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反映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与电力传动及其系统控制技术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深化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与电力传动及其系统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工业实践;宣传其在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我国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进程和自主品牌发展与壮大。2007年《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将对报道重点和栏目作重大调整,主题内容包含三大板块: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大功率变流装置及其应用;应用系统及其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反映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与电力传动及其系统控制技术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深化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与电力传动及其系统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工业实践;宣传其在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主要报道国内外变流技术和电力牵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跟踪相关技术的发展动向。为了适应时代和技术的发展,本刊将对报道重点和栏目作重大调整,加大变流技术的报道力度和深度。主要栏目有:综述与评论、变流器、电力电子控制、材料与器件、应用与节能、绿色能源、电磁兼容、电动汽车、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与中大功率变流技术密切相关的各类功率半导体器件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当前广泛应用的IGBT,IGCT,IEGT,MTO,碳化硅功率器件及其应用特点。概述了大功率变流技术的基本电路拓扑,介绍了三电平电压源变流器、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以及矩阵变换器等常用拓扑。并从工业调速系统、铁路牵引系统以及公路牵引系统等实际应用出发,介绍了大功率变流器的最新应用实例,包括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的驱动装置等。提出了在大功率变流领域一些有望在未来10年得到提高的关键性技术和需要特别加以关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由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主办,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协办,是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工业技术类科  相似文献   

6.
新年寄语     
在风雪中,我们送走了猪年,迎来了鼠年,也迎来了<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30岁的生日.30年来,我们追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风风雨雨,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7.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报刊[2007]1459号),本刊已从2008年第6期开始更名为《大功率变流技术》,国内刊号变更为:CN43-1486/U,其前身为《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创刊于1978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8.
稿约     
正一、杂志介绍《大功率变流技术》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工业技术类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3-1486/U,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631。其前身为《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创刊于1978年,主要报道变流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内容涵盖电力系统与电网现代化、工业传动与交通运输、新能源等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9.
《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由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主办,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协办,是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工业技术类科  相似文献   

10.
《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由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主办,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协办,是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工业技术类科  相似文献   

11.
直-直变流器巳广泛用于计算机、电子装置、直流电传动和新能源中。太阳能发电、燃料电池本身只能输出较小的直流电压,其输出特性随负载变化大,因此需通过直-直变流器进行调节。多年来,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以追求紧凑、高性能、低损耗为目标,促使直-直变流器的电路拓扑、功能优化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基本电路通过重构、组合产生了各种新的变流器类型。与此同时,PWM开关模式直-直变流器的建模、软开关及各种现代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及移植应用,使得直-直变流器技术及其应用前景更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绿色能源的概念,以风力发电为重点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在绿色能源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分布式发电在绿色能源系统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首先简述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概述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热点技术、高新技术、新能源与节能的关键技术.并对工业上的380 V通用变频技术、高压变频技术、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功率变换技术及城市轨道车辆中电力电子技术作了介绍.最后对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中的永磁电机的发展作了简单的陈述.  相似文献   

14.
直-直变流器巳广泛用于计算机、电子装置、直流电传动和新能源中.太阳能发电、燃料电池本身只能输出较小的直流电压,其输出特性随负载变化大,因此需通过直-直变流器进行调节.多年来,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以追求紧凑、高性能、低损耗为目标,促使直-直变流器的电路拓扑、功能优化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基本电路通过重构、组合产生了各种新的变流器类型.与此同时,PWM开关模式直一直变流器的建模、软开关及各种现代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及移植应用,使得直-直变流器技术及其应用前景更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直-直变流器已广泛用于计算机、电子装置、直流电传动和新能源中。太阳能发电、燃料电池本身只能输出较小的直流电压,其输出特性随负载变化大,因此需通过直.直变流器进行调节。多年来,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以追求紧凑、高性能、低损耗为目标,促使直-直变流器的电路拓扑、功能优化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基本电路通过重构、组合产生了各种新的变流器类型。与此同时,PWM开关模式直-直变流器的建模、软开关及各种现代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及移植应用,使得直-直变流器技术及其应用前景更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的风力发电系统是风力能源系统中一个发展迅速的分支,基于逆变技术和先进控制技术的系统可以使风机在不同的风速下运行在最大功率状态.文章综述了该领域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的风力能源变换系统的组成、逆变器的PWM控制方法以及能量最大化的控制策略.以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为基础的能源变换系统具有风能利用效率高,动态响应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低碳节能技术发展方向进行综合论述,给出未来城 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低碳节能技术发展方向的合理建议。首先对目前清洁能源和再生能量利用技术在轨道交通中 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根据已投运线路实测数据,分析光伏发电和再生制动能量利用对节能降碳的作用;针对不 同牵引制式的特点,分别提出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绿色柔性供电系统架构,一方面充分消纳清 洁能源,另一方面通过双向变流器、同相供电等技术提高能量利用率,改善供电质量,最终达到节能降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可再生能源与变流技术(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能源消耗不断增加,除了引发能源本身的问题外,还使环保压力增大.因此对发电、输配电和电能的使用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发电系统正在发生变化:分布式发电系统正在快步发展,并与集中的大型电厂通过长途输电送到用户的方式一起构成未来的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目前,全世界都在考虑和开展如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优点是提供用之不尽的原始资源,而且消除了有害物质的排放.但它们的主要缺点是其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特别是有很强的季节性,甚至一日多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对稳定电力供应的要求.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效益的途径是联网,一般是指与配电网相联接.电力电子变流器是两者之间唯一可行的接口.文章综述了可再生能源及接口变流技术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对开关磁阻发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Generator,简称SRG)在风力发电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了适用于风电场合的功率变流器、拓扑结构及合适的控制策略。利用功率变流器励磁,SRG可运行在很宽的转速范围内,有良好的调速性能。SRG作为飞机的启动/发电装置在高转速运行区域已经得到了成功应用,但在低中速运行区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能对SRG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设计,建立了SRG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改变参数对系统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以轻量化为主线,从供电模式、变流器拓扑结构、新器件应用三个方面,综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辅助逆变电源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辅助逆变电源朝着轻量化的方向不断改进:采用并联供电方式替代扩展供电和交叉供电,降低整车电源总容量;采用中频化技术,取消工频隔离变压器,降低体积质量;采用碳化硅(Si C)器件替代Si基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减小电感、电容、冷却系统的体积质量。以并联供电、中频化技术、新器件应用为代表的轻量化技术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辅助逆变电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