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党恩 《时代汽车》2023,(11):56-58
中职院校在培养汽修专业人才时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应用极为频繁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强化该专业学生群体实践技能的一个有效途径。对比于传统教学来讲,现代学徒制能够更为有效的锻炼学生主体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且对其后续参与岗位工作也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现代学徒制的合作企业和学校都是实施的主体。基于学徒的双重身份特点,现代学徒制需要校企共同管理,综合评价。当前,在舟山市教育局的组织下,企业汽修技能大师王彦华在我校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我校汽修名教师徐文权成立了"徐文权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双室"。学校汽修专业在"双室"的带领下,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根据校企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推进导师队伍和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助推现代学徒制  相似文献   

3.
<正>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专题大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感慨"用工荒"已经严重制约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强烈建议地方政府联合广大企业构建现代学徒制度。我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了"校企合作、三方融合"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12年正式与温州港华汽车连锁有限公司合力招生创办"港华汽修班",这正是"双主体"办学模式的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实践探索。本文以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港华汽修班"和  相似文献   

4.
尹鹏飞 《车时代》2021,(1):175-175
本文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应用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针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了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并针对在中职汽修专业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为了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我国高职院校汽修专业开展了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为了更好的提高高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培育出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实用性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力度,提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价值,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在高职汽修专业的构建和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一定程度上对高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提升。中职院校是培养优秀实践能力人才的场所,随着教学改革推进,"现代学徒制"逐步导入中职汽车维修与应用专业教学环节中,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对当前社会人才的需求。在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中,还应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方向,建立稳定而系统的职业教育模式。有鉴于此,本文基于现代学徒制在应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了现代学徒制在中产阶级汽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采用教师、师傅联合传授的方式,达到共同育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将师傅怎样教、徒弟怎样干的工作模式与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相结合,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学徒制模式下徒弟只会干活而缺乏理论知识,以及徒弟对于新事物缺少相应的学习能力的困境,同时也避免了传统高职教育中过度重视理论教学而缺乏实践教学的模式。现代学徒制对推动高职汽车类毕业生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衔接和提高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要举措。文章在深度剖析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相应对策,旨在探索出能够提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此过程中,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因素要求信息化。目前,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以下简称"汽修")专业面临着生源紧缺和就业难的双重挑战,如何提高汽修专业在校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难题。文章结合我院汽修专业教学以及信息化在课堂上的应用,具体分析了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得到迅速地推广试点,引起了社会各界和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的高度关注。现代学徒制要求职业院校和社会企业相互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真正达到产教融合的目的。文章就现代学徒制在具体推广实施中将会遇到问题和困难展开讨论,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效果,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期望给同行以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孟兆斌 《时代汽车》2021,(7):99-100
中职院校一直以来的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现如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院校的教育任务已经转变为培养质量优、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汽修人才。本文主要探究了多元选择深化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通过不断深化课改创新,采用更为先进的符合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主要从教学内容、方式及管理上着手,制定科学合理的中职院校汽修专业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职院校是我国技术型人才的一大培养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更是中职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人们的消费结构逐渐升级,汽车行业对专业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必须迎合市场发展需要及时作出调整与创新。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将现代学徒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下结合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对教师如何有效应用现代学徒制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进行教学的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探讨中职汽修专业1+X证书与现代学徒制的融合效果,以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为基础,推出了校企互聘互用、专兼结合的汽修教师人才引入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标准、管理制度与教学文件等内容,旨在建立以校企育人、联合培养及校企联合招生的人才培养制度,旨在提升汽修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水平.为验证中职汽修专业1+X证书与现代...  相似文献   

14.
杨勇 《时代汽车》2021,(7):77-78
职业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而汽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汽车维修技术,大量的实践教学必不可少,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实操能力,为学生夯实就业基础。因此,中职汽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极为重要。尤其是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大步提升,汽车已在我国获得普及应用。近年来私家车数量陡增,而汽修专业人才呈现较大缺口,这是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发展的良好契机,也是对汽修专业教学的一种挑战。如何培养出一批专业能力强、素养高的汽修人才,这是中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15.
韩海 《时代汽车》2021,(7):53-54
国家为落实产教融合这种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实行了现代学徒制。通过研究我国现在实行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工学交替中设计不足、学校内外教学项目衔接不稳、理论课堂内容不足以实现自动化发展、校内人才与社会岗位匹配度低等,本文在国家提倡要培养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发展懂设计、精技能的创新人才来满足"中国制造2025"这一人才需求培养路径,以期为社会乃至国家培养卓越型技能人才道路上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时代不断变革,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工业制造业,对于人才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为企业提供一线技术人员的主要场所,更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而现代学徒制模式,是一种高效的、优质的模式,因此就可以广泛应用在中职教学中,来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福建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梳理“二元制”人才培养的背景、历程,分析“二元制”人才培养实施中的困境,针对性提出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