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旅游客车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 1.旅游客车对悬架系统的要求。旅游客车要求悬架系统不但要有较好的平顺性指标,而且还要保证汽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现在,高级旅游客车悬架系统的振动频率已接近一般小轿车的水平,通常在60  相似文献   

2.
张元胤 《商用汽车》2007,(8):106-107
独立悬架系统(IFS)具有安装空间小、自质量轻、同一桥的2个车轮不再相互影响等优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车速的提高以及乘客对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独立前悬架系统已经成为欧洲长途客车的标准配置,北美的部分长途客车也开始配置独立悬架系统.如今,随着我国道路条件的改善、乘客对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国内一些客车主机厂也纷纷开始了独立悬架系统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3.
空气悬架作为提高车辆舒适性、平顺性的系统总成,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卡车、客车乃至挂车上已经普及采用.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空气悬架市场起步较晚.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乘坐舒适性、行驶平顺性要求的提高,空气悬架首先在我国客车市场得到较快发展,且发展势头强劲,相比之下,在国内卡车市场的应用则显得十分冷清.  相似文献   

4.
悬架是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客车行驶平顺性、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一款11 m旅游客车多片簧悬架系统设计,主要介绍多片簧、减振器、横向稳定杆的选用及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5.
刘波 《汽车与配件》2007,(39):42-45
随着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和我国客车悬架技术的发展,空气悬架在客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传统的空气悬架控制模式是采用机械高度阀,即通过高度阀阀门的开启调节对空气悬架气囊的充放气,从而保持车辆恒定的行驶高度。随着系统应用的推广和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控制电子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和反应的灵敏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和我国客车悬架技术的发展,空气弹簧悬架在客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传统的空气悬架控制模式是采用机械高度阀,即通过高度阀阀门的开启调节对空气悬架气囊的充放气保持车辆恒定的行驶高度。随着系统应用的推广和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控制,电子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和反应的灵敏度,而且可以附加很多的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7.
1前言 舒适性与安全性足客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悬架对整车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在悬架的设计中考虑整车的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对于提高整车设计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9m客车前后板簧恳架的设计过程,说明客车设计过程中对板簧刚度、减震器参数以及整车侧倾角刚度的计算校核. 2悬架的布置形式 前后悬架均采用少片钢板弹簧,前悬架3片,后悬架4片,前后悬架均匹配减震器,前悬架加装稳定杆.  相似文献   

8.
吴修义 《商用汽车》2008,(3):110-11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和我国商用汽车特别是客车悬架技术的发展,空气弹簧悬架在商用汽车特别在客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见图1).目前,空气悬架的控制模式主要有机械控制和电子控制2种.传统的空气悬架控制模式是采用机械高度控制阀,通过高度阀阀门的开启控制气囊的充放气,从而保持车辆恒定的行驶高度;但随着空气悬架应用的推广和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模式逐渐被应用,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和反应的灵敏度,而且能利用悬架侧倾实现单独升降(这在城市客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和自动调整空气弹簧的刚度及阻尼等功能,提高了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同时降低车辆转向时的侧倾和减少空气的消耗量.本文对这2种模式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6820型后置旅行客车行驶过程中出现的车身摇晃现象,设计人员简要地从悬架系统的配置及布置方式对故障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辛健成 《商用汽车》2003,(12):66-67
在欧洲,旅游客车前桥采用独立悬架已十分普遍.早在十几年前,Neoplan公司的旅游客车上就装用了该公司拥有专利技术的A型臂独立悬架;但对于城市客车来说,低地板成为发展趋势,使得前桥空间位置很小,前桥装用独立悬架在技术上存在一定困难,不能安装类似于旅游客车结构的独立悬架,因此城市客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提高就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