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广东佛山一环高速公路旧路路面使用现状及病害成因分析,提出乳化沥青冷再生试验路路面结构设计方案;为确保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具备良好的路用性能,开展不同RAP掺量、水泥掺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确定RAP掺量为80%、水泥掺量为1.5%时其综合性能较佳;开展试验路铺筑,总结分析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现场施工工艺,检测结果表明试验路总体铺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公路管理处为了进一步检定其在汉阳县公路段“阳离子乳化沥青站”生产的沥青乳液修建公路路面的可靠性、稳定性,于1985年在日交通量2000车次以上的汉阳檀纸线旧油路上,经过水泥稳定补强整型,铺筑了三段阳离子乳化沥青试验路,即:(1)2.5厘米厚沥青表处1公里;(2)4厘米厚沥青碎石1公里;(3)7厘米厚沥青混凝土1公里。并且是在不同的气温条件下完全采用人工拌和摊铺的,如沥青混凝土是在30℃以上的高温气候下铺筑成型,而沥青碎石则  相似文献   

3.
宋守国  周清 《公路》1992,(11):31-33
根据1989年南京~扬州公路上铺筑丁苯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试验的成功经验,在205国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3cm丁苯橡胶沥青混凝土的试验路,获得良好效益。本文介绍试验路的设计施工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阳离子乳化沥青试验路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使用阳离子乳化沥青铺筑黑色路面,其施工工艺,路用性能与热沥青的有较大差异。文中就不同施工方法对矿料的规格要求,乳化沥青的种类选择,乳液的生产,材料的用量等方面作了叙述;较详细地介绍了乳液的层铺,贯入式,拌和等施工方法的实际操作及其相应的注意事项;根据对试验路实践的体会和对使用效果的分析,就不同季节的施工措施,封层的使用,乳化沥青用量的控制,乳化沥青的经济效益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立波  王哲人 《公路》2008,(3):185-188
结合辽宁省交通厅重点科研课题"沥青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的研究",首次在辽宁省采用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组合的混合式路面结构形式对高速公路进行维修处理,本文对采用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规范和美国AASHTO(1993)路面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程实际,铺筑了三种路面结构形式的试验路段。试验路通车3年后,路面性能良好,可有效地减少路面反射裂缝和水对路面的影响,为混合式路面结构在高速公路应用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石黄高速公路石辛段在2009年维修罩面中采用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铺筑了下面层。针对路面铣刨的废料进行了级配试验、马歇尔试验、干湿劈裂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确定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并对其进行了车辙检验,高温性能优良;同时,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拌和楼进行了改进,铺筑了乳化沥青冷再生下面层,经过一年的运营,路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结合试验路铺筑的工程实例,介绍多碎石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多碎石沥青混合料的特点、配合比设计、施工及检测等一系列内容。研究发现,采用两阶段级配检验所确定的SAC级配具有良好的骨架密实结构和路用性能;通过设置两层粘结层,既减缓了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又提高了路面结构的防水能力;多碎石沥青混合料试验路铺筑完成后,效果良好,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胡珊  任瑞波  王树森  栾海  王哲人 《公路》2003,(10):50-54
在充分考虑碎石基层非线性(弹塑性)特性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吉林通化试验路3种路面结构面层底面及半刚性基层底面弯拉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对通化试验路2种具有碎石基层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抗疲劳寿命进行了预估。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结构中的透层是有特殊作用的重要结构层,但目前透层施工常采用的洒布型乳化沥青不具渗透力,难以保证透层的施工质量。高渗透力乳化沥青可渗透半刚性基层表面1~30mm。简要总结介绍高渗透力乳化沥青的性能、试验结果、技术指标以及实际施工质量等。  相似文献   

