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调系统的性能对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具有重要影响,在对采用不同制冷剂和压缩机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设计和研制了一种采用二级压缩喷射热泵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并与PTC采暖方式进行了实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PTC采暖系统相比,新型热泵空调系统能够节能15%以上,整车续航里程延长15km以上。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纯电动汽车普通热泵空调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系统性能衰减严重,甚至停止工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PTC辅助加热的低温热泵空调系统,运用KULI软件对其采暖工况进行一维仿真模拟,并将其应用于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放置在整车环境模拟试验室中,进行环境温度为-20℃、-10℃和-5℃的采暖性能试验。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此组合式采暖系统可以实现在低温环境下的采暖需求。并为实现热泵空调系统在整车中的量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空调系统是整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能耗部件.纯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续驶里程大幅缩减,热泵空调系可提升整车电能利用效率,但热泵空调系统相对复杂,增加了布置难度.文章通过热泵系统关键零部件及管路走向布置、静态及动态间隙校核、装配工艺性分析和美观性等多个维度,结合具体整车系统案例,总结了热泵空调系统总布置设计时的注意因素和遵循原...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动汽车热泵空调试验系统,测试了热泵空调系统制热模式从启动至稳定过程中,不同环境温度及压缩机转速下系统高压侧压力、低压侧压力、压缩机出口温度、车外换热器进口温度、车室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并分析了环境温度及压缩机转速对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制热模式启动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环境温度越低,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未启动时平衡压力越低,启动后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越长,热泵空调系统制热量越低;压缩机转速越高,系统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越短,热泵空调系统制热量越高。  相似文献   

5.
纯电动汽车是当前缓解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方案之一。然而,现阶段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发展却受到续驶里程较短等瓶颈问题的制约,难以得到有效普及。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并进一步提升纯电动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和综合行驶性能,提出一种纯电动汽车双电机单行星排动力系统构型方案及其系统分析方法。采用一种表征动力源部件与机械耦合机构节点之间内约束关系的通用矩阵式拓扑设计方法,系统探索基于基础构型方案的所有可行性备选构型,获得各备选构型的输出特性,并自动生成备选构型的拓扑结构表达式和动力学模型。采用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全局最优控制策略对所有备选构型的最佳经济性和最佳动力性能进行仿真,通过比较备选构型的性能以筛选获得综合性能出色的双电机单行星排动力系统构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对备选构型的最优能耗经济性与极限最优动力性能进行仿真测试,共获得25种满足能耗与动力性能筛选条件的构型;以单电机驱动构型方案作为参考构型,最终得到5种最优能耗经济性与最优动力性能均优于参考构型的优化构型方案解集,其中具有最佳经济性和动力性构型的0~120 km·h-1极限加速时间为10.973 1 s,最优能耗经济性为13.610 6 kW·h·100 km-1;该方法能够有效筛选获得经济性和动力性能优异的纯电动汽车双电机单行星排动力系统构型,进一步提升纯电动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和综合行驶性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多种纯电动汽车空调和冷却节能措施方案,建立了包括无动力电池冷却、蓄能式制冷在内的新型纯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节能方案,并简述其原理。  相似文献   

