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作为专用汽车行业的一个缩影,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从30年前的汽车修理厂,成长到如今年产能力改装车达5000多台的大型企业,反映了中国专用汽车30年来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郑舒 《专用汽车》2015,(1):25-29
<正>2014年,专用汽车行业风云变幻,大事频频。从央视曝光随州汽车改装乱象到工信部提高罐式车准入门槛,从"假国Ⅳ"事件到国Ⅳ标准全面实施。这一年,整个专用汽车行业经历了太多的酸甜和苦辣、阵痛与煎熬。回升之路在哪里?希望又在何方?转型升级成为这一年行业的关键词、风向标和主心骨。本刊从对国内专用车行业影响力的角度,邀请行业专家和相关机构评出了"2014专用汽车行业十大新闻",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是可以从这些令人难忘的片段,重温深深印入2014年全行业的足迹。  相似文献   

3.
<正>近10多年来,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形成了随州、梁山、十堰、襄阳等多个专用汽车产业基地,产品从生产大陆货到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从原来大量非法改装到今天的规范化生产,我国专用汽车产业逐渐转型升级,一批优秀的专用汽车企业脱颖而出。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在"十三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该如何发展,这是企业、行业和政府都需要关注的问题。在2015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国际发展论坛"十三五我国专用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汽车市场运行规律,专用汽车制造企业现状和市场需求量预测,以及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几方面阐述了汽车将持续快速发展,指出了影响专用汽车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了“九五”期间专用汽车生产与发展的热点,提出了促进专用汽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专用汽车》杂志到本期出满100期了,值得庆贺,值得纪念。《专用汽车》杂志从1982年创刊到现在的23年来,我国专用汽车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专用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中,《专用汽车》杂志作为专用汽车行业惟一的科技期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行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她不仅是专用汽车行  相似文献   

6.
中机联和湖北省政府共建"中国专汽之都"目标是:到2015年,在湖北随州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以专用汽车为龙头,以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产业集中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含量得到明显提高,力争随州市成为在全国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力位居前列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其主要内容是:(一)实施"中国专汽之都"发展战略。对随州市专用汽车行业发展实施战略管理,将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发展纳入中国专用汽车发展规划和湖北工业发展规划之中,组织制订随州市"中国专汽之都"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三一重工,这家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企业,在汽车行业,大家或大都知道;而三一重工十几年来也一直在生产重型(工程)专用汽车底盘(属于重卡),供自己的混凝土搅拌车、自卸汽车、车载泵等专用汽车使用,且几乎不直接外卖底盘,则只有行业部分人士知道了。虽然重型(工程)专用汽车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治超力度的不断加大及对商用车燃油消耗值的限制,汽车轻量化在"绿色汽车"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受重视,我国专用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开展"瘦身运动"的呼声越来越高。4月23~27日,在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用车分会、专用汽车杂志社及芬兰钢铁Ruukki罗奇中国公司在青岛、武汉、广州三地联合举办的"高强度钢应用技术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我国部分专用汽车企业已经开始了车辆轻量化的尝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应用高强度钢替代普通碳钢是实现专用车辆轻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1"互联网+"的优势自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以来,从"互联网+农业"到"互联网+传媒"到"互联网+汽车后市场",传统行业纷纷寻找拥抱互联网的机会,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概念也是追捧有加。笔者认为,在"互联网+"行动中,互联网首先对传统企业做的是"减法",互联网的效率优势在于信息,即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消除传统行业信息获取渠道少,信息处理能力弱,单  相似文献   

10.
<正>每年开春,记者的朋友圈都能看到各大专用汽车企业忙着"招兵买马",大批量"招工难"似乎从近两年尤为明显,熟练的焊工工资即使涨到8000元都不一定有人干。当前,我国专用汽车行业驶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一系列针对专用汽车行业的投资、管理、生产、运营等新政陆续出台,加快了产业升级的进程。在行业提质增效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我国专用汽车企业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产业升级路径,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正>《专用汽车与配件》由商用汽车杂志社编辑出版,全心致力于服务专用汽车全产业链。进入21世纪,我国专用汽车行业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新企业数量和产能急剧膨胀,目前我国《公告》内专用  相似文献   

