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通过对京广高铁雾闪案例介绍,探讨"雾闪"原因及规律,分析"雾闪"对铁路行车设备的危害及造成红光带的原因,提出减少"雾闪"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声明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的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  相似文献   

3.
以地铁施工中"洞通"、"轨通"、"电通"、"系统联调"和"通车试运行"这一关键路线为主线,在分析多个城市地铁施工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不同工法下地铁前期准备工作、车站区间土建及装修施工、轨道铺设、设备安装及系统调试等各子项工程的施工进度推荐指标,并对影响地铁施工工期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详细的论述;为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地铁施工进度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方案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京沪高速铁路,这项我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三峡工程以外的第二大工程,被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尤其对京沪高速铁路是采用"轮轨"还是"磁悬浮"方案,有不同的看法.文中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速铁路的发展状况及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性,对"轮轨"与"磁悬浮"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及可行性比较,认为京沪高速铁路宜采用"轮轨"方案.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超导线圈对于减轻主变压器的重量及提高其效率有明显效果.介绍"多层绕"和"密绕"高温超导线圈概况,以及采用直流电及交流电试验的结果.确认线圈结构及基本特性无问题,若降低冷却温度,还可提高临界电流值,减少交流损耗.  相似文献   

6.
<正>张元,北京交通大学内燃机车专业硕士,北京市智能交通协会副会长,北京地铁公司副总工程师,北京地铁研发中心主任,国家综合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专家。19832007年在北京地铁车辆厂历任工艺科科长、技术部机械室主任、副厂长、厂长等职务;20072007年在北京地铁车辆厂历任工艺科科长、技术部机械室主任、副厂长、厂长等职务;20072011年任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车辆部部长;2011年至今任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及地铁运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2007年起,曾先后担任多项科研项目的技术指导和实施负责人,包括国家863项目"地铁车厢和船舶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国家科技部项目"地铁试运营风险控制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北京市交通委项目"地铁照明新光源及节能应用技术研究及示范"、北京市科委项目"面向乘客的地铁动态信息服务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系统研究及示范应用"、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钢铝复合导电轨技术要求"、北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铁白石桥南站换乘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白石桥南站为北京地铁9号线与6号线相交的换乘车站,通过对此换乘车站方案的分析和探讨,提出换乘车站的设计思路及一般设计原则。并重点对"侧—岛换乘方案"、"T形岛—岛换乘方案"及"L形岛—岛换乘方案"3种典型换乘形式进行比较分析,据此选择合理车站位置及换乘方式。另外,对白石桥南站6、9号线资源共享设计进行总结,提出几种资源共享的方式,阐述了车站采取资源共享的优势,指出换乘车站实施资源共享的合理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战略性及复杂性入手,说明靠传统的工程思路解决问题的低效性,以及用新型的系统观念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继而在业内首次提出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有必要创建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城市轨道交通学"。随后,对创建"城市轨道交通学"的可行性,从国家学科设置管理、创建学科"三要素"及内外部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对城市轨道交通学的知识体系及创建路径,提出了初步设想,并重点论述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学"的方法论具有其理论合法性和实践合理性。期盼本文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学的知识体系及创建路径,能为行业提供一种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9.
结合《铁路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及工业企业标准化建设需求,深入研究高速铁路信号装备工业标准化及工艺规范实施细节,以无线闭塞中心设备为例,在符合产品设计性能及安全质量要求并不影响维修的前提下,充分对标借鉴铁路精品工程施工标准化的经验,形成高速铁路信号装备工业产品标准化设计及工艺规范,提升高速铁路信号装备产品标准化水平,为促进铁路产品"走出去"及"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实施做好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南宁铁路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的"DJ-1型道口作业监控与无线预警装置"、"节能型监护道口防护装置"及"道口安全视频监视及管理系统"的设备组成、主要功能、工作原理和应用效果,提出了借助GIS和GPS技术对道口信息进行整合等建议,以实现道口防护装置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从湖南省地调院获悉,由该院承担的"湖南省资兴市硅石矿及饰面石材资源调查评价"项目野外工作基本完成,工作区内共发现硅石矿及饰面石材矿点9处,为资兴市打造"硅材料及饰面材料产业园"提供了资源勘查基地。"湖南省资兴市硅石矿及饰面石材资源调查评价"为省级矿业权价款地质勘查项目,共发现硅石矿及饰面石材矿点9处,大致查明了项目区内硅石矿及饰面石材矿点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铁绿化的功能及特点,结合南宁铁路局对南宁站、南宁东站、柳州站、桂林站及南宁至南宁东区间"四站一区间"绿化要求,林管所经过近3个月时间,在任务、时间、环境等条件受限情况下,本着"连续不断"、"内灌外乔"、"整齐美观"为原则,以"内灌外乔,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错落有致"为主要目标,进行反季节"纯手工"的绿化施工,最大限度地展现高铁绿化的效果及功能,走出一条既保安全,又现美观的高铁绿化之路。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背景,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自身的优势及面临的机遇,提出了"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际铁路业务开发的思路及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4.
在天津站枢纽工程建设初期,针对换乘中心通风空调系统的特点,在"集中"和"集中+分散"两者中选择最适合的系统方案及管理模式。通过对系统方案、投资费用分摊、维护费用分摊、系统控制等要素的比选,两种方案及管理模式均能满足换乘中心的功能需求,但"集中"模式更经济,更可靠,费用更少,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轨道"以直拟曲"的基础上,分析了轨道功能件和定子铁心"以直拟曲"及导向面"以曲拟曲"的方法和适用范围.高速磁浮轨道采用不同长度的功能件或轨道板"以直拟曲"和部分"以曲拟曲"是可行的;在合理选择"以直拟曲"带来的设计误差的情况下,能在保证轨道精度的前提下采用通用的功能件铺设轨道.为将来设计不同长度的轨道功能件及板式轨道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西北及西南地区高速铁路建设多以隧道为主,因隧道地段的信号设备维护极为不便,信号维护人员不能在短时间内到达设备维护地点,易造成列车运行安全的风险。以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及兰州铁路局高速铁路维护管理模式为研究基础,提出信号设备综合维修平台技术理念及"动态修"、"以换代修"的新型维护体制,解决山区铁路隧道群地段的信号设备维修、维护问题,同时补充和完善既有高速铁路维护制式及标准。  相似文献   