7.
介绍燃油加热、电加热、热泵加热几种针对纯电动汽车的加热方案,并对几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对国内外几款典型的纯电动汽车的冷却系统构型方案进行了解析,分析了其构型的特征,为自主品牌电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的冷却系统方案制定提供指导。采用电机余热加热电池包、电池温度分级控制等方式可优化系统的能量利用,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为应对汽车燃料消耗快速增长及由此引起的能源和环境问题,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近日,工信部等五部委印发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18年4月1日起实行。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已成为我国汽车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9.
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属于非线性、时变系统,不易求得其系统数学模型,常规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策略效果不佳,所以论文对采用模糊控制策略的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首先对夏季车室热负荷进行计算,在Matlab软件下的Simulink中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在Simulink中的Fuzzy Logic Controller模块中设计系统的模糊控制器。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变参数仿真,通过改变乘员舱人数、车速、车室外温度、车室内温度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策略的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车内温度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设定温度且波动幅度不大,符合纯电动汽车空调对响应时间、超调量、变负荷能力的性能要求,与传统的PID策略相比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对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结构与布置方案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了空调系统制冷负荷与参数匹配计算流程.以某型号纯电动中型客车为例,给出了完整的空调系统计算参数.对不同行驶工况下电动客车性能进行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所匹配的空调系统,该客车在提供足够制冷负荷前提下能够满足动力性能设计要求,但空调系统的使用将显著降低整车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1.
鉴于纯电动汽车与普通汽车的空调系统负荷特性的较大差异,引入电动机室传入热的概念。在考虑电池包对空调冷负荷影响的基础上,对空调冷负荷进行了计算和测试,得到怠速工况和行驶工况下,从不同围护结构的瞬时得热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后,比较分析了理论计算与测试的结果,为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负荷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大众ID.4纯电动汽车的智能空调和热泵系统使用电动空调压缩机,一汽大众ID.4 CROZZ和上汽大众ID.4 X标准版空调都使用R134a制冷剂,选装版热泵空调使用二氧化碳R744制冷剂。由于R134a是目前国内汽车空调应用最广泛的氢氟碳化物制冷剂,全球升温潜能值(GWP)高达1 430,对其进行削减替代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的关键步骤,主要替代品是二氧化碳R744或R1234yf等制冷剂。制冷剂的型号铭牌位于前机舱内,R134a制冷剂型号铭牌位置如图1所示,二氧化碳R744制冷剂型号铭牌位置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在开发的某款电动汽车搭建了其热泵空调系统仿真分析平台,利用1D和3D耦合分析的方法对乘员舱温度进行了预测,判断该热泵系统是否满足整车采暖的需求,并对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空调系统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热泵系统在-10℃环境温度下脚部平均温度达到16.2℃,未能满足-10℃的整车采暖要求,但能效比达到了2.9,辅助1KWPTC后能够满足整车采暖要求;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系统的制热量和压缩机功耗降低,系统COP增加。  相似文献   

14.
增加纯电动客车续航里程为新能源汽车的重中之重,文章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各种提高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方法,如提高带电量、提高动力传动系统、使用低滚阻轮胎及合理配置空调系统功率等,以增加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5.
纯电动汽车是当今前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趋势,驱动电机系统作为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也受收到越来越多关注。集成油冷电驱系统以其结构紧凑、低成本、高效率已经成为各大厂商主推的产品之一。文章针对集成电驱系统油冷方案在纯电动汽车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分析与实验验证获得油冷方案的相关参数,加快了集成油冷电驱系统在纯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16.
正一、电动驱动冷却液回路1.电动驱动冷却液回路概述捷豹I-PACE纯电动汽车采用了先进的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综合利用液冷方式、热交换器和增强型空调系统,其中还包含一个热泵流程。热管理系统不仅为驾驶员和乘客保持了舒适的环境,还用于恒定保持20~25℃的高压(HV)蓄电池理想工作温度,这可确保HV蓄电池以最佳效率进行工作,从而在所有条件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热管理已成为保障车辆宽温域环境适应能力、电池热安全和乘员舱热舒适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同时也对电动汽车的能耗,特别是高低温环境下的整车能耗有着显著影响。随着车辆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和发展路线在动力系统、空调系统等子热力系统和整车层面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和巨大的进步。综述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重要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电池、电机、热泵空调等子系统和整车集成热管理系统的技术进步,总结了当前电动汽车热管理亟待突破的技术重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冷却液作为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电驱热管理系统、空调制热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能量传递介质,在整车热管理系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冷却液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中的应用与工作原理,阐述了冷却液的关键性能指标及选型原则,并对冷却液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上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纯电动汽车用涡旋式压缩机属于一种容积式压缩机,压缩部件由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组成。由于可靠性高、噪声低和制冷效率高被广泛用于纯电动汽车上。随着市场保有量的增多,空调系统中压缩机引起的空调系统故障也相应增多,本文主要阐述此种压缩机出现的几种常见故障及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排放法规日趋严格,汽车工业正在加速推进电动汽车平台的开发,如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因为这些汽车的可用余热是有限的,需要采用额外的热源如电加热器来实现座舱加热。热泵系统是一种提高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的技术。介绍了一款高效蒸汽喷射热泵系统,其应用在丰田2017款Prius Prime汽车上,在无电加热器辅助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好的低温座舱加热性能和除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