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辆装备保障力量是我军作战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遂行车辆装备保障的主体。信息化战争武器装备一体化、装备保障精确化,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的编成结构、作战运用、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力加强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对于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强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必须科学编配、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2.
强化保障意识,研练保障方式。一是增强战备观念,提高保障能力。由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时效性决定了装备保障的及时性,要求装备保障必须预有准备,这就要求车辆装备保障分队在平时就必须严格按照《车辆野战应急抢修保障训练实施方案》和《车辆野战抢修保障训练纲目》要求,强化全体人员的战备观念,紧密结合非战争军事行动对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的需求,加强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具有政治性与时效性强、参战力量多元、车辆种类繁多、行动地域广阔和受敌威胁较大的特点。因此,车辆装备保障部门必须站在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树立大局观念,立足现有车辆装备和保障力量。按照“整体筹划、重点保障,军地一体、联合保障,快速反应、及时保障”的指导原则,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4.
建立高效统一的车辆装备保障联合组织指挥机构.高技术战争的车辆装备保障是一种大系统的保障行动,单靠军队自身的保障能力无法适应需要.所以.搞好高技术战争的车辆装备保障,必须建立一个军地结合、高效灵活的车辆装备保障联合组织指挥机构.集中统一指挥调度军、地各种车辆保障力量,提高保障能力.基本设想是:在各战区成立车辆装备保障联合领导小组,成员由各战区分管装备工作的首长和陆、海、空军装备部门领导以及国家或省级有关车辆技术部门领导参加.为便于组织指挥,适应高技术战争的要求,战区所辖省、市、县均应建立相应的组织保障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在战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驻地部队的车辆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经验和近期几场信息化战争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支军队仅靠自身的力量几乎无法赢得战争的胜利。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广泛、深入的国防动员将成为致胜的关键。车辆装备作为部队后装保障的主要运输工具和众多战斗及保障装备的载体,战时必然被大量动员。为保证车辆装备战、技术状况良好和提高战损车辆抢修抢救能力,车辆维修保障力量也必然随之被大量动员。而地方车辆维修体系结构、方法和器材供应方式与部队现行的维修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如何探索规律,组织科学、高速、有效的动员,把地方车辆维修保障力量的战争潜力快速转化为战争实力,满足军事斗争需要,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特点 政治性要求高。多样化军事任务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政治影响力,部队一旦出动,首先要求车辆装备能拉得出、跟得上、跑得远,如果在执行任务中车辆装备出现了问题,很可能会影响任务的完成。所以,车辆装备保障的优劣有时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7.
加强早期规划和建设,实现维修保障力量与新型车辆装备保障建设同步发展 一要做好新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建设规划。部队车辆业务部门应参与新型车辆装备的保障性论证工作,协助装备论证部门提出维修保障方案。通过了解新型车辆装备的保障要求,结合维修保障的环境条件、资源条件和经费条件,制定新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建设规划。其主要内容为:确定新型车辆装备的维修级别和各级别的任务,确定新型车辆装备维修设备和维修设施的种类,确定新型车辆装备使用维修人员的培训计划,确定新型车辆装备维修备件的数量和货源,确定新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详细的技术资料和来源。  相似文献   

8.
刘荣友 《汽车运用》2012,(11):12-13
胡主席关于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重大战略思想,对装备保障能力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必须以"作战能力"牵引"保障能力"、以"保障能力"支撑"作战能力"为根本牵引,围绕海军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保障单元、保障要素融合集成为综合保障能力为目标,深化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改革,为全面生成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能力服务。一、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改革的基本要求(一)把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改革的着力点,放在装备体系综合保障能力生成上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对未来战争的"预实践"作用越来越强,军事训练正逐步跳出"尾随战争"的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9.
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是车辆装备保障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车辆装备保障分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能力的根本途径。认真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是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何晓东 《汽车运用》2009,(12):25-26
非战争军事行动事发突然。保障任务繁重。要以加大车辆装备配套建设为根本。从而提高车辆装备输送能力。在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过程中,我军输送装备数量不足、型号老旧、载质量吨位小、通行能力弱、保障装备不配套、技术状况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着车辆装备的输送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系列配套的车辆装备。  相似文献   

