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汽车修理质量管理是汽车修理厂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修车质量从其表现形式来说,更应注意潜在问题对修理质量的影响。一般修理人员和驾驶员很注重零配件的质量,但往往忽视了汽车零部件或组合件的平衡因素。  相似文献   

2.
上海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自从接受了市陆管部门的委托,对运输车辆实行技术等级评定后,其检测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综合性能检测,已从接受汽车修理企业的委托、进行汽车大修和二级维护竣工前检测的内部企业行为,过  相似文献   

3.
陈鹏 《汽车实用技术》2020,(5):235-236,260
在众多涉及到汽车运行安全与否和性能是否高效的因素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密封处理技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在汽车修理过程中的密封处理技术并通过有效应用,得到很大的功效。文章主要探讨了汽车密封处理技术在汽车修理中的应用,并且针对探讨的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今后的一些汽车修理。  相似文献   

4.
当前部队车辆维修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是在汽车制造水平低,汽车修理工艺落后,检测手段缺乏的年代逐渐形成的。其表现主要有以下10种。  相似文献   

5.
为减轻车辆的振动,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应在汽车修理工作中将不平衡的回转件进行平衡校验,将不平衡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发动机曲轴飞轮组件、传动轴及轮胎的平衡问题在汽车修理工作中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6.
从表面看来,汽车修理是种又脏又累,劳动强度比较大的工作。实际上,汽车修理还是技术性很强的工种。能承担此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汽车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汽车修理技能,同时在修理汽车时一定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讲究科学修理,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保证汽车修理质量,降低汽车修理费用,减少车辆行驶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现代人出行的必备工具。为了让汽车行驶更加平衡安全,在汽车的维修过程中平衡检测技术已经被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加强对平衡检测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介绍了平衡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汽车维修中平衡检测的手段和设备,并提出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平衡检测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检测设备的选择、相关标准要求等,可以作为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进行平衡检测的参  相似文献   

8.
<正>汽车维修行业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现如今,除了4S店以销售带动售后服务和少数以连锁店经营方式发展的汽车修理企业,汽车维修产业并没有随着汽车制造产业呈井喷式发展而成规模发展,相反,人们对汽车维修行业的投资似乎越来越慎重,越来越理性。原因很简单,汽车维修业务现在越来越难做,钱也越来越难赚。了解汽车维修行业的人都清楚,汽车修理企业包括4S店属于多工种综合型的服务企业,经营管理比普通生产企业和服务企业更为复杂,且经营中还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笔者从业汽车维修行业30余年,以亲身经历、参与处理和耳闻行业内发生的大小事件为题材撰写了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修理  相似文献   

9.
动态信息     
<正>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完成《事故汽车修复技术规范》制订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事故汽车修理量达到维修总量的40%左右,事故汽车的修理已成为汽车维修行业新的课题,如何保障事故汽车修复质量及规范事故汽车修理市  相似文献   

10.
汽车碰撞损伤是当前汽车修理中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我国人均拥有汽车的数量迅速增长;道路的改善,特别是高速公路和立交桥的增多,汽车的车速增高,车辆碰撞事故也迅速增加。汽车碰撞损伤的主要部分是车身,所以本文阐述汽车车身碰撞损伤程度的检测、判断与修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汽车行业迎来了黄金时期,我国居民已将汽车纳为生活必需品之一,很多年轻人也开始追逐汽车潮流。而随着汽车的数量的增多,汽车维修市场所面临压力逐渐增大,为了加快汽车维修的速度,缓和汽维修压力,增加汽车故障的准确率,很多汽车维修厂家将电子诊断技术技术融入到汽车维修工作之中,进而达到提升汽车维修效率的目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汽车维修经验,浅谈电子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工作具体应用方法,解析电子诊断技术的操作步骤,意指为其他汽车维修行业工作者提出全新的汽车故障诊断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墨西哥本身就是一个正在迅速成长的市场,而其地理位置接近南美与拉丁美洲国家,那里更是一片尚未开发的汽车币场。墨西哥预计在2014年将出口169万辆汽车进入美国市场,超越日本的151万辆;2015年,更将以190万辆汽车进口美国,超越加拿大的187万辆,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进口国家。  相似文献   

13.
杨勇 《时代汽车》2021,(7):77-78
职业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而汽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汽车维修技术,大量的实践教学必不可少,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实操能力,为学生夯实就业基础。因此,中职汽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极为重要。尤其是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大步提升,汽车已在我国获得普及应用。近年来私家车数量陡增,而汽修专业人才呈现较大缺口,这是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发展的良好契机,也是对汽修专业教学的一种挑战。如何培养出一批专业能力强、素养高的汽修人才,这是中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高速发展,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汽车行业中体现得较为明显。现代的汽车生产偏向于电子化和智能化,这样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但新型汽车的出现让传统的汽车维修行业产生改变,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让汽车维修行业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本文将根据现代汽车维修行业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使用情况,探讨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使用前景和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我国汽车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均汽车保有量快速提升,相应的社会上对具有高水平专业性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笔者基于对当前汽修从业人才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就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多维模式进行探析,以期可以为中职汽修人才有效培养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人们更多的愿意购买私家车作为代步工具,这带来了汽车销售市场的巨大机遇。在大众购买力提升的环境下,汽车销售发展空间也不断扩大,但是众多汽车品牌的营销竞争也更加激烈,如何获得营销竞争优势开始广受关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首先分析了我国常见汽车营销模式,之后总结了营销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我国汽车营销发展对策及建议,以期为营销实践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贵州省各地区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展开调查,从而为省内新能源汽车销售提供一些理论的科学依据。本文利用调查问卷网络平台设计问卷对新能源车主、汽车4S店销售人员和汽车维修人员等进行随机调查,分析人们偏爱哪些新能源汽车品牌、购买汽车的用途和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低的障碍及政府补贴对购车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据年龄、性别及收入来给消费者设计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可以提高销售成功率;(2)制约销售的主要因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不足,续航里程差,配套设施落后及国家扶持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逐渐的发展,汽车的保有量数据呈现递增趋势,所以在汽车维修领域中需要大批的高水平人才。在中职教学中,汽修专业占据大量的学生也是汽修人才辈出的主要根据地。在面对汽车领域对汽修人才的大量需求,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力的培养,满足汽车市场的条件,在中职院校应加强教学改革内容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使学生能进行实操,本文针对如何在中职汽修维修专业中将理实一体化展开讨论,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逐步进入家家户户。在如今,汽车成了交通发达的标志,而且汽车在我国的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是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富强昌盛的标志,但是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时刻的进行保养,只有将汽车保养好才能更好地增强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汽车的维修和保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少有人在意汽车的维修,从而给汽车的使用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根据对实践生活的了解,对汽车在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使其能够更好地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保障驾驶员的安全。除此之外,希望能够通过对一些措施的提出,来给众多的驾驶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私家车进入到千家万户中,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日常生活及出行的便利性;而当汽车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其内部转向系统发挥着关键核心的作用,并对汽车企业及行业整体的运转与发展造成影响;为此,有关部门及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对汽车转向系统进行深入的研发创新,将传统机械转向系统进行优化发展,促进现代化汽车转向系统的研发应用,促进现代汽车整体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同时,相关企业及单位还可以联合部分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以此来加强对汽修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提高其对现代汽车转向系统的了解与重视,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素养,并将传统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我国现代中职汽修教育水平的提高。下面主要对我国现代中职汽修教育中汽车转向系统的教学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