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体结构CAD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外CAD技术在船体结构设计中应用和研究的现状,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基于面向对象的船体结构三维建模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对一些技术做了探索和研究.通过可视化界面,自顶向下地构造出船体不同类型的结构模型,智能化的系统满足了船体结构优化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船体结构分段装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字化设计软件平台来构建船体结构3D模型,在仿真环境中对模型进行操作和分析,按照分段进行纽装,实现分段装配过程的仿真处理,并对各个级别装配的构件进行集合上的干涉检查,实现了从船体结构建模到结构装配仿真的基本操作与运算。  相似文献   

3.
舰船船体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舰船结构的优化设计,可以减轻舰船结构的重量,并能合理分布材料。而舰船中间舱段的结构尺度几乎决定了主船体中部近一半舰长区域的船体结构尺度,也影响着其余首尾的船体结构尺度,故舰船结构的优化首先从其入,优化设计计算模型以船体结构重量轻为目标函数,以《规范》等要求为约束条件,以船体主要构件的尺寸为变量,采取分步优化的策略,序列线性规划的方法进行。用C^++语言开发了舰船中间舱段优化设计计算程序系统。实例计  相似文献   

4.
舰船船体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了舰船船体结构优化设计计算方法,介绍了舰船中间舱段结构的优化计算模型及优化原理,和C^++语言开发了舰船中间舱段优化设计计算程序系统。实例计算表明,优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  相似文献   

5.
6.
7.
总结温度载荷对船用材料性能、船体结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影响,以及温度载荷作用下船体结构安全性评估方法,对当前船体结构温度场及热应力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梳理沥青船和液化气船等2种持续承受温度载荷的船舶以及舱室火灾和极地航行等2种极端温度场景的结构温度和热应力场研究现状,对今后可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为进一步保障船体结构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船体结构极限强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综述船舶极限强度研究现状,包括平板及加筋板及船体梁极限强度的计算分析方法,以及平板和加筋板、船体梁和实船极限强度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介绍以生产导向思想为指导,和现场之间紧密联系,在施工过程中优化船体结构节点。  相似文献   

11.
周执平 《江苏船舶》1999,16(5):16-20
随着生产设计、造船模式的转换,根据中小船厂设计、生产、管理模式,船舶产品结构的特点和电子计算机设备能力,编制了一套船体结构构件编码,本文介绍了船名、分段、构件以及流向、加工工序等编码。  相似文献   

12.
船体结构的零件代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详细地叙述了船体结构的零件代码中,船体分段代码、零部件代码的确立过程。将船体结构从区域划分、区段划分、构造划分、层次划分、分段左右位置划分、不同坐标位置诸构件的区分、部件的区分,直至零件的母材与从属材的区分等,进行了具体的分解。对上述各个工艺阶段的船体零件,分别进行了编码与组合。并对如何运用这些代码,如何编制小组装零件、大组装零件及应遵循的编号与书写原则,予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14.
15.
在设计阶段对船体可能发生的破损情况和剩余强度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优化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船舶破损后的生存概率。以某双壳油船为例,采用SMITH法和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破损后船体的剩余承载能力,比较2种计算方法的计算原理和结果。采用规范计算和直接预报的方式对船体破损后的波浪载荷进行预报。采用确定性方法和可靠性方法对破损船船体结构剩余强度进行评估,给出了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船舶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是反映船舶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指标,历来受到船舶工程界的广泛关注;而模型试验技术对船体梁极限承载能力研究拥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船体极限强度相似模型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了稳定性相似模型补偿的设计方法;接着结合多例经典船体梁缩比模型试验与非线性有限元数值仿真计算结果相结合的对船体梁极限承载能力进行预报的案例,分别从相似准则、弯扭组合极限强度、弯剪极限强度等几个不同的侧重点分别对各个案例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分析;最后列举了本研究组曾开展的其他若干经典极限强度模型试验.为今后船体梁极限承载能力模型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船体结构工艺孔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适应建造施工需要,在船体结构上要开设不同用途的工艺孔。本文介绍了工艺孔的设计步骤和开设原则,还按用途对工艺孔作了分类,分析了各类工艺孔的特点,指出了如何合理地开设工艺孔。  相似文献   

18.
19.
不对称船体结构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武  李鸿 《中国造船》1996,(3):60-70
针对计算常规船舶结构动态特性的方法不适用于计算左右不对称横剖面船体梁动态特性的问题,本文将船体视为薄壁梁并离散成梁段,推导出迁移矩阵法迭代求解不对称船体结构固有及固有振型的公式系统,计算了左右不对称程度不同的梁结构及不对称船 梁的固有频率及振型。指出不对称梁 有振动为弯扭耦合振动,其固有频率与振动型的对应关系与对称梁不同。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刚性质量阻振原理,对基座提出空心质量阻振与阻尼减振相结合的复合阻振技术。采用FE-SEA混合法,建立基座至双层圆柱壳体的振动传递及辐射特性分析模型,通过振动传递特性实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50~5 000 Hz宽频范围内对比分析在基座腹板底部插入实心或空心阻振质量,以及在基座表面粘贴丁基橡胶阻尼材料的减振降噪性能。结果表明,空心阻振质量比实心阻振质量、复合阻振技术比单独减振技术的减振降噪效果更加明显,这对机械设备支撑结构的振动控制及降噪设计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