10.
大碎石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在路面补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将空隙率较高的最大粒径为37.5cm的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铺筑在老沥青路面上代替半刚性基层,解决半刚性基层补强中反射裂缝及排水问题。采用集料嵌挤方法进行级配设计,使用高粘度沥青增加沥青膜厚度,以析漏指标确定沥青用量,通过试验路提出大碎石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的施工工艺。试验路观测表明:大碎石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用于旧路改造,能够满足道路结构强度及高温稳定性要求,起到路面结构排水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反射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胡春年  卫英才 《公路》1989,(8):31-36
前言陕西省公路部门自1983年起着手进行阳乳推广应用的准备工作。1984年成阳总段试产成功,铺筑了8170m~2试验路,路面厚1~3cm,使用了洒布层铺及拌和摊铺两种不同工艺。同年8月,华县地方道路管理站试铺了9500m~2,厚3.3cm的冷拌冷铺沥青混凝土路面。1985年、宝鸡、汉中、榆林、渭南公路总段都铺筑了试验路段。宝鸡总段在出现霜冻的低温(10℃至0℃以下)条件下,用洒布、拌和两种不同工艺铺筑920m~2试验路段,至今使用情况较好。这些研究试验为我省推广阳乳路用积累了经验,培训了人材,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坚持“面向经济建设”和“积极稳妥”的方针河南省现有公路3万9千公里,其中黑色路面1万7千多公里,每年实需沥青近10万吨。如何采用新技术节约沥青用量,降低工程造价,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已成为修建沥青路面的当务之急。 1978年至1986年,我省先后参加交通部公路科研所主持的“阳离子乳化沥青的研究课题”协作组,又列为我省的重大科研项目。“六五”期间共铺筑试验路55万4千m~2,同时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7,(4)
探讨了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用于微表处混合料的可行性,基于室内试验和试验路铺筑研究了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的施工性能、耐磨耗性能、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降噪性及长期使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工作性能良好,能满足微表处混合料快速开放的要求。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良好,其耐磨耗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优于SBS改性微表处混合料。随着橡胶粉掺量增大微表处混合料吸声系数呈二次函数关系增大,相比SBS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在800~1 000 Hz振动频率范围内,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的吸声系数可增大8%~15%,1 000~1 500 Hz振动频率范围内,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的吸声系数可增大16%~24%,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可大幅度降低传统微表处的噪音,具有优良的降噪功能。工程实践表明,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与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黏附状况良好,施工性能好,采用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煤液化残渣(DCLR)加工的改性剂铺筑试验路。首先对DCLR改性剂进行室内试验,采取干法拌合工艺掺加到沥青混合料中,然后对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试验检测。选择彭青一级公路作为试验路,通过对拌合、摊铺、碾压及路面检测进行系统总结,提炼施工工艺,形成完整的施工方案,为类似项目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路用阳离子乳化沥青的研究,在1980年8月完成了第一段试验路面的铺筑工作,对乳液生产和路面施工等方面有了初步的实践认识。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些问题,有必要进行再检验和探讨。我们对乳化机械进行了改进,并研制新的一代样机(包括室内试验和生产使用的各一台),作乳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性能稳定,乳液质量合格,将乳化剂  相似文献   

16.
我段是专业性的路面施工企业 ,1996年从河南某科研单位采购一套 RHL-10 0型半移动式乳化沥青生产设备 (图 1) ,经过安新高速公路及京沈高速公路宝山段的施工 ,能达到施工要求 ,但在使用过程中 ,有几种情况对生产及保证乳化沥青质量有影响 ,具体如下 :图 1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1)烧开水的锅炉容量太小 (水容量 5 0 0 kg)。( 2 )乳化液贮存缸存在沥青沉淀 ,影响生产及贮量 ,且不易处理。( 3 )组合缸乳化剂水及加热温水两个容器互相干扰、影响。对此 ,就我们工作条件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出几点建议 :( 1)锅炉可以使用容量大的 ,节…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封层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封层应用现状,采用研究开发的试验方法,对乳化沥青材料、下封层结构形式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在江苏沿江高速公路及连徐高速公路铺筑了乳化沥青下封层、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改性热沥青下封层、稀浆封层以及单层式、双层式下封层试验路,并对试验路进行了下封层性能检测,据此提出了推荐下封层材料类型及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8.
借助某公路路面修复工程为例,对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质量检验及经济环境效益进行分析,以弥补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在介绍该公路路面修复工程概况的基础上,对该公路路面修复工程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设计与施工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通过铺筑试验路段现场制备试件及取芯试件对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并对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经济环境效益进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该路面修复工程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节约了碎石、标准煤消耗量,减少了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物,并节约工程造价约428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王世良  王磊 《路基工程》2013,(2):189-191
半刚性路面开裂一直是业内人士研究的课题。通过开裂原因的分析,确定了在济徐高速公路中,采用较低设计强度,基层混合料采用嵌挤式结构,并在施工中对上下基层连续铺筑等一系列防止半刚性路面开裂的技术措施,基层均未收缩开裂,铺筑沥青后,路面完好。  相似文献   

20.
刘其军  龚仁贵 《公路》1992,(6):13-19
本文以改善沥青混凝土的耐候性入手,研究采用以普通水泥砂浆作为沥青混凝土的第二结合料,利用水泥砂浆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二次裹覆作用,降低沥青材料对温度的敏感性,以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通过对大量的室内试验数据和实地铺筑的试验路的观测资料的分析,以及经济效益的考核,证明水泥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既经济又耐用的新型半刚性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