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交通路网中有效路径的确定方法是进行各类随机交通流量分配的关键技术. 通过将启发式策略中的定向策略与层次空间推理策略相结合,模拟树的生长,提出了一种有效路径的定向层次空间推理搜索算法. 通过将该方法应用于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该算法可以与各类随机交通分配模型结合,并为交通规划人员提供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时,交通分配是一个关键步骤,有效路径集合的确定对随机交通分配的结果有很大影响.本文首先对基于Logit的主要交通分配算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们的不足;通过分析可知,有效路径集合的定义应考虑路径本身的性质及交通需求量的大小,然后根据一条路径对其它路径分配到交通流量的影响程度给出了路径影响度的定义,并依据...  相似文献   

3.
������Ч·���Ľ�ͨ�����ķ����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流分配是交通规划的核心工作之一,而路网中有效路径的搜索又是进行交通流分配的基础。通过将交通路网中节点位置的确定性与交通出行中路径选取的有向性相结合,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路径的分层定向搜索算法,并结合博弈理论建立了新的交通流分配模型。新的算法合理的汲取了启发式配流的比例加载思想,并借鉴相继平均法思路解决了多起讫点对的配流问题。新算法具有模拟实际交通路径选择行为,并给出唯一路径流量的特征。文中用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静态交通分配反映路网交通流的拥挤性、路径选择的随机性等典型交通流特征,是交通规划方案评价和路网分析的重要方法.文章在介绍交通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对静态多路径交通分配的发展进行分析,并总结了静态多路径非平衡交通分配法的关键问题,分别对路阻函数及路权的计算、有效路径的定义、路网最短路算法、分配算法流程设计4个方面进行研究,总结静态交通非平衡分配法存在的不足,可为交通分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态交通分配能反映路网交通流的拥挤性、路径选择的随机性、交通需求的时变性等典型交通流动态特征,比静态交通分配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在简要介绍动态交通分配的重要组成要素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动态交通分配区别于静态交通分配的六个典型特征:因果性、先进先出原则、路段状态方程、路段流出函数、路段特性函数和路段阻抗函数。从路径选择准则、路径走行时间定义、出行者出行选择假定、动态网络交通流模型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对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的分类进行综述性研究,分析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并总结动态交通分配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可为动态交通分配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蚁群算法的动态路径选择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城市路网交通流平稳运行和各路段交通流量合理分配,提出了一种基 于伪随机状态转移规则的动态路径选择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路段上流量和路阻,利 用伪随机状态转移规则和路径、路段信息素更新规则,模拟了出行者在路网节点的择路 行为,实现了路径选择过程中静态先验知识、动态交通状态及路径选择随机性的综合.算 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体现不同 OD 需求下路径选择的叠加效果和时延效果,相对于 平衡分配法可获得更好的路网交通均衡性,对于时变路况环境下的路径诱导系统也具有 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交通规划“四阶段”模型最后一步交通分配的可靠性,对交通规划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了克服出行者路径选择主要理论(随机效用最大化模型)存在的问题,Chorus 提出了随机后悔最小化模型.本文借用经济学领域中的无差异曲线概念,建立基于时间剩余的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双重约束下的随机后悔最小化模型,并对模型中存在的路径重叠和路径感知方差问题进行改进.最后运用示例性路网进行数值检验.结果显示,改进模型更加合理,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沈畅 《城市交通》2011,9(6):56-64
由于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交通越来越拥堵,通常会考虑引入各种收费措施调节交通需求和路径选择.为评估收费措施对出行行为的影响,在说明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利用一个简单的示例,系统地介绍了VISUM中考虑个体机动交通收费的三种措施——基于路段、基于区域以及基于矩阵的收费对交通分配的影响,并给出了各措施采用的分配方法和工作流程.最后...  相似文献   

