7):9-9
6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公告,宣布乐清的浙江幸福摩托车机械有限公司通过“生产准入”认证。这是全国首家残疾人摩托车生产企业取得“生产准入”认证。浙江幸福摩托车机械有限公司始建于1975年,于1996年通过挪威船级社(DNV)的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现年生产整车30万辆,产品销往全国  相似文献   

3.
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大冶公司”)的前身主要从事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后开始生产摩托车整车,经过近四五年的发展,大冶公司已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江门市的支柱企业,并在摩托车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06年,大冶公司的摩托车产量更是创记录地达到37万辆,其中内销29万辆,出口8万辆。过去,笔者对大冶公司的了解非常有限,仅仅停留在“豪江是大冶公司的一个摩托车品牌”上,直到今年2月初,首届中国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的召开才对大冶公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大冶公司的薛兴国总经理作为获奖企业的代表接受了人民网的采访,不过由于笔者此前并没有去过大冶公司,所以当时对薛总所说的“五星级的办公条件,企业有自己的网吧、电影院、食堂、图书馆、健身房等条件”硬件设施多多少少有些疑问。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产业是重庆的第一大产业。中央部属企业,新近崛起的民营、乡镇企业先后突入摩托“围城”,形成了多极化的生产格局,结构调整势在必然。必须立足“三化”,一要优化重庆摩托车行业结构,二要使资源配置最优化,三要使企业组织结构集团化——联盟化。  相似文献   

5.
面对“家电下乡”,摩托车企业热情高涨,但传来“摩托车下乡”因“汽车下乡”而延后的消息时,沮丧和失望传遍了整个行业,难道“摩托车下乡”就是中国摩托车企业的那根救命稻草吗?是的,除此之外,中国摩托车企业很难看得到前路上的光明。这让我们意识到:2009年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注定在希望与失望中沉浮,2009年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或许不得不因为伤了脚而在奔跑中停下来。  相似文献   

6.
信息专递     
《摩托车技术》2004,(5):5-7
重庆摩托车博览会开幕 由中国贸促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3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于4月7日正式开幕。本届摩博会为期4天,主题是“培育重点产业,促进对外贸易”,来自世界各地的73家企业参展。重庆市作为我国重要的摩托车生产基地,该市的嘉陵、力帆、隆鑫和宗申等  相似文献   

7.
进入2004年,由于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及江浙、广东两大区域摩托车生产企业出口的迅猛发展,使得历年来在重庆市对外出口创汇中独领风骚的重庆摩托车企业的出口形势不得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借外强“充电”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摩托车以其快速高效和轻巧灵活的优势,给广大的摩托车爱好者以极大的便利之时也带来了无尽的乐趣。但从每年各地质量监督部门对摩托车市场的检查结果中发现,摩托车的质量问题及其由此构成的交通安全隐患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套牌”摩托车便是其中的一大问题,笔者这里敬告您在选购摩托车时,务必要当心谨慎,注意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要上“套牌”摩托车的当! 所谓“套牌”摩托车,是指那些经营地下工厂的不法厂商生产的摩托车。这些不法厂商不在《目录》的管理下,既不  相似文献   

9.
郝娟 《摩托车技术》2006,(10):118-121
摩托车国际标准和相关认证法规作为摩托车市场重要的“游戏规则”,在市场中被赋予了“生杀予夺”的大权,顺应规则则畅通无阻,悖离规则就只有等待“出局”的命运。随着我国摩托车向出口型产业发展的趋势日见端倪,学习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尽快与国际标准和认证法规接轨,才能在国际终端市场脱颖而出。2006年9月7—9日,“摩托车ISO国际标准研讨会”和“摩托车认证法规及相关技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研讨会在各摩托车企业苦于无从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之际召开,犹如一场“及时雨”,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为国内摩托车企业提供了有关国际先进标准和认证法规及相关技术的第一手资料。研讨会密切联系当前国内外摩托车行业现状,围绕摩托车ISO国际标准和国内外摩托车认证法规和相关技术,内容前瞻,针对性强,对我国的摩托车行业颇具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熊道辉 《摩托车》2003,(2):24-26
2002年11月21日至25日举行的第5届广州国际摩托车展览会,既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摩托车展览会,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次举办的国际摩托车展览会。来自日本、法国、意大利、印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外知名摩托车生产企业组团参加了此次盛会,本次“广摩会”是历届展会中参加企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一次盛  相似文献   

