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河道、铁路、公路改造及城市建设改造中,桥梁的净空及现有桥梁线形与新建桥梁线形衔接等问题是改造中的难点问题。既有桥梁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需顶升改造的问题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常用的施工方法是拆除重建。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对原有交通影响大及危害环境等问题的严重困扰。  相似文献   

2.
钢-UHPC轻型组合梁上部结构轻盈,简洁,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现场作业量少,可实现主梁一次成型整体预制和吊装,适应桥梁严苛的净空要求,可尽可能减少对桥下现有交通的干扰,在高速公路跨线桥和城市桥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采用组合结构符合目前交通部大力推广钢结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3.
跨越通航河渠的桥梁,桥下净空问题不论在公路、铁路及其他跨河构筑物的建设上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且涉及面甚广。具体地说,一是通航桥孔的跨度问题,二是通航桥孔在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时的最小桥下净高问题,三是航道等级和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的采用频率问题。 由于过去普遍存在标准宁高勿低的思想,以为河道等级定高些,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定高些,总比用低了好,过分强调要求桥下畅通无阻,所以有些省(区)对六级以下河渠多以六级航道标准作为最低标准。因而提出的净空要求不免有所偏高,给桥梁建设增加困难,投资及使用效果不尽合理。 本文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希望从事公路、水运基本建设的同志共同探讨,使交通事业在四化建设中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4.
本刊特稿     
在河道、铁路、公路改造及城市建设改造中,桥梁的净空及现有桥梁线形与新建桥梁线形衔接等问题是改造中的难点问题。既有桥梁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需顶升改造的问题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常用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桥下净空对桥梁颤振稳定性的影响,基于CFD数值仿真技术,识别了在多种桥下净空工况下大带东桥的颤振导数和颤振临界风速。研究表明:每个工况下的气动导数曲线趋势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没有随着桥下净空的改变而出现大的波动,边界对耦合气动负阻尼和扭转自身正阻尼影响有限;在桥梁抗风设计和抗风试验值中,可不考虑桥下净空振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众多桥梁由于桥下净空不足、桥梁沉降等原因,需要拆除重建或者加固改造。桥梁整体同步顶升改造技术应运而生,它为桥梁建设者们提供了一种既快捷又经济实惠的改造方式,能使工程成本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但是,针对一些大型桥梁超大幅度顶升工程,顶升作业本身会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尤其针对桥梁顶升作业中的支撑体系更是桥梁顶升作业风险控制的关键。本论文主要针对桥梁顶升作业临时支撑体系刚度进行研究分析,以原桥墩的刚度和临时支撑体系的刚度进行对比,为桥梁超大幅度顶升工艺安全实施提供理论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由于其施工速度快、不用布置支架,在中、小跨径的桥梁中具有较大优势,在工程中运用比较广泛。在进行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设计时,由于桥下净空要求、线路布置等因素的限制,其总体布置往往面临着桥梁变宽、曲线段超高、桥梁轴线与墩台斜交等具体问题。文中结合实桥设计,阐述了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在解决以上问题时的特殊设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陆续发生的桥梁倾覆、垮塌事件揭示了独柱墩桥梁存在的巨大安全风险,在对这些独柱墩桥梁横向抗倾覆性能进行改造时,受结构构造及桥下净空、桥下道路布置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常用的加长横梁、增设盖梁、增设墩桩等方式往往不能完全解决相应桥梁的抗倾覆问题。结合扩建连续箱梁桥的结构构造特点,以佛开高速公路龙山跨线桥为例,介绍了对采用纵向伸缩缝进行扩建拼接的独柱墩桥梁采用增设墩桩以及在原建桥和扩建桥间墩顶箱梁处增设钢横梁进行横向抗倾覆性能改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越江工程因桥下净空要求,在跨越滨江路时通常采取立体交叉型式,但受限于桥梁结构在江面段难以分叉或水利因素不宜在江中布墩的要求,常用立交型式往往不够理想。在上述背景下,结合工程实际案例,提出几种改良型立交型式,可供类似越江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概论一、桥梁演进:通都大邑,往往有通航河道,穿贯其中,将一大城市划分为二,如天津的海河和运河,上海的黄浦江和苏州河,武汉的长江、汉水,广州的珠江,诸如此类,为数不少。为水陆交通双方兼顾计,从前多设立浮桥,如天津的老东浮桥,上海的老外白渡桥等。嗣后市内交通日形发达车辆载重日增,复以汽车电车通行,而老式浮桥渐不适应现代交通工具的要求;河上船舶,由帆船改进为汽轮,高大无比,而桥下水上的净空又大为增高,因而将旧式浮桥改建为开关活动桥梁,如天津解放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