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铁路运输形势的变化,越来越显现出装卸机械定期计划维修模式与货装生产实际的不适应。在货运组织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分析装卸机械定期计划维修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维修模式的思路:根据装卸机械的故障规律确定合理的维修方式,探索建立四级监测维修体系,加快培训技术骨干、合理配置维修设施,以建立状态监测基础上的装卸机械维修保养体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预防性维修、事后维修及状态监测维修等几种维修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结合装卸机械运用现状,提出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机械状态的实时监测,并探讨采用不同维修方式相结合的办法,以保证装卸机械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相似文献   

3.
装卸机械是铁路货物装卸作业的物质基础.装卸机械的维修管理直接关系到铁路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装卸机械执行定期计划预修制(以下称计划修),即按照其作业时间或作业总量(一般后者为主)来定期进行检修.这种维修制度强调"养修并重,预防为主",通过强化实施机械设备的各级保养制度,来防止机械发生事故、零部件早期磨损和超劳使用,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计划修制度对保证装卸机械的正常运转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在长期的实践中也发现了诸多弊端.所以当前如何完善和改革现行维修制度,是摆在装卸部门面前的一个课题.笔者就装卸机械的计划修与状态修相结合来提高机械维修技术水平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装卸机械的维修保养是装卸机械技术管理的关键内容.针对装卸机械维修保养的现状,通过改进修理方式、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诊断技术、完善维修管理制度、开展人员培训交流、采用激励机制等措施,达到加强装卸机械技术管理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铁路装卸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存在的装卸设备管理重视程度有待加强、装卸设备管理有待健全、设备维修体制滞后、装卸设备维修力量有待加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重视装卸设备管理工作、健全装卸设备管理机构、整合设备维修资源、推行设备状态维修制、加强人员技术培训等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向松  尚劲 《铁道货运》2010,28(6):45-47
衡水车务段针对任丘站门吊设备存在维修成本大、人员成本较高的问题,采取科学管理装卸机械、优化班组作业人员、提高人员素质和完善激励机制的对策,达到减少设备故障率、降低维修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振江 《铁道货运》2013,(2):42-44,58
针对铁路装卸机械配置型号落后、超期服役、装卸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结合国家和铁路现代化物流发展要求,提出铁路运输装卸机械发展重点和研究方向为:明确装卸机械发展的技术路线,推广应用新型和适用的装卸机械,明确逐步淘汰和限制发展的装卸机械,明确重点区域、重点方向和重点货物品类的装卸机械配置要求,强化装卸机械安全生产控制,明确集装化运输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装卸机械或车辆的发动机在冬季起动困难的4种影响因素,即气缸压力、最低起动转速、供油与点火,介绍了操作者或维修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的具体事项。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铁路装卸机械化的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装卸机械发展存在的问题,即装卸机械数量不足、功能不完善、设备老化等造成装卸机械化程度较低的原因,提出应提高装卸机械的科技含量与配置水平,加强装卸机械的运用管理,对既有装卸机械进行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集装化运输等建议,以适应铁路货运物流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装卸机械作业现场是一个复杂的环境,极易出现缺陷和隐患,导致故障停机维修,打乱正常的装卸经营,影响运输计划执行,造成资源浪费和客户不满,甚至发生突发事故。而这些“缺陷和隐患”总是有预兆的,可通过TPM全过程管理,发现并及时处理,实现设备“零缺陷”运行来满足安全装卸和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