11.
<正>一、加强体制建设,建立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车辆装备保障体制提高车辆装备保障效益,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是完善车辆装备保障体制的根本出发点。车辆装备保障体制的确立,要科学论证,综合平衡,减少环节,提高效益,使其更加科学、规范、权威,便于操作和执行,以保证车辆装备保障的时机、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作战部队机动灵活、反应机敏,对装备保障力量的部队化、战斗化要求更加迫切,装备保障是在多维一体的数字化战争环境下实施的,保障对象是具有全纵深、全立体、全时空作战能力的信息作战部队和以网络为平台的一体化C4ISR系统。因此,加强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装备综合保障能力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3.
冯志光 《汽车运用》2011,(10):11-12
一、把握规律,科学确立车辆装备保障指导思想(一)保障行动事关全局,筹划工作必须周密全面。军队要实践“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完成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非战争军事任务中的车辆装备保障,必须从全局出发,具备强烈的政治敏锐性。善于围绕大局超前行动,着眼平时、保障战备,科学确立车辆装备保障方案、力量编成与使用原则、物资器材筹措供应的方式方法.为部队行动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维修保障。  相似文献   

14.
适应要求,建立车辆装备信息化保障指挥体系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是诸军兵种协同作战,车辆装备保障只有通过参战各方联合保障,实现资源的统筹规划、合理分配,才能避免组织上的混乱和器材设备的浪费,降低非保障性消耗,充分发挥其保障效能。因此,主动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客观要求,建立综合程度高、反应速度快、保障能力强的车辆装备保障指挥体系,是我军车辆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是建立综合高效的车辆装备保障指挥体系。要以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三军界限、军地界限及平战界限,突破封闭型车辆装备保障体制格局,以军队车辆装备保障机构为主、地方车辆保障机构为辅,按照“三军一体、军地一体、平战一体”的构建原则,建立和完善统一指挥、持续高效、突出重点、分类保障、军民结合的信息化车辆装备保障指挥体系。二是建立车辆装备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利用C4I指挥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建立与作战指挥机构相连接、与车辆装备保障指挥机构相连接、与参战车辆和保障人员相连接的自动化指挥网络系统,实现车辆装备指挥中数据收集处理、运筹决策、信息传输、车辆导航、人员定位的一体化和自动化。三是建立精干高效的战时车辆装备保障指挥机构。车辆装备保障指挥机构的结构设置与人员编组应着眼未来信息化作战的特点,按照“合成、精干、灵活、高效”的要求,加强自动化指挥、智能化程序设计、计算机技术保障力量建设,以实现战时对车辆装备的精确保障。  相似文献   

15.
随着部队车辆装备更新换代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型车辆装备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对车辆装备保障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情况看,车辆装备人才队伍建设与装备建设发展及信息化战争的实际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速车辆装备人才队伍建设。着眼实际需要,搞好整体规划。一是要树立人才为本的建设观念。牢固树立装备人才是科技强军、科技兴军关键要素的观念,超前培养、高起点储备的观念,培养与使用并重的观念。在部队中叫响“装备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的口号,真正做到装备人才培养在思想上挂号、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加速推进和部队车辆装备的不断更新,车辆技术保障人才建设的地位日趋突出,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当前部队车辆技术保障干部队伍现状,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车辆保障需求,以时不我待和科学务实的精神抓好部队车辆技术保障人才建设。数质  相似文献   

17.
李根 《汽车运用》2014,(11):10-11
习主席反复强调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全军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这一重要论述抓住了强军兴军的本质要求,对于车辆装备保障工作而言,贯彻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核心就是要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落下去,自觉地把战斗力标准贯穿于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确保如期形成与未来战争要求相适应的实战保障能力。一、领悟坚持战斗力标准的基本内涵。选准车辆装备实战保障能力建设的突破口坚持战斗力标准,是古往今来世界各国治军谋胜的第一准则,我军诞生80多年来,始终坚持把战斗力标准作为治军之要、强军之魄。随着未来战争形态的快速演变和我军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动态发展的形势任务逐步为坚持战斗力标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8.
刘玺  李霖 《汽车运用》2010,(1):19-19
<正>民用轮式车辆动员,就是以民用轮式车辆研制、生产、储备和技术保障力量等为对象,为满足军队作战和特定军事活动对民用轮式车辆的需求、保障民用轮式车辆正常使用而进行的一项特殊的装备动员活动。适时、有力的民用装备特别是民用轮式车辆的动员征用,对于充分发挥我军在非战争军事行  相似文献   

19.
一、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车辆装备保障的主要特点(一)预测难度大,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突然。地震、暴乱、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通常事发突然,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很强的时效性。通常要求车辆装备第一时间迅速出动,将救援人员和物资运送到现场,保障任务往往随行动命令指示随即下达,几乎没有准备时间。而大部分地区难以进行快速的空中或铁路输送,只能依靠快速的摩托化机动,运输保障量大、机动距离远、车辆维修保障任务重。  相似文献   

20.
张顺  朱雪嵩 《汽车运用》2010,(11):25-26
<正>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弥补军队车辆装备保障力量的不足,提高车辆装备保障质量效益,构建"平时联保、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军地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