12.
回顾我国专用汽车行业6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不能不提"专用车企业的娘家"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从创立至今,汉阳所见证了我国专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时期,为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最近,记者采访了汉阳所的第一任所长张文礼.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的市场竞争似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跟传统的模式不一样,"造车新势力"有他们与众不同的一套造车思维和方式。如果说在乘用车市场"造车新势力"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那么在专用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却属于凤毛麟角。在第十五届中国(梁山)专用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梁山车展)上,记者就遇到了这样  相似文献   

14.
正走进龙岩畅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畅丰汽车)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生产及切割适用组装大流量排水车的配件产品。不远处一辆应急抢险车正在马不停蹄地做着试验……作为龙岩最早一批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畅丰汽车从半挂、自卸到高端发电车、电源车指挥车、检测车,企业多次转型最终"化茧成蝶",成为福建省第一台发电车开发企业,发电车国家标准立项单位,其研制的客车型发电车,填补了国内高档发电车产品的空白。畅丰汽车的发展,可以说是龙岩专用汽车产业转型与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正>一年一度的汽车互联网盛会——"第九届TC汽车互联网大会"日前在上海举行,2016年的主题是"汽车+移动互联网:跨界思辨汽车产业终局"。TC汽车互联网大会不仅是中国车联网领域历史最悠久、全球最大规模的汽车互联网行业盛会,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机构、汽车整车厂、移动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代表、演讲嘉宾以及整个行业的产业精英们提供一个跨界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6.
韩林 《汽车情报》2005,(32):11-16
一、专用汽车发展势头强劲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专用汽车企业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加快了一些大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的形成,提升了专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许多地方生产的专用汽车被列为当地政府重点监管产品,得到了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方向转变。专用汽车一直处于有利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历史机遇之中。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专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全国生产专用汽车的企业约800多家,占汽车企业总数的85%,其中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21%,专用汽车市场稳中有升,产销几乎占领整个载货市场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1月17~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拉美三国进行了国事访问。随行的中国企业代表团中,润南集团的董事长石建超也在其列。说到润南集团,专用汽车企业对这个名字应该并不陌生,作为专用汽车行业最出色的车辆涂料及涂装企业之一,润南集团已经和我国多家专用汽车企业达成了十分良好的合作关系。润南集团的董事长石建超,用8年时间将一个小工厂做成了综合性集团企业。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为企业做出战略决策,准确把握了润南集团在每一个十字路口的走向。未来的五年,他表示要将所有精力放在专用汽车行业上。他认为专用汽车行业将再次迎来黄金发展的五年。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三批汽车行业退出名单公布多家专用汽车企业上榜在4月9日的《专用汽车》杂志微信公众号上,我们发布了一篇题为《第三批汽车行业退出名单公布多家专用汽车企业上榜》的文章,该篇文章的点击率很快突破了一万。现在每个月都会有新增的专用汽车企业进入行业。而相比起进入行业的名单,退出的名单似乎更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按照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  相似文献   

19.
<正>"双中高"的概念是2015年年初由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即中国经济持续实现中高速发展,中国制造转型中高端市场。作为与国民经济发展高度正相关的行业,专用汽车的转型升级走向中高端市场的过程已在"十二五"初现端倪,并会持续贯穿"十三五"。"十二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最突出的就是市场结构的变化,即工程类专用汽车需求快速下降,物流类专用汽车需求快速上升,且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有一定实力的企业集团与小而专特色的专用汽车企业齐头并进;全新企业运营模式、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层出不穷;新技术、新  相似文献   

20.
徐润 《专用汽车》2012,(3):19-19
<正>"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艰巨,专用汽车行业也不例外。背靠全球最大、最有活力和潜力的专用汽车市场,享受着连续十年的产销量稳步增长,习惯了靠产能扩张等外延式发展方式,一下子要进行转方式、调结构,我国专用汽车行业中肯定有很多企业不适应。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