17.
<正>张元,北京交通大学内燃机车专业硕士,北京市智能交通协会副会长,北京地铁公司副总工程师,北京地铁研发中心主任,国家综合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专家。1983~2007年在北京地铁车辆厂历任工艺科科长、技术部机械室主任、副厂长、厂长等职务;2007~2011年任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车辆部部长;2011年至今任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及地铁运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2007年起,曾先后担任多项科研项目的技术指导和实施负责人,包括国家863项目"地铁车厢和船舶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国家科技部项目"地铁试运营风险控制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北京市交通委项目"地铁照明新光源及节能应用技术研究及示范"、北京市科委项目"面向乘客的地铁动态信息服务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系统研究及示范应用"、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钢铝复合导电轨技术要求"、北  相似文献   

18.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下水发育的特长隧道防排水一般优先采用"人"字坡设计。宝兰客运专线渭河特长隧道进口端,受不良工程地质和建筑物的控制,隧道采用"V"形坡形式下穿籍河河谷阶地区,下穿段及各斜井、竖井在施工中风险相对较大,存在涌水涌泥等风险,且隧道"V"形坡地下水需永久抽排。通过分析宝兰客运专线渭河隧道水文地质条件,研究隧道下穿籍河河谷段地表水、地下水及含水岩组的特征,进而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预测,提出优化的下穿线路及辅助坑道方案并被采用,对通过富水地段的隧道和辅助坑道施工及运营安全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中压网络是主变电所、牵引供电系统和动力照明供电系统相互连接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制约着主变电所位置及数量的确定.运营及在建线路环网分区的划分经历了"短分区"—"长分区"—"短分区"的过程.阐述了不同分区的几种保护方式的原理,从保护可靠性、供电系统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实例,对中压环网的分区形式进行比较,通过潮流计、保护方式选择及电缆投资对分区划分进行分析,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国内外"地铁+物业"开发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分布、站点影响范围、轨道线网密度情况,提出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发展结构及"地铁+物业"空间分布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地铁+物业+换乘设施"三体合一的站点设计及规划控制要求,并以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金银潭站作为实例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