11.
《日本摩托车工业发展回顾》一文主要叙述了日本摩托车企业如何从20世纪50年代仿制生产的“群雄逐鹿”,发展到60年代中期具有独立自主开发能力的“四大家族”各自为王,以及到80年代的快速步展过程。并以史为鉴告诉我们:不断加强使术开发和创新能力,是日本摩托车快速发展的真正动力。为使中国摩托车工业能从日本摩托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得到启迪,我们将连载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下乡政策是摩托车企业摆脱困境的重大利好。嘉陵作为国内主要摩托车生产企业.其产品80%销往农村市场,非常适合农村市场和环境的需要。同时,嘉陵规模优势明显、产品性价比高是“下乡支农”的强大保障。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1月18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摩托车分会组织的“法治、和谐、节约——摩托车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长沙市枫林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摩托车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立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摩托车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奚学晋,广摩集团、大长江集团、新大洲,本田公司等摩托车生产企业的代表,长沙地区摩托车经销商代表,《摩托车》、《中国机械》、《摩托车世界》、《摩托车市场》的记者,以及地方媒体记者和网站代表。会议还邀请了部分社会学家、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及市民代表。曾就城市“双禁”问题上书国务院总理的长沙师大学生陈树、戴彬等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炎炎夏日,曾一度被认为与摩托车“绝缘”的北京却精彩连连,首先是第2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及零配件交易会让京城百姓“零距离”领略了摩托车的超凡魅力,再有就是五羊一本田在北京创办的“品牌文化概念店”正式开业吸引了众多摩托车“发烧友”的眼球,同期举办的“快乐赛道”活动更是让大众参与者体验到摩托车运动的速度与激情。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摩托车文化”已经成为摩托车行业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而企业打出“文化牌”也正当时。  相似文献   

15.
马喜发 《摩托车》2004,(5):16-17
2004年,我的工龄已满30年。30年来,我与摩托车有着不解之缘。 在童年时代,电影、小说、家乡驻军的行动中。 “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在我的童心中打上了“神秘”的烙印。我十分羡慕“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曾有过一  相似文献   

16.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江门大长江集团生产的“豪爵”和“suzuki”摩托车全系列全品种获准“新车注册免检”(上牌免检)资格。自2006年7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推行了《摩托车生产企业新车注册登记免予安全技术检验实施办注》,所有通过摩托车生产准入的企业都可以申请,不过,目前仅有重庆隆鑫集团和江门大长江集团获准通过。  相似文献   

17.
近来,全球经济大环境出现了异常,中国摩托车行业受此冲击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行业发展受到影响和,中击,摩托车企业士气低沉。在众多摩托车企业为未知的前途而困惑之时,集“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和“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于一身的“中国第一侨乡”——广东省江门市,再次为摩托车行业吹响了集结号,鼓舞了行业士气。  相似文献   

18.
6月21日,摩托车企业做好“排放第2阶段”生产一致性工作会议在重庆皇嘉大酒店隆重召开,共有168家单位的211人参加,其中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到会150余家(目前公告内摩托车企业包括下属子公司共有189家)。  相似文献   

19.
黄会君 《摩托车》2009,(4):10-11
自从将“摩托车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这一消息公布后,整个摩托车行业都在关注“摩托车下乡”。摩托车生产企业紧锣密鼓地赶制标书、经销商等待厂家的通知、用户期待下乡细则的出台、媒体关注政策动态……2009年3月6日,商务部的一个最新公告“取消摩托车作为家电下乡的产品,并入汽车下乡活动中,具体细则随后公布”,这一消息又使得整个行业再次产生波动。大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等待、猜测……  相似文献   

20.
国际摩托车营销主要经历了“以产定销”、“市场营销”和“社会市场营销”阶段。我国目前为摩托车产量第一,摩托车市场的买市场已形成,消费者日趋成熟,对人格质量和售后服务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在在竞争中位于不败之地,企业就应改变“以产定销”的经营方式,完善“市场营销”在价格,质量上占有优势,以用户需要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