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从沉管隧道施工的特点可知,管段与管段之间的接头防水十分重要,若接头之间水密性不能得到保证,会危害整条隧道的安全使用.文章通过沉管隧道管段接头首道防线,也是最重要防线的GINA止水带的数值模拟研究,对GINA止水带不同压缩量下的防水能力、压缩剪切情况下的防水能力及耐久性等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望对今后类似的大型沉管隧道管段接头的设计、施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隧道衬砌施工缝既有背贴式止水带存在的问题,对施工缝背贴式止水带防水技术尝试了以下改进:(1)将横断面设计为梯形,使两翼能稳定深入衬砌混凝土内部,保持翼缘两侧有足够大的空间充填混凝土,从而为止水带周围密实创造条件;(2)在迎水面设置了排水孔,排水孔上覆有滤水土工布,排水孔下端与隧道排水体系相通,该排水孔给背贴式止水带赋予了排水功能;(3)通过人工假顶使背贴式止水带在洞顶成为准中埋式止水带,从而解决背贴式止水带在洞顶其周围不密实的问题;(4)通过在衬砌基础埋管留槽,安装止水带时将其两端插入槽内并接通排水管,可实现止水带无中间接头、整条一次安装,避免止水带中间接头渗漏水.  相似文献   

3.
越江沉管隧道管段及接头防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阐述了对沉管隧道接头防水和管段本体防水应各自具有双重防水性能的有关技术以及外防水结构形式的一些看法,并对GINA外止水带的几种不同形式提出了个人观点,可供国内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GINA止水带是沉管隧道的防水生命线。文章以襄阳汉江沉管隧道为背景,通过足尺物理模型试验对国产化GINA止水带在各不利工况下的压缩、水密性、应力松弛等性能开展研究,并结合试验数据进行选型设计。结果表明:(1)止水带压缩应力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收敛,国产止水带产品100年平均应力松弛衰减率约为35%;(2)止水带压缩量随压缩力增大逐渐趋于止水带高度60%这一极限值,设计允许的接头偏转量将降低止水带压应力4.4%~9.2%;(3)国产止水带产品最小水密压缩量曲线趋势与某国外产品基本吻合,偏差量约0~15%;0.1°和0.22°接头偏转使所需最小水密压缩量略增;接头竖向错动1 cm,3 cm和5 cm,水平错动5 cm均未出现漏水,不影响止水带水密性能;(4)止水带设计需考虑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管节温差变化、混凝土干缩徐变、基础不均匀沉降、地震等引起的接头张合,需满足最小水密和最大压缩指标双控要求;(5)国产GINA止水带各项性能均可满足依托工程需求并具有一定安全余量。  相似文献   

5.
结合天津地铁车站的工程实践,分析了中埋反应性丁基橡胶腻子(钢片式)止水带的防水机理和材料的性能特点,介绍了该材料与其它丁基橡胶止水带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隧道衬砌施工缝蝶形可排水止水带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隧道衬砌施工缝渗漏水产生的原因,在可排水中埋式、背贴式止水带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蝶形可排水止水带.该止水带属新型中埋式止水带,其断面呈蝶形.安装时将蝴蝶的头部朝向施工缝的迎水侧;从侧面(先浇衬砌段一侧)将止水带压向衬砌段的端头模板,使后浇衬砌段一侧的止水翼变形紧贴端头模板,并用带垫片的钢钉从肋部间隔适当距离逐点固定止水带;先浇衬砌段浇筑并养护一段时间后拆模,先前被压平的后浇衬砌段的止水翼在橡胶等材料弹性的作用下恢复变形;浇筑后浇段衬砌混凝土,即可完成一道施工缝的防水施工.蝶形可排水止水带的优点是:安装方便,容易保证止水带施工质量;属中埋式,可保证在隧道两侧和顶部其周围均能密实;具有可排水功能,在无压力或小压力条件下工作,减少了渗漏机会.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长大深埋节段式沉管隧道工程为背景,根据不同的防水体系及剪力键布置形式,提出并探讨了六种可行的节段接头构造方案,经设计、施工及运营养护等方面的综合比选,认为"内侧(背水侧)OMEGA止水带+中埋可注浆式止水带双道防水系统/外侧(迎水侧)剪力键"的节段接头构造方案更具有优势。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予以选用。  相似文献   

8.
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设计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管法是修建水下隧道的一种先进施工方法,其设计需考虑结构、施工工艺、水文地质条件、运营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针对隧道工程和水文地质、沉管结构、管段沉放水流阻力等条件,以及系缆柱、接头防水、最终接头、工程耐久性等措施,对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工程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沉管管段既要满足结构力学要求,又要满足施工中起浮运输及运营期抗浮、稳定性、耐久性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沉管隧道结构。  相似文献   

