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推进高速公路的智慧化建设,在明确智慧高速公路来源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全球智慧高速公路的发展形势及全球智慧高速公路发展趋势,提出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策略:着眼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智慧高速公路整体规划;强化技术支持,在“智能公路”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改善行业生态环境,提高智能公路应用水平;支持协同共建,高标准定制智慧高速公路标准;推进集约建设,探索全新建设运营模式,以期相关策略能够推动我国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日益完善与发展,我国公路交通的布局逐渐形成了以城市为节点,以公路为网线而逐个连接起来的网状式公路交通系统.随着信息化与人口素质等的发展,我国对于城镇智能化的需求日趋明显,因而对于智慧交通的需求也愈发明显.本文通过总结世界道路的发展简史并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城镇智能化的提出,科学性地预测出了未来智慧公路的服务走向,并给出了有关未来智慧公路服务模式的合理的发展建议.分析表明,未来的公路交通将智慧性融合人、车、路三方,最终实现智慧一体化的高效率公路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3.
正10月28日,由河北省公路学会和上海市公路学会主办,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三思")协办的智慧交通监控系统新技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会议由河北省公路学会秘书长李炳雷主持,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爱民,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高管局局长杨荣博参加并致辞。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指挥调动中心主任左海波介绍了河北省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设情况。来自全国智慧交通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等120余人参加了会议,共享智慧交通、共谋行业发展。随后,与会代表共同参观了并参观了河  相似文献   

4.
智慧公路既是公路发展的主要方向,又是必然趋势。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的总目标为“智能、快速、绿色、安全”,通过进行数字化基础建设,集成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车路协同的智能道路交通环境,提高路网运行平均速度和路网通行能力,消除路网安全隐患,减少安全施工的发生,为人们带来更为智能、快捷、安全的交通服务。现针对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相关内容,围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动向     
正"十三五"全国公路养管工作谋篇布局3月30日,全国公路局长座谈会在河北召开,分析了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的形势,集中研讨《"十三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与会代表从公路养护体制制度建设、优化路网结构、强化科技治超、智慧路网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对如何推动公路养护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雨嫣  肖刚  成华 《综合运输》2024,(4):167-171
结合新时代推动公路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要求,选取重庆市普通公路基础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建、管、养、运等方面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公路发展经验,探究在即将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重庆市普通公路如何迈向新征程。发现重庆市普通公路密度位居全国前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但也因此面临在管理运营方面的艰难挑战。因此,建议重庆市统筹优化普通公路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智慧绿色安全经济公路建设,准确把握交通领域普通公路改革发展态势,提高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创新与变革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是数字交通发展的底座和基石,目前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528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普通干线为脉络、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全国公路网。开展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和推进智慧公路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科学把握其发展规律和内涵,系统谋划其建设重点和路径,使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可以稳定、持续发展,进而支撑数字交通、数字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公路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措施的可行性,对公路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的意义、技术与建设标准方面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现代化公路建设背景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策略。得出只有通过合理采用智慧路网、系统监测、机电等技术,打造完善的建设机制,才能保证公路智能化与信息化建设效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智慧型公路隧道的概念、架构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在役公路隧道规模十分庞大、管理难度加大这一现状,文章提出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型公路隧道的设想,并建立了智慧型公路隧道的通用体系架构,包括:感知、通信、计算、应用和用户五个层次。围绕公路隧道运营管理的核心业务,构建了智能管控、养护管理、分析研判、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等五大应用平台,具有全息感知、深度融合、准确认知、优化决策、协同控制、高效管理等特点。随着智慧型公路隧道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将为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带来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速发展智慧交通,就当前我国智慧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国家对智慧交通发展的政策文件做一定阐述,在人工智能、环境感知系统、高精矢量地图、智慧公路、大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做分析,明确智慧交通未来的发展目标方向,以便满足我国智慧交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梳理绿色公路建设历程的基础上,结合绿色公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发展要求及目前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目标管理法(MBO)突出结果导向,面向全寿命周期的三个阶段,从"资源节约"、"生态环保"、"低碳减排"、"智慧高效"等方面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的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品质工程理念在公路建设中的落地生根和不断发展,全国公路建设行业的工作重点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从最初提出围绕七大方面的建设内涵,到注重专项攻关和重点突破的短板消除,再到近期追求高质量目标这一趋势来看,品质工程正经历着螺旋上升式的“转型升级”。本文将结合品质工程最新发展趋势和青海省公路工程建设发展现状,探索青海省公路建设的品质提升实现路径,初步提出打造工业化建造示范、提高工程耐久性、推进智慧工地应用、强化施工安全管控以及促进“交通+旅游”融合等策略,为青海省交通强省、质量强省的早日实现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新时期高速公路运维管理的基本要求,应进一步提升传统公路监控模式,建立智慧监控系统,更全面地感知高速公路运维过程,综合管理、养护高速公路,使其处于稳定高效运行状态。因此,结合高速公路智慧监控系统建设目标,分析高速公路智慧监控系统的基本架构、功能模块、关键技术,从而推进高速公路智慧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在节约高速公路监控成本的基础上,保障高速公路运维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广西大新经龙州至凭祥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推行无纸化建设,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全面采用安全、可靠的电子签名技术,研究电子档案在线智慧验收,集成多业务管理系统平台,实现了清单管理,智慧验收,为公路建设项目电子档案验收和单套制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公路隧道照明系统已成为重要趋势。探讨物联网技术在公路隧道照明系统中的应用优势,解析智慧型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要求,针对现有公路隧道照明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型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照明控制策略,根据隧道内外环境自动调节隧道内的照明亮度,实现节能降耗,并有效降低隧道照明能耗,提高照明质量,为公路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为提高隧道照明系统的性能和降低能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公路是我国基础建设构成的关键内容,对当地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针对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及质量提升展开深入探究,探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现状,分析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措施,提出公路建设质量提升措施,以提升公路建设质量,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稳定发展,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也在不断进步,对公路建设质量要求也在提升,想要更好地保证公路建设质量就要做好对公路建设质量的控制工作,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鉴于此,对公路建设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公路建设实例,对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随着公路事业发展进程加快,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通过转让公路经营权筹集资金加快公路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中的热点问题。转让公路经营权在我国没有现存的经验,需要研究讨论的问题很多。为进一步推动转让公路经营权工作,使之更好地为我国公路事业发展服务,现对转让公路经营权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公路建设工程也在不断发展。公路路基建设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路的质量。因此,在公路建设环节中,必须要不断提高路基建设的技术管理水平。基于此,从公路建设的路基建设出发,分析了路基建设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从设计、施工和完成施工三个阶段,探讨了如何提升公路路基建设中的技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交通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公路建设是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主要通道,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水稳碎石层的质量关系着公路整体的质量,影响着公路的稳定性。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水稳碎石层实施试验检测,保证公路水稳碎石层的质量对公路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鉴于此,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在公路施工各个阶段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可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