9.
动态路径搜索是动态交通分配与动态车辆路径导行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建立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之一。本文给出了动态有效路径的明确定义,并将深度优先搜索的树搜索算法、寻路定向性、层次空间推理策略以及A^+算法中的定向估价函数相结合,提出了动态有效路径的一种有效算法。在新算法中通过对交叉口延误的特殊处理,使得城市交通路网中的分向交叉口延误得以充分体现,并有利于将交通导行系统与交通控制系统相融合.文中同时对动态有效路径搜索在动态车辆路径导行和动态交通分配的应用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城市出行多方式化的特征日益突出.本文在充分考虑城市多方式交通网络结构特性的基础上,构建方式及路径联合选择模型,研究多方式条件下的交通分配方法.首先,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构建出行方式和路径联合选择的Nested Logit(NL)模型;其次,运用路段实测交通流数据标定道路混合交通流条件下的交通阻抗函数;最后,基于构造的多方式交通网络进行多方式交通分配,分析出行量在网络上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多方式条件下的交通分配方法,能够有效地描述城市多方式交通网络条件下的出行方式和路径选择行为,以及交通出行在交通网络上的时空分布规律,对于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自行车交通特征的分析,对城市自行车交通分配的相关间题进行了较深 入的研究,包括自行车出行选择路线效用值的确定、自行车交通分配方法等。提出了 选择路线效用函数在因式公式及自行车文通流综合分配法.该方法在成都市综合文 通规划中已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Auction algorithm is a new and simple algorithm for finding shortest paths in a directed graph proposed by Prof. Bertsekas, whose application has been extended to solve a variety of linear network flow problems. In this paper, auction algorithm for shortest paths is introduce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The paper compares the auction algorithm with other algorithms widely used such as label-setting algorithm and label-correcting algorithm. The auction algorithm is particularly applicable to parallel computation and to the solution of a large-scale sparse network, which precise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ffic assignment. The algorithm is easy to program. Through a variety of measures the basic algorithm can be improved and speeded up and the computation speed can be increased by several times. The auction algorithm can be adopted in various traffic assignment methods. It can be used efficiently in the case of multiple origins and a single destination, and a single origin and multiple destinations. Different origin sets and destination sets are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raffic assignment. It is not required any more to find the shortest paths connecting any node pairs, so a lot of computation can be avoided and the computing time can be reduced by the use of the auction algorithm in the traffic assignment. Auction algorithms can thus be broadly applied in the transportation fields.  相似文献   

13.
对双交通网络中的次交通模式上的路段赋予虚拟路阻函数,将网络上的双交通模式随机用户平衡问题转化为传统模式的单模式固定需求随机用户问题,并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从而利用单模式固定需求随机用户问题对应的数学规划来求解.利用仿射尺度内点算法对一个小型路网进行了数值实验.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有限理性用户风险态度对随机退化路网均衡和系统效率的影响,构建了考虑路网能力退化的连续风险态度双参考点用户均衡(CPV_UE)模型和系统效率分析模型,证明了解的存在性,并设计了嵌套求解算法.模型从外部客观随机性(随机能力退化路网)和个体主观随机性(双参考点累积前景出行效用)两方面对交通网络均衡状态进行定义、划分与分析. 最后以Nguyen & Dupuis路网为例,分析了连续风险态度对网络均衡和系统效率的影响.研究验证了保守用户在网络均衡时感受到的价值更低的特点,也发现保守用户群体在均衡时流量分布更分散.同时发现,虽然CPV_UE比系统最优均衡行程时间期望大,但其标准差较小,行程时间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拍卖算法是由Bertsekas教授提出的一种求解有向网络图最短路径的新算法,已经发展成为求解线性网络流问题的综合算法。应用分析对比法进行研究.介绍了拍卖算法,分析了其特点,与常用的标号设定算法和标号修正算法进行了对比。最短路拍卖算法特别适合于并行计算和大规模稀疏网络的求解,符合现实路网的特点和交通分配的要求,并且便于程序化.通过各种途径对基本算法进行改进、加速,可使计算速度提高数倍。拍卖算法可以快速求出多个起点和一个终点以及一个起点和多个终点的情况,适应不同分配算法的需求。在交通分配中,只要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起点集和终点集即可,不必求得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最短路,避免大量不必要的计算,大大节省计算时间,在交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运用随机用户平衡配流的基本思想和交通流理论,提出了道路交通状态的概念,以便讨论交通拥挤情况下的交通量分配问题.将道路交通状态定义为行程时间和道路拥挤度的线性加权和.假定在路网随机变化的情况下,出行者以行程时间和道路拥挤度最低为路径选择准则,建立了基于道路交通状态的随机用户平衡配流模型,并证明了模型的等价性和唯一性,给出了该模型的连续平均求解算法.一个小型网络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反映出行者在随机路网中的路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随机事件扰动下出行者的择路行为对交通分配的影响,同时考虑供需条件的随机变化,以期望-超额出行时间为出行者择路依据,利用边际成本收费原理,推导了边际成本收费值计算公式,建立用等价变分不等式表示的系统最优交通分配模型,并利用自适应投影收缩算法进行求解.算例表明:当OD需求系数为1.0、路段能力退化系数为0.5时,路径1边际成本收费值分别比使用期望出行时间和出行时间预算为择路依据时增加了11.27%和3.58%;当出行时间可靠度为0.9时,路径1边际成本收费值分别比使用期望出行时间和出行时间预算作为择路依据时增加了20.22%和4.30%.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南京市实测数据分析了道路交通流实际随机、时变特征,证实现有行程时间最短路径算法相关研究中对道路交通流的随机、时变特征的假设与实际不符.以反例论证道路交通流实际随机、时变特征下,自适应算法(Adaptive Routing Policy)在求解行程时间最短路径方面的无效性.针对交通模式时段内道路交通流随机、时间无关的特征,以及路段行程过程中行程时间的确切概率分布难以知晓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历史概率分布的历史期望行程时间最短k路径基础上的考虑风险衡量及当前道路实际交通流状况的路径选择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