9.
上海外环沉管隧道设计(十一) --管段接头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上海外环沉管隧道管段间柔性接头构造特点以及最终接头的设计思路和方法,重点对管段接头预应力钢拉索的设计、试验和安装方法进行论述,希望能为今后同类型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隧道衬砌施工缝和沉降缝的止水带施工工艺,是目前防排水施工中的一大难点.文章对止水带连接方式、连接强度和止水带顺直、埋入深度、外露高度等的固定和保护进行探讨,并提出无钢筋衬砌段和钢筋衬砌段的止水带施工工艺,消除了止水带施工通病,可为隧道工程的止水带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仑头-生物岛沉管隧道浅谈混凝土管段的防水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沉管法修建隧道是我国20世纪末新发展起来的一种修建水底隧道的工法,具有埋深浅、施工工期短等特点。由于目前国内沉管法施工的水底隧道数量少,因此我国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未将沉管管段的防水内容列入,新建沉管隧道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只能借鉴类似工程的防水。通过仑头-生物岛隧道沉管段的防水设计,结合国内已建成的沉管隧道,探讨沉管隧道混凝土管段的防水设计,为今后的沉管隧道工程防水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在深圳罗湖地铁站施工中一些新技术及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包括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DWU型钢边橡胶止水带技术、超深基坑信息法施工技术、土钉墙支护技术、建筑防水新技术、新型模板与脚手架施工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可回收锚杆应用技术、人工挖孔咬合桩技术等,可供同类型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行设计规范和明挖隧道工程案例的调研,文章总结了变形缝防水做法和设置依据;在变形缝防水以"堵排结合"为原则的基础上,对于临海隧道和水下隧道,采用可排式变形缝止水带,可以增强防水效果。结合拱北隧道明挖段工程地质条件和防水要求,将可排式止水带结构运用于变形缝防水中,并在隧道内侧设计排水管道连接,以作为渗漏水的排水路径,该优化设计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部交通科技》2012,(7):I0003-I0004
港珠澳大桥自主科技创新再获突破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高水压下120年设计使用寿命止水带(也称沉管隧道OMEGA橡胶止水带)研究”目前取得重大进展,该项目技术与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月12日,该项目在湖南株洲通过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株洲市科学技术局主持的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5.
地下工程变形缝防水是至关最重要的,为此,工程界采用了许多防水措施,设内防水止水装置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首先回顾了多年来在内防水止水装置方面作的各种研究与改进,分析了它们的各种然后重点介绍了目前正在设计与施工的一种新型内装可卸式止水装置,提示了它的原理与特点,剖析了它各组成部分的功效,强调了防水密封的关键,从而反映出这种新防水装置的合理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山岭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缝渗漏水与隧道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密切相关。为解决传统衬砌台车堵头模板存在的施工缺陷,提高二次衬砌施工缝质量以及更好、更快捷地安装止水带,文章以济南二环路隧道工程为背景,对模板台车端头木模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钢木组合式端头模板。该模板在浇筑二次衬砌时可为外露的半幅止水带提供弯起空间,并且取消了止水带固定筋与定位筋,避免了止水带受损,节约了安装成本,提高了二次衬砌施工缝防水质量;其节段化设计方便了端头模板的加工、安装与拆卸,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与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浅谈沉管隧道起浮与抗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管隧道结构设计与普通隧道的结构设计不同,沉管隧道管段不仅要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也要满足起浮及浮运期间的干舷高度,以及运营期间的抗浮安全系数要求.文章根据影响管段干舷及抗浮的主要因素,浅谈沉管管段起浮与抗浮设计,为以后沉管隧道管段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季军 《现代隧道技术》2011,48(4):126-130
隧洞及井接头防水作为一项关键工序,对输送饮用水的青草沙过江管隧洞工程尤为重要。文章以此为工程背景,结合深覆土输水隧洞的特点,详细阐述了隧洞自身的防水质量控制及特殊形式外包井接头设计和施工技术,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西安地铁二号线地裂缝段防水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裂缝是西安市地铁工程建设面临的重大难题,其活动将给地铁的防水带来很大的压力.结合西安市地铁二号线地裂缝段处置措施的课题研究,对地裂缝的成因及特点进行了说明;根据地裂缝段地铁的结构设置情况和地裂缝的特点,提出了GINA止水带法、可卸式管片拼装双层结构法和管中管法等三种具体的防水方案.  相似文献   

20.
水中悬浮隧道管段接头的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对悬浮隧道管段接头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影响管段接头力学特性的因